第42章 与和尚“斗法”
随着问止的名气越来越大,湿地大佛寺的至空法师也来了雷星的住处,想来见识一下这个特别的女子。一进门,雷星双手合十,恭敬的跟至空法师说:“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很荣幸您的到来。东方姐总是跟我提起您,今天如愿得见,三生有幸。”雷星岂不知是至空有意前来拜访,只是面对有大德的师傅们,雷星还是习惯性的保持起恭敬心。
至空对雷星说:“此次前来就是过来喝喝茶聊聊天,今日一来,院子感觉还是很别致的,就是原本很清静的院落,现在有了纷繁复杂的气场,长久以来辛苦你了。”雷星听至空法师说完,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所指什么,原本只有雷星一个人很清静的问止,迎来送往了太多的人,将这里弄的不再那么的清静,雷星的辛劳莫过于,帮助了太多的人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提升能量,一句话让雷星内心升起一种被理解的感动。
“雷星,你创办问止的发心是什么?”至空问雷星。
“您一进门,我就说了,法师觉得可还行?”雷星回答道。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这句是么?你可知道解救世人,很困难。贪、嗔、痴、慢、疑,各种习气太难改掉喽。世人修身在于正心,正心讲究心法。就像孙悟空在方寸山修炼是在修心、在斜月三心洞修心也是要降伏其心、他的老师菩提老祖,菩提本意“觉悟”,觉悟本身讲求的是心的觉悟。谈何容易啊。”至空语重心长的说。
雷星给至空法师斟了一杯茶缓缓说道:“圣人求缺,凡夫求全。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事事不能圆满,不可能完美,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如果想得到一件东西并将会失去些什么。但大多数人并不这么想,普通人总想着花也好、月圆也好,总想着人两全其美,总想着春花秋月都能得到,这就导致了普通人无穷的痛苦,自古就是此事苦难全。世界是残缺的不圆满的,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冥冥中有种平衡,持而盈之不如其己。不去做欲望的奴隶,生活可处处做减法,老子平日少私寡欲,孟子言养心莫过于寡欲,佛家的五戒十善,包括耶稣、穆罕穆德,虽然境界略有不同,但究其根本是在教导人,尤其是来到我这里的年轻人,多半都患得患失,得陇望蜀,进入企业后觉得没有公务员有尊严,当了公务员的觉得权利不够。该有的品质,就是该做的事情认准了,不管外面有多少干扰不为所动,使命找到了,给国家做什么、给人生做什么,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一定要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并坚持下去。不管社会上有多少杂音,心智不为所动是大智慧,师父说是么”?
至空听雷星说的这番话,很有见地满意道:“没错,收心重要,当今社会很多重要的职业,发心也很重要。比如,医生的发心很重要,是升起慈悲心去救治病人,还是为了更高的收益去救治病人截然不同。当升起慈悲之心帮病人解除痛苦时,救了别人自己也是积德行善。为了钱财去救治病人,世界是要讲交易的,你可以把他的病给转走,可是转到谁的身上,就不好说了。救含灵之苦,非有菩萨心肠不可以做医生。人之所以迷茫,是不懂得识别人生真正价值,如果懂得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他这一生过得一定不会太差。中彩票大奖,觉得获得了一种了不起的价值,难道今天孩子在学校做了件好事被老师表扬了专门打电话告诉你,是不是价值?家里的亲人去体检,过去的病都好了,这又是不是一种价值?要是不好,是不是又要花费几百万去救治,而且身心会痛苦,哪种价值更值得呢?所以,如果世人都能够识别人生中所有的价值,统称为全值(都值得),无论任何经历,都把它当做一种该经历的磨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茫然喽”。
雷星点头:“法师通透,我们现代人的大脑开发利用率连5都不到,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容量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实生活当中,几乎我们所有的困境,都来自于对大脑错误的使用。比如说,家里有孩子的家庭,以家长自居,不会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比如说,夫妻之间的争吵,无外乎都在为了证明我说的是对的,你说的是错的,在对与错之间争论;如果用博弈的思想去处理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都会处理的一团糟。我虽然有能力看透这一切,但是也并不想为他人说教,即便跟大家说了,也不一定真正有人懂有人听不是么。这大概也就是师父说的累吧,但是灵性高的人,接收程度也很高,有些话一点就透,无需多言,这倒也省了我很多力气”。
至空法师想给雷星一点信心,虽然他们的信仰不同,确切说雷星并无信仰,但雷星能有的特异功能对法师来说很难得稀有,但殊途同归,法师希望让雷星知道,有同样“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信仰的不是雷星一个人,她并非孤单。有的和尚修炼禅定、空性到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入定,证得出离身。至空就是一个入了禅定境界,可以跟雷星一样可以瞬移和透视。于是,至空法师跟雷星一起来到了一个佛弟子的刚往生后的中阴境界里面。只见这个弟子站在十字路口自言自语到:“我要等师傅来接我,我怕走错路。。。。。。”蹲在那里,手里拿着个手机。当至空带着雷星出现在弟子身边的时候,这个弟子意识到面前的这个人是师傅,但在中阴境界里面,师傅的样子变了,不能以原来的样貌视现。这个弟子,已经忘记了他要去哪里,在这个弟子的境界里,什么想法在他的生前最困扰他,他就会被什么想法继续捆绑。
这个弟子在看到师傅的那一刻,突然把这个执拗的想法冒出来了“师傅会不会爱他!”至空和雷星都感受到了,这个是弟子生前一辈子在想的事情,虽然嘴里不说,但是潜意识里被压抑了太久的这个疑问一直深深的藏在他的内心。他怀疑自己到底自己是不是不被人爱,他虽然修行很好,但他往生后的“第一念”居然是师傅到底爱不爱我。
即便是看到师傅来到了面前,居然把修行也忘了,也忘记了自己要去哪里,可唯独会冒出这个想法,因为他生前并无结过婚也没有谈过恋爱,更没有家人陪伴,早早就跟在师傅身边,他压抑了太久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在他的内心,世界是荒芜的,所以他的心像在这个境界里面呈现的是他一个人迷茫的站在十字路口,周围荒草连天,还有乌鸦和孤坟,无量无边的一个人也没有。他希望在每一个人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希望被人爱。他活着的时候,表情也是一个很慈和的样子,可在这个境界里他的眼神却凶狠,气脉在眼睛里呈现黑色。师傅一往他眼前站,师傅在他的眼前也就变成了一个很高大的很慈和的凶神恶煞,他看到师傅的那一刹那并不害怕,即便师傅在境界里面视现的是凶神恶煞的,但他内心知道这就是师傅来了。嘴里嘟囔着:“你爱不爱我,你爱不爱我。。。。。。”。雷星不由得唏嘘,这一幕她都看在眼里,觉得这个修行的弟子这辈子虽然一直在修行,但即便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祈求,大概会祈求给他一个爱人,而不是修行本身吧,就算是修行,也希望通过修行,来让更多的人来爱他。众生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在这个境界里面暴露的一览无遗,全部显像。因为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大概都不是太了解自己的真正的需求,一旦进入了则个境界就会出现隔阴之迷。幸好师傅来到了他的身边,既让雷星看到了渡人之难,又让这个弟子不至于在这个境界里面迷路。
师傅对弟子所:“我爱你,是爱你的,我的好徒弟。”这个弟子还不太相信师傅所的话,于是在师傅身边很鬼魅的转几圈,打量着师傅,要看看感受下师傅说的是不是真心话。打量完,又突然藏起来,看看师傅想不想找到他,重视不重视他,一再试探。至空继续跟弟子说:“我是爱你的,但是你需要跟着我念一句阿弥陀佛。”接下来的一幕让雷星更感慨,当师傅跟弟子说完这句“我爱你”之后一会功夫,这个弟子感受到了师傅的爱,马上转变了一种神态,他突然不看师傅了,眼神变得空洞飘渺,师傅在他眼前已经不再起作用了,把师傅当空气一样,已然忘了他执着寻求爱与不爱的这件事情。这一瞬间,说明“爱不爱我”这件事情,他已经过去了、放下了,不再执着了,忘得如此之快,马上这个弟子手里继续拿着手机说:“师傅怎么还没来,在十字路口我也不敢走,万一走错怎么办”。
境界里的第一念,你爱不爱我,第二年,确认下师傅说的是否真的。当这两个念头放下,就开始想第三念,我要去哪里。至空法师跟雷星说:“这个弟子生前修行不管与多苦多有难,他依然对人和善,尽力去帮助师兄弟们,而且特别听师傅的话,很随顺。接下来,你看,正是因为他的这点随顺之心帮到了他。”于是至空法师对弟子说:“你对我念一句阿弥陀佛行不行?”虽然此时师傅明明知道,在境界里,他已经忘了什么是阿弥陀佛,阿弥托佛对他意味着什么,全部忘的一干二净。
正是弟子很随顺师傅,此时心想,这是我师傅,我不跟着他念一下,他面子上怎么过的去,老师让念就念一句吧,于是就跟着师傅念了三遍南无阿弥陀佛,之后,迅速往生到了极乐世界。雷星看着他远走的背影,心里为他高兴,可是不明白他们到底要去到哪里,就问至空法师:“极乐世界到底是个什么世界?”至空法师说:“你想有什么,什么就可以无穷有的世界,一念幻化出大千世界,尽数归你所有,那里只有快乐,没有悲伤,没有欲望。所以称之为极乐”。法师继续说,因为这个弟子生前修行的足够好,所以就跟着我念了南无阿弥陀佛,有很多弟子,无法救度成功,因为执着的东西太多,在境界里面迷幻着你,潜意识里压抑着你。无法摆脱轮回。
雷星跟着至空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缓了一会睁开眼睛:“大师,这些画面如梦似幻,这隔阴之迷,被执着被放不下,如果生生世世都执着下去,太苦了。所以,有人说这里就像监狱,关着的人都是要接受处罚的人,这么看来,无论你有钱没钱,地球人都有无尽的烦恼,只要有烦恼,就在地狱一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今天跟着你一起去到了这个境界,才真切的感受到如此真实”。
至空法师跟雷星说:“一切都是个境界而已,一切如梦幻泡影,大家需要在红尘中修炼自己,多做减法,红尘之人不必都出家,在家依然可以很好的修行。你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更多在家人早日证得空性,我做的是帮助更多出家弟子早日解脱。当我们做梦的时候,梦境如此真实,你能说当时的梦境是假的么?梦里发生了大洪水,我们被淹没,喘不过来气,当时的自己不也是很真实的在体验无法呼吸的痛苦么。所以,凡是,无需太较真,当自己是过客,体验罢了”。
天色渐晚,至空法师和雷星告别,离开了。雷星望着,漫天星辰,久久的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