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教育理念
“莫如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很多,而且总能找到学生的学习弱点,有针对性的去提高,作为同行,他的确值得我学习。”
吕莉莉对莫如山的评价倒是很高的。
“不过,他有一个缺点,这一点,可能其他人很难能够发现的,你们都知道,他是我的老公,我们在一起这么久我都没发现,直到赵小妍的事情,我才发现原来真正的他,和我认识的他,并不一样。”
陈默和林业互相看了一眼,终于,他们要开始了解那个不为人知的莫如山了。
而吕莉莉,则是陷入了回忆。
“我和莫如山是大学同学,我的家世挺好的,说实话,老师这个职业就是父母给我选的,他们觉得这个职业很稳定,家里已经有不错的底子,也不需要我去打拼。”
说完,吕莉莉微微一笑,仿佛想起了美好的事物:“没想到,刚到大学不久,我就认识了莫如山,第一次见他,是在学校的辩论赛上,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理有据,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男人,身上有光,眼里有星星。之后才从同学口中得知,这是很多女同学暗恋的对象,他实在是太优秀了,优秀到,我根本连去认识他的勇气都没有。”
“不过,可能我们之间真的有缘分,不久之后,有一次去图书馆自习,又遇到了他,他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安静的学习,真的,那天我完全静不下心来去学习,坐了没多久,我就坐不住了,收拾东西就准备走了,结果下楼才发现没有带伞,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出现了。”
吕莉莉虽说述说着以前的恋爱往事,但不知怎么的,陈默却从她的眼眸里看出了一丝悲伤。
“他撑着伞,微笑着问我‘需要帮忙吗?我可以送你。’,那个时候的我,被他的笑容蒙了心,哪里还知道拒绝了,抬脚就跟他走了。”
吕莉莉看起来有点为年轻的自己惋惜。
“之后,我们的交往变得自然起来,我总能遇到他,食堂,图书馆,社团,到处都有他的影子,我也很幸运成为了他的女朋友,当然,在大家的眼里,我是幸运的。”
“之后的事情就很出乎我的意料了。他去我家吃过饭,我爸妈都认识他,可他却不带我见他的父母,我们计划毕业以后结婚的,那我肯定在结婚之前必须要见见他的父母,谁知他却一直拖着,时间一长我甚至以为他不想和我结婚,不见父母只是借口。”
“我一直逼他,甚至让我父母一起逼他,后来他才告诉我,他没有父母,从小,他的母亲便跑了,父亲在外面打工挣钱,后来也失去了联系,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他,在奶奶去世后,没有亲人了。”
陈默也没有想到,这个炙手可热的老师,居然有一段这样的过往,那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确实不容易。
“那天,我特别心疼他,我甚至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运的可以成为他的家人,可以为他疗伤。我爸爸也比较开明,没有在意他的出身,而且被他的奋劲打动,一手操持了我们的婚事,更是在我们结婚前就买了一套房,只写了他的名字。”
吕莉莉想着以前发生的种种,眼睛里一片雾气:“那几年,我们特别好,他的事业很好,我的事业也好,我爸妈的事业也很好,只是我们没有孩子,不过,我们也不急,都还年轻,还想再多奋斗一下。”
“谁知,随着我事业的上升,我们之间终于有了矛盾。起因就是,我俩的教育理念不一样。”
教育理念不一样?陈默心想,作为教育者,教育理念都不一样,那不就和普通人三观不一样是一个性质吗?
陈默看了一眼林业,他同样还是拿了笔记本和笔正在飞快的记录者,再看吕莉莉,她的眼泪就像珍珠一下,啪嗒啪嗒的往下掉。
“以前我的教育风格基本都是按照他的思路来的,那就是严格要求,青春期的小孩有多叛逆你们应该知道,但是我俩由于一开始就实行严格教育,把班级里同学卡的很死,倒也压住了他们,大家也都顺利毕业。因为大家自己心里知道什么是高考,所以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一次有矛盾,是我班级的一个男生,是一个体育生,很高很壮,体育成绩非常好,但是文化课就很一般了,但是本来考艺体生对文化课要求也不高,这个男生本身也已经和要报考的学校联系过了,成绩差也都不影响,所以我对他也就不自觉放松了要求。”
“谁知,他对我发了脾气,一直说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放任学生不学习,我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他就钻了牛角尖,在家里歇斯底里,非要让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放松对他的要求。”
吕莉莉说到这里,满眼都是疑惑:“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不太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激动,那个男生和他完全没有关系,甚至连那个男生的父母都来说过,大学已经联系好了,在学校不用太严格,能正常考试就行,就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一定要我严格要求,非盯着人家不放。”
陈默也疑惑,这是什么意思,老师的责任心太强?
“高考,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的事,人家家里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做老师的也不能去参和人家的人生安排吧。这一次之后我其实也没太在意,毕竟都是老师,那种责任心我是懂的。但是过了一两年又遇到差不多的事。”
“一个同学家里比较富裕,家里都准备移民了,所以他也准备退学,等手续办好就走了,所以我们这边也就是只能按照同学家里的安排来,刚巧有一个讲座,是学校找了一个有名的数学老师来授课,但是那个同学不想参加,就给我请假,说要回家收拾东西,我也就同意了,没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