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华兴是多怕承担责任?
工作人员听到亿万总裁的吩咐之后,立刻调出了中控画面。
此刻的中控画面上依旧是一行中文。
“安全提醒:您已经超过了华国法律规定的最大飞行高度,继续飞行可能触犯华国法律。
请问【是】【否】知晓?”
“【是】!”
“免责提醒:我公司已经尽到安全告知义务,突破安全设置之后,一切后果由操作者负责,非本公司产品本身质量问题,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我公司概不负责。
请问【是】【否】知晓?”
看到这个安全提醒之后,伊万总裁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
站在一旁的布尔加科夫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处在这个位置,他可以清楚感受到伊万总裁身上逼人的寒气。
布尔加科夫也是无奈了。
这华兴材料是多怕承担责任啊?
每升高一段距离,都要出来一条安全提醒和一条免责声明。
生怕别人出了事故之后讹诈?
测试场上,基里洛夫已经习惯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的中文安全提醒和免责声明。
现在的他,注意力已经从内容之上移开。
只要出现安全提醒或者免责声明,直接选择【是】就完了。
中控室。
伴随着基里洛夫点击【是】之后,免责条款自动消失。
‘听风-1’太空气球继续进入运行状态。
伊万总裁愣神的看着中控屏幕上出现的高度,问道:“‘听风-1’太空气球现在的高度是多少。”
“报告!”
“‘听风-1’太空气球现在飞行高度是15268米!”
“你说多少米?”伊万总裁声音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工作人员确认了一遍之后,回道:“‘听风-1’太空气球显示器上面显示的数字是15332米。
具体高度有待确认!”
工作人员显然明白伊万总裁的担心,所以在回答的时候加入了限定词。
只承认这个数据是‘听风-1’太空气球显示器提供的数据。
至于这个数据是否真实?
那就不是他们的职责了。
“15332米?”伊万总裁有些怀疑道:“这个高度比天竺葵-2型无人机无人机的极限飞行高度都高?”
工作人员回答道:“如果‘听风-1’太空气球显示器上面显示的高度真实、有效的话。
‘听风-1’太空气球的极限高度确实超越了天竺葵-2型无人机无人机的极限飞行高度。”
如此严谨的回答,直接把所有问题的方向转移到了‘听风-1’太空气球显示器测量数据是否真实这个维度。
中控屏幕上,代表着高度的数字依旧在攀升。
15500米!
16000米!
16500米!
‘听风-1’太空气球的上升速度很慢,前后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上相差无几。
仿佛,一切都像是计算机计划好似的。
伊万总裁皱了皱眉头,问道:“天竺葵-2型无人机测试用的备用机可以起飞吗?”
“我问下。”
鲍里斯立刻掏出对讲机,联系了下前线的工作人员。
得到答复之后,又回答道:“伊万总裁,备用天竺葵-2型无人机可以随时起飞。”
“好的。”伊万总裁点了点头,回道:“拉升到一万五千米,打开雷达,确认‘听风-1’太空气球位置。
测试场负责人呢?”
“我在。”
“把测试场雷达打开,锁定‘听风-1’太空气球位置。”
为了以防万一,伊万总裁准备两条腿走路。
先是通过机场的雷达,确认‘听风-1’太空气球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备用天竺葵-2型无人机极限升空。
来个高空会面,以确保15万米高度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按照中控界面显示的高度,如今的‘听风-1’太空气球飞行高度已经超过了18万米。
而且还在持续的攀升之中。
看样子,两万米应该没什么问题。
两万米是什么概念?
目前世界上没有一款战斗机,可以在两万米的高空之中进行长时间的巡航作战。
包括毛熊国、鹰酱国在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而能够长时间在两万米高空飞行的,只有黑鸟,u-2,之类的侦察机。
原因很简单,20000米以上空气稀薄,要想在这个高度以上巡航,需要火箭发动机或者超燃冲压发动机。
而战斗机因为作战的特殊要求,不会适配火箭发动机或者超燃冲压发动机。
这也就意味着,两万米以上的高空是战斗机的生命禁区。
而鹰酱国获取情报,通常都是通过两万米以上的高空侦察机进行情报搜集。
地面目标想要攻击高空侦察机,只能通过高性能的防控导弹。
如果‘听风-1’太空气球真的可以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那意义就不同了。
ps:新书首发,100鲜花加一更,10张评价票加一更,10条评论加一更,任意月票打赏催更加一更,每天封顶十更!!!跪求一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