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粮种 第7章 成长
褚行随着陈赋川又往前走了几步, 渐渐靠近时清子住处地方的时候,褚行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看着陈赋川道“早前我小叔曾给师爷说,我家乡也有两个朋友要来我们书院读书, 小叔走后,怎么没有下文了”
“什么时候说的”陈赋川疑惑道。
“好像走前不久吧。”
“那你着急什么啊。”陈赋川笑着敲了敲褚行的脑袋, “入学时间要到六月或九月呢,他们现在来了, 课程怕也会跟不上。”
方御书院每年六月九月会有两批新生入学, 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惯例,褚行对入学时间倒也清楚, 只是他以为褚振元递了话,褚璨和褚明远能早一些过来呢。
褚行想了想又道“我朋友褚璨已经过了府试,他应该能跟上吧”
“过了府试倒是可以。”陈赋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过规矩倒是不好破坏, 一会儿你在问问师傅吧。”
“好”, 褚行点了点头,然后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时清子的小院子。
院子中,布局朴素淡雅, 以青灰二色为主, 一个十来岁的小童正在清扫着残雪, 褚行见了颇有些好奇,这个小童看着眼生,往常在院子中打扫的都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跛脚大叔, 今天怎么换一个小童过来了
见到两人, 小童也不说话,只低着头默默的扫着地,连褚行和陈赋川从他身前过去, 也没看到他的具体相貌。
又往前走到正厅,陈赋川拉住了频频往后观看的褚行道“别看了,当心磕到腿。”
褚行不好意思的笑笑,这才收回目光,进到屋内,除了时清子外,竟还有另一位半百老人,这人褚行并不认得,但看着却有些眼熟。
“赋川来了。”老者熟稔的对称赋川笑了笑,然后看向褚行眼神微亮道“想必这位就是庭庭吧”
“是。”褚行不明所以的点点头,然后躬身向着时清子行了一礼。
“都坐吧,不必拘礼。”时清子笑道“你们张伯也不算外人。”
姓张褚行把姓氏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张云飞的面容突然就与面前老人的面貌有了几分重合,他恍然大悟的意识到,这人应该就是张云飞的父亲了。
“是。”两人闻言坐了下去。
陈赋川熟稔的时清子两人添上一杯酒后道“张伯父不是去年七月才去的京中么,说是要陪云飞,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本来想多陪陪云飞,他一个人在京中,虽说有族叔照顾,但为人父母的总是不太放心,只是家中的生意也放不开手,只得回来了。”张仲言有些伤感的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当初送他去京中读书,到底是好是坏。”
陈赋川听了也有些黯然,他与张云飞算起来,也是许久未见了,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劝到“去国子监读书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念个几年书直接就能被推去六部,云飞虽说要吃几年苦,但是总要比科举简单许多了,伯父不用太忧心。”
“也是,万事哪都能两全。”张仲言摇了摇头,然后看向褚行道“以前就知道振元还有这么一位小侄子,只是不曾见过,听闻你身体不好,如今可养好了”
“已经好了,近一年多没有再生病了。”知道这人是张云飞的父亲后,褚行认真的回道。
“养好了就好。”张仲言看着褚行,只觉得颇为喜爱,闻言又笑了笑,从衣袖中掏出一个绿色带竹叶条纹的小盒子,递给褚行道“初次相见,给你带了个礼物,不值什么钱,你拿着玩玩吧。”
褚行看了看张仲言,又转头看了看时清子,时清子笑了笑“给你就拿着吧,他初次见人就惯爱送礼,也不止你,振元赋川他们都有,你先装起来,等吃完饭再回去看。”
褚行点点头,然后伸手捧着张仲言的礼物,然后对着他声音软甜的道“多谢张爷爷。”
张仲言闻言又笑着轻轻拍了拍褚行的小手。
褚行把礼物收进袖口,心中开始猜测会是个什么东西,如今他身上满打满算已经有一千一百三十多两银子,其中一千两是张家在褚振元要去元凌时让他带走的,当时褚振元本不想要,只是碍于当时情形不好推脱才暂时收了下来,他走之前就把银子藏在了他在张家的房间内,并叮嘱褚行不能带出张宅,要早早还给他外公,褚行对此到没有什么异议。
至于剩下的一百多两,则是褚振元留给他应急,和他以前没花完存下来的。
不提那要还给张家的一千两,单凭褚振元留下来的一百多两,褚行现在也算是一个“小富翁”了。
收到了礼物,褚行吃饭时胃口也好了三分,加上这张仲言不知怎么的,竟然和张云飞一样对褚行喜爱异常,整顿饭除了与时清子交谈外,其他时间都在为褚行夹菜,并细声问了他几个问题。
褚行全都一一细致的回复,张仲言脸上的笑容便更多了。
饭至一半,时清子问道“你刚刚说此次从京中回来,是生意上放不开,我记得你们家生意不都是你大哥在做”
张仲言端着酒杯的手顿了一下,犹豫半晌开口叹道“唉也不瞒时兄,我们家虽在张家只能算是一个小分支,但因为有我二哥的关系主家倒也算瞧得起,分给了我们一个收购元凌以北地区粮食的活计。”
“收购粮食”褚行的眼睛亮了亮,京朝不禁止买卖粮食,按理说谁都能做,但一般农村没有粮食贩子,城市才有粮牙人进行粮食收购。而且景朝执行和籴音敌法,就是强制收购粮食,农民家有多余的粮食不卖不行。
提举籴便粮草司就是收购的部门,价格由官方指定。有钱的地主和籴之外还有余粮,或者和籴之后还剩下的粮食,有钱的人可以随意收购,不需要凭证。但是,想要远距离贩卖需要凭证,叫交引。很多地主或者商会受朝廷委托,承包粮食的收购和转运,朝廷发给凭证。这是景朝主要的粮食贸易方式,过程中官方和商人一起作弊牟利形成制度。注
因为粮食收购需要有层层吃扣,也受天气和地区的影响,所以利润远不如盐铁,但相较于其他行业,这也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大蛋糕,想要在这样大一个餐桌上分一杯羹,张家的能量不容小觑。
时清子闻言一愣“难道是元凌粮食出了问题”
也不怪时清子惊诧,粮食问题对于古代来说是大问题,古代一切行为的基础都建立在能吃饱肚子上,若是粮食出了问题,对元凌来说绝对是一场大震荡。
“是,也不是。”张仲言皱着眉模棱两可的答道。
时清子疑惑“怎么回事”
张仲言一顿饭,快要把一年的叹息都叹出来了,他停下筷子道“擢阳,巳梁二省连年少雨,早就引起粮食减产了,这些年一直都需要从周围几省购买粮食倒卖,所幸擢阳虽然少雨,但夏季也会下上几场,而且冬季雪厚,倒也没有引起特别大的民乱。”
“这点还是要多谢你们张家控制粮价了。”时清子突然正色的说道。
张仲言笑着摇了摇头,“哪里,粮食才是百姓的根,我们也只是少赚一些罢了。”
“今年擢阳不是挖了水道,引泾河之水浇灌擢阳巳梁二省,虽然还没完工,但也算能解了燃眉之急了啊,张伯父怎么反倒更担忧了呢”陈赋川也插话道。
“你们有所不知。”张仲言苦笑道“这几年少雨,我张家收购粮食便多交不上主家的额度,好在主家宽容,倒也知道我们的苦衷,可也因此我大哥每每想到便会颇觉羞愧,后来转机出现了,就在崇礼县的井上村,那里发生了一件奇事。”
“嗯”陈赋川与褚行三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呢
张仲言声音放缓了起来“他们村,自干旱第二年起,连续两年的小麦不减反增,最多的一户人家,亩产竟比以前高出两倍。”
“高出两倍”不只是陈赋川,连时清子也惊讶了起来,“怎么会高出这么多,还是在少雨的情况下”
张仲言摇了摇头“我和大哥也不知道原因,但是事情出现转机,我们不能不抓住。”他说着又再次叹了口气“所以我大哥当机立断,拿出我张家所有钱财,购置了大片土地,并以井上村的良种进行种植,谁知道自第三年起,粮食收成反而渐渐变低,到了去年,竟比普通粮种还多有不足,怎能不让人忧心啊”
时清子两人听了都有些沉默,在他们的意识里,种地靠天吃饭,粮食减产也只能归结于气候原因,不知道如何规劝了。
反倒是靠着一点点高中生物知识的褚行,脑子里一些越来越清晰的知识点浮现在了眼前,这种高产抗旱,还是自然形成的优势植株,让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便也是如此了,这次回来,我与大哥已经商量好了,便亲自去周围府城也看看,多走一些地方,看能不能遇到第二个井上村,找到能能定高产的良种吧。”
时清子点点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好也叹息了一声。
“怪我惹的几位烦心了。”张仲言不在意的笑了笑,“其实,一些钱财倒不重要,只要有我二哥在户部一天,我张家便不会被主家舍弃,只是这粮种难觅,若是真能稳定高产,到时候推广全国,怕是大景便不会再有人饿死,也不会再有孩童被买卖抛弃了”
“好了好了,不说了。”张仲言说完又强撑着笑了起来,“先吃饭,一会儿庭庭和赋川还要去上课,别因为我扰了他们的学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