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茅塞顿开,先从做柿饼开始
林枫无奈,跟着韩东来坐进了小汽车,一溜烟消失在林胜利他们身前。
林胜利将自行车绑在自己车后面,固定住了车把,就像开火车一样,几个人回到了林家村。
韩东来在车上和林枫聊了起来,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上的名人事迹。
林枫也趁机问了很多问题,比如农村要发展,尤其是这种小山村,除了种地还有啥有价值的发展呢?
“林枫,苏轼写过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韩叔,这什么意思?和农村发展有啥关系?”
“这里可以说处处是宝,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韩东来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青山绿水那就是金山银山,这漫山遍野不都是宝吗?
只是这里的人世世代代守着宝山,却不知道守得的宝而已。
他这次来,就是想在这里投资,一个是看好这里的发展,用不了几年就能赚一大笔,关键是这里环境好,没有污染,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
不过他毕竟是外来人,人生地不熟,要想发展合作,就必须有当地人的参与。
合则互惠互利,只靠自己那肯定不能长远。
韩东来简单的给林枫说了一下,比如这里特别适合种大棚蔬菜,阳光日照充足,田地普遍向阳,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
同样一亩地,种大棚蔬菜,一年收入一万块轻轻松松,比种地经济效益高十来倍。
“种大棚蔬菜?这么好的地不种粮食,是不是太浪费了?”
林枫有点不解,要是人人都种菜赚大钱了,那谁还种粮食?以后吃什么呀?
几千年来,农民都是种粮食,家里有粮食过日子就不慌,要是家中没粮心里不踏实呀。
韩东来摇了摇头,种粮食固然重要,但是经济要发展不能只是指望农业,必须多元化发展,创造经济效益。
种大棚蔬菜,既可以发家致富,又可以走上发展之路,农民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做生意,就是玩创造财富,而不是做一个简单的二道贩子赚个差价,那是最低层次得生意。
几千年来,为啥不重视商业,那就是因为那种商业就是一种低层次的行为,低价收购高价卖,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
做生意讲究的是有钱大家一起赚,只要是一方赚钱吃肉,别人没有收益那就长久不了。
林枫认真的听着,这都是韩东来的经验之谈,也让林枫受益匪浅,他一直理解的做生意就是赚钱,赚大钱而已。
现在突然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了。
原来做生意是要这样去做,需要自己去创造财富,而不是从别人身上薅羊毛。
为社会创造财富,让更多的人受益,然后才是自己因此而赚钱,这才是商道。
种大棚菜,看似简单,但是他是一举多得事情,建大棚可以带动教材市场,可带动劳务市场,可以增加劳动就业,可以带动一方经济。
形成规模后,可以改变一方得经济模式,形成规模效益,让地方经济得到改善。
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参与其中每一道环节的人,种植到运输,批发,零售,市场等。
林枫对韩东来肃然起敬,这一趟没白来,学到的东西那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韩叔,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我茅塞顿开呀。”
韩东来笑了笑,林枫带着他转了很多地方,让他对这里有了新的认识。
眼看天快黑了,韩东来回到了县城,在路边摊上请林枫吃了一碗米线。
林枫没有一点不乐意,吃的津津有味。
韩东来一直在暗中观察,林枫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心中十分的满意。
“林枫?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县里?”
突然,樊娟走了过来,看到林枫有点惊讶。
“樊娟?你这是来吃饭?”
林枫和樊娟四目相对,眼神中都有一丝的意外。
樊娟看到旁边的林笑笑,眼神中突然多了一些醋意,林枫竟然和这个女孩在吃饭。
而且林笑笑一身打扮,一看就是城里的女孩。
“林枫,这是你同学还是?”
韩东来看到二人的表情,看得出两人关系肯定不一般。
“韩叔,这是我高中同学,在县城学计算机。”
“哦,那就一起坐下吃点吧。”
“不了不了,谢谢,林枫,我还有事先走了,拜拜……”
呃……
林枫有点懵逼,樊娟刚来就要走,这是咋回事?饭也不吃了吗?
“唉,樊娟,吃完饭再走呀。”
林枫喊了一句,樊娟头也没回就走了,留下林枫在风中凌乱。
韩东来是过来人,自然明白意思,摇了摇头没说什么继续吃饭。
林枫吃着饭,显得心不在焉,就像是丢了魂似的。
吃完饭,韩东来又和林枫聊了几句,告诉了林枫自己的住址,让司机送他回家去了。
父亲焦急的在门口等着,看到林枫走了回来,悬着的心才放下。
下午听林胜利说有人开车带林枫走了,父亲的心就一直悬着,担心林枫遇到坏人。
“林枫,你没事吧?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简单给父亲说了韩东来的事,父亲也是心中好奇,那么大老板找儿子能做啥?
叮嘱林枫千万不要学坏,也不要为了贪便宜做一些不好的事。
“爸,你说咱们这里种大棚蔬菜怎么样?”
“种大棚菜,那需要投入很多钱,咱没有那个本钱呀。”
都知道种大棚菜赚钱,但是前期投入太大了,一个温室大棚没有几万块建不好。
农民不是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而是等不起赔不起。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攒点钱,要全部投到大棚里去,几年能赚回来钱还不好说呢。
所以,农民挣点钱真不容易。
林枫想过种大棚蔬菜,但是想想自己的口袋比脸还干净,想想也就算了。
还不如当下实在一点,做点柿饼赚点小钱。
“爸,你说咱这里柿子这么好的,要是做成柿饼,能不能卖出去?”
“我想利用冬天做一批柿饼,趁过年刚好卖。”
“这个成本也小,做好了今年也能赚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