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举报朱棣造反,我兵变登基 > 第27章 这道题咱会,听咱劝,你把握不住!

第27章 这道题咱会,听咱劝,你把握不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27章这道题咱会,听咱劝,你把握不住!

    说好的咱要好好指点指点朱允熥这小子。

    可蓝玉禀告的这些事情自己怎么一句话都插不上?

    朱元璋觉得自己身处龙椅上有些尴尬。

    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他站起身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心里忽然有种感觉这龙椅自己不配了。

    殿内,朱允熥惊讶的看着眼跟前一眼火热的蓝玉。

    对于蓝玉的安排。

    朱允熥以后是有计划的。

    之前就想过这件事情,蓝玉对骑兵战术有独特的见解。

    这种战略统帅不给他配上装甲军实在是可惜了。

    本来自己还想寻找个机会,把蓝玉朝着这方面引导引导。

    可没想到没等自己说,他率先提出来了。

    蓝玉竟然真的对坦克情有独钟

    这可是大好事啊!

    不过对于他的要求朱允熥是拒绝的。

    蓝玉跟常升不同。

    常升乃是因为父辈功勋萌茵的原因,才能够成为大明开国公的。

    对于自己这位舅舅,他很清楚,他的能力也就一般般。

    让他去利剑特种中队,慢慢历练,以后负责个特种作战之类的还算可以。

    可蓝玉呢?

    他可是天生的统帅。

    让他去从小兵干起,当个坦克手?

    那真的是暴殄天物,不会任用人才了。

    “凉国公,你的想法朕不同意。”

    朱允熥话音落下,蓝玉的笑容凝固,神色一黯。

    “不过,凉国公放心吧,以后若是真的有了坦克军团,定然让你统领!”

    蓝玉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才重新绽放。

    “臣提前谢过陛下!”

    欢喜之中的他正要继续汇报事情,似是想到了什么他看了眼朱元璋,面有迟疑。

    朱允熥笑了笑道:“但说无妨。”

    “是。”

    蓝玉恭敬地行了一礼,禀告道:“陛下,您让臣重新筛选京营八大营的士卒,已经挑选完毕了。”

    说着,冲怀里取出一份折子递了上去。

    朱允熥拿在手中一看。

    “五万多人符合朕要求的识字懂得文化之人只有区区二百人?”

    “五万多人最后只挑选出了七千人,勉强够一个旅的了。”

    “嗯,剩下的人都按照计划,进行遣散吧。”

    朱允熥摆了摆手。

    蓝玉疑惑询问道:“敢问陛下,何为旅?”

    朱允熥想了想,按照大明的军队编制,一卫也就是七千人左右。

    这么一算,也就是跟现代的旅编制差不多。

    便下令道:“以后军队进行改革,军事编制就按照旅算。”

    “将这七千人编以后制成为龙武一旅!负责京师护卫之策!”

    “凉国公,以后这一旅就归你统辖了。”

    “臣遵旨!”蓝玉立刻行礼,而后缓缓退出大殿。

    等到蓝玉走了之后。

    朱元璋终于逮住机会开了口。

    你们刚才说的什么坦克咱也不知道。

    你们刚才说的什么坦克军团咋也不懂。

    但是你说到了龙武卫哦,你小子称之为‘龙武旅’这事儿咱懂啊。

    这道题,咱会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大逆孙,你手下这蓝玉可是个头生反骨的东西。”

    “你说说他现在掌管了你麾下的这什么龙武旅,以后会不会也给你来一场宫变?”

    挑拨离间。

    老爷子这纯纯的就是挑拨离间啊。

    朱允熥直接选择无视。

    他蓝玉是谁?

    跟自己的关系不一般。

    他现在能做的只有效忠自己,否则他也只有死路一条。

    这里头除了自己卫戍皇宫的两个加强连和利剑特种中队外。

    对自己最忠心的一定就是蓝玉和常升。

    朱元璋见没什么效果,便换了个方式。

    “蓝玉就算是对你忠心耿耿,那他手下的那些个兵将呢?”

    “大逆孙,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听到这话。

    朱允熥陷入了沉思当中。

    看到朱允熥低着脑袋一声不吭了。

    朱元璋笑了。

    “你要听咱劝,朱允熥,这些人你把握不住。”

    嘴上这样说着,脸上写满了:“快问咱,咱用将近三十年的帝王生涯告诉你,如何快速的掌握军队。”

    “皇爷爷,您还别说,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朱允熥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要好好想一个完美的解决的办法来。”

    朱元璋脖子感觉都仰着生疼了。

    你小子来了个要自己找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来?

    也不问问咱?

    好吧!

    既然你不问,咱也不主动说!

    哈哈哈

    朱元璋长笑了一声道:“咱倒是要看看,你能够想到什么完美的办法来。”

    军队上的事儿。

    乃是国之大事。

    也是每一个帝王最为头疼的事儿。

    大秦能够一统六国,离不了独特的军功制。

    但在立国之后不知道改变,殊不知这种独特的军功制度已不符合当时的国情了。

    所以军中之人为了军功晋升,便开始行严苛之事,取百姓头颅而领功。

    这也成了大秦二世而亡的一个因素。

    大唐兵锋无人能敌,帝国版图最大。

    但最终也因为兵锋军威导致节度使之祸,从而灭国。

    到了大宋朝,赵匡胤一直在头疼这个问题,所以就选择了杯酒释兵权这一招。

    这一招的确解决了军队之祸,但从此留下了重文轻武的祸端。

    燕云十六州丢了后,再也没有夺回来过。

    动不动的还要向北方的异族岁贡称臣,偏安一隅,丢尽了大一统王朝的脸面。

    “咱虽然没上过学堂,但也熟读了所有帝王传记,一切皆了然于胸。”

    朱元璋低语着。

    看着奉天内殿里陷入沉思的朱允熥。

    所以为了让军队有战斗力,还不让他们成为个人的私军。

    自己便废除了丞相制度。

    并且不让军队的权利全部受兵部节制。

    而是选择从兵部分离,建立了五军都督府,管辖天下卫所。

    这是他能够想到了最完美的办法了。

    “所以,朱允熥你这小子那有什么完美的办法来?”

    “最终还是要来求咱的啊。”

    他晃晃悠悠的走了。

    走的时候仰着脑袋,仿佛是个得胜归来的将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