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 第164章 送书 他虽然没再去烟雨楼,却每天……

第164章 送书 他虽然没再去烟雨楼,却每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虽然没再去烟雨楼, 却每天都叫复康在那边晃荡,不几日, 还真从民间再次收上来几本稿子。

    现在的人版权意识基本等于零, 五十、一十两的提前稿费一付,那些大多处于潦倒中的人都表示,书随便你印, 就算是把撰者换成你自己的名字也没问题。

    复康叫人留个地址以后有后续事宜,比如补付稿费什么的找他们也方便,竟然有一半都不愿留地址。

    也不知道是担心被要回五十两银子还是其他的。

    其实别说这些后来的没面见过苏辰和胤礽的投书人, 就是李元赫和他几个好友, 在把半个月内匆匆写好的话本交上去得到几十两银子之后, 都不想留自家地址。

    五月,田间一片麦黄,到处都是顶着大日头在地里干活儿的农人。

    罗湾村外树荫浓浓, 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小杌子上,手里拿着毛豆棵在摘毛豆, 不远处是到处跑来跑去的小娃儿。

    “骑大马骑大马喽。”

    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手里扬着翠绿的柳条枝儿,在向南延伸出村的林荫小道上喊着叫着。

    摘毛豆的老太太一看自家孩子跑远了,赶紧扯着嗓子喊道“虎娃子, 回来,前面有从山上下来的老虎,专挑你这嫩娃子吃。”

    呼啦啦。

    跟着虎娃跑出老远的两个孩子吓一声迅速转身往回跑。

    虎娃子这个才五岁左右的小孩子却一点儿不害怕,回头喊道“哼, 我不怕大脑虎,我就是脑虎。”

    “这个熊崽子呦。”

    眼看着自家小重孙继续往前跑,喊也喊不回来,老太太把摘完的一颗毛豆扔在路边, 扶着膝盖站起身去撵小重孙回来。

    旁边几个老太太笑道“大嫂子,不用担心,现如今家家户户田中都是人,他跑远些也没事的。”

    “没事不是你们家的孩子你们不操心。”老太太在心里嘟嘟囔囔的,迈着小步子往村南的小路走去。

    “你们听说没罗家老汉死之前,高兴了好几天,直说他家兴起有望了。”见罗老太太走远,一个尖嘴老太才神神秘秘的开口。

    旁边,一个宽额头老太太嗤笑道“一家子喂猪的,他们能兴起什么”

    “你没听说,罗老汉那孙子,两个月前不是出去了一趟吗回来后说遇到贵人点拨了,叫他教人喂猪呐。”

    坐的位置距离她们比较远的一个小老太忍不住插了话。

    “谁不知道,”尖嘴老太不屑一顾,“我们家和他家紧挨着,那罗涛找的头一个,就是我们家栓子,叫我们栓子放下货郎的买卖,跟他学喂猪”

    “也就是邻里邻居的,我都不稀得说他。喂个猪而已,谁还不会了,用跟着他家学”尖嘴老太捡了一颗坠满毛豆子的豆棵拽着豆子,没牙的干瘪嘴巴快撮成了一个圆。

    最后参与进来谈话的小老太说道“高老太,这话你可就说得满了。你们家是喂猪了,也就那么两头,不到年底的时候还死了一头。再看看罗家,喂猪一十来年了,人家一口气儿喂十来头猪也没有死的,长得还比你家的壮实。”

    高老太被怼,神情非常不愉快,道“我说罗六婆子,你家不就是从罗家逮了几只猪娃吗还没赚钱呢,你现在就捧他家臭脚”

    总有这么一些人,恨人有笑人无的。罗家喂猪赚了钱,村里多少人眼气,到嘴上说的却是什么

    说人家一家子都一身的猪粪味儿。

    现在涛子好心,要教村里人喂猪,还是有跟高老太这样的人,她们可不是看不上罗家喂猪的手艺,但就是要端着架子,恨不能人家涛子跑过去求他学喂猪似的。

    见涛子没有放下态度去求他们学,这七言八语的都没有停过。

    说到底,看不起人家喂猪,又羡慕嫉妒人家能赚钱。

    真真是让人觉得好笑又可怜。

    罗六婶不想理会这些人,起身,端了自家的筐子拿上小板凳就要回家。

    却是在转身的时候,眼角余光看见了从村外的小路上走过来的一个高头大马。

    马上坐着的,是一个穿着官袍子的人。

    更奇的是,罗老太手里牵着虎娃,正和那骑马的人并排往村里来,看样子还是在说着话的。

    罗六婶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她想起这些天跟罗涛走得比较近的儿子,回家后跟他们说的那句话“涛子这次真是遇见了贵人,娘,咱们好好的跟他喂猪,这一年说不得还能盖上一处新院子呢。”

    哎呦

    罗六婶子拍了拍衣服前面,伸手指着那边道“罗家,这不是就来了贵人了。”

    被热情迎到罗涛家中的暗绣卫瞿安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不是什么贵人,只是奉我家小爷的命令,来给罗公子送样刊来的。”

    什么样刊啊

    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围在罗家院子外面,门都被堵得严实了,墙头上也爬上去好几个村中的调皮小子。

    瞿安被请在院子中央,很快手里又被塞进来一个装满红糖水的粗瓷碗,看看将罗家里外围了好几圈的人,继不好意思之后,他有种自己是个猴儿的感觉。

    “让让让让,涛子回来了,叫涛子进去。”

    外面,突然传出来一声非常高的喊声。

    村民们纷纷转头,让开一条道,有人大声肆意的打趣道“涛子,是官爷啊,你们家发达了。”

    也有人是真心关切“涛子,快进去。”

    往常都是很威风的暗绣卫瞿安,虽然没有村民敢于靠近他叫他单独坐在院子中央,但此时看见正主罗涛,马上就站起来的他很给人一种瑟瑟发抖的感觉。

    罗涛也不认识瞿安,只是出去见识过的人,看见这人的衣着、靴子制式,便知道这是一个身份了不得的人物。

    “见过大人。”罗涛行了下跪的大礼。

    可把周围的村民吓一跳。

    他们都没跪呢,不会得罪了大人吧。

    瞿安目光敏锐感知准确,马上伸手扶起罗涛,避免全村人给他下跪的大逆不道场面,道“我不是什么大人,您是我家小爷的朋友,不需给我行如此大礼。”

    村民们陷入整体的震惊之中。

    罗涛这个读书读了十来年的,连秀才都没有考过的,无用书生,他竟然真在外面结识了这么厉害的人

    瞿安只想完成任务快点离开,也没有寒暄,解下来系在胸前的包袱,双手送到罗涛面前“这是罗家养猪技术的样刊,我家小爷叫送来给著作者的。另外还有出版的册数、定价单,您看看。”

    罗涛接过书,摸到厚实的封面时,他双手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封面右侧,写着墨迹浓厚的几个大字,“罗氏养猪技术手册”。旁边则是他祖父和他父亲的名字,他的名字作为撰者位于最右边。

    翻开书,里面是配着彩图的养猪详解。

    竟然还是绣像的书本,一页页翻过去,纸张洁白细腻,书店里最好的那种一两银子一刀的纸也不如这个。

    “爹,您看看。”罗涛转身,把书送到父亲面前。

    因为有个识字的儿子,罗父也认了些字,最熟的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名字。

    “罗老西,罗大广。”关节粗大的手指在这两个名字上面摩挲着,罗父脸上露出笑容,眼里却含着眼泪,“真好啊,一会儿给你祖父烧一本,叫他也看看。”

    单子罗涛没有看,激动的他马上就想见到那位小公子,跪下来好好地给他磕一个结结实实的头。

    “大人,您不能走,好歹我们家得留你吃上一顿丰盛的农家饭。”

    完成任务就要离开的瞿安根本走不成。

    因见着罗家人半点没有吹牛,他们家那点喂猪的东西还真拿到了台面上,给做成了这一本本比西游、国还要好看的书,罗湾村人都意识到一个事实,养猪真能发达。

    罗家已经发达了。

    换个角度想,罗家发达就是他们罗湾村发达,罗家的客人便也是他们的客人。

    于是,瞿安被全村人摁了下来,有幸尝到了农家人的大锅炒菜、炖鸡、腊酒,第一次感觉到农家人热情的瞿安,在以后跑到罗湾村收猪肉的时候还有些阴影。

    罗湾村欢天喜地的像是在过年,另一边,金陵客栈这边,送走了给他们来送样刊的人,李元赫、刘斛、龚申相互看了看,然后猛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当日,李元赫说了苏辰需要的话本子要求,刘斛和龚申是一起跟他写的,他们人各写了一本儿,拿给小公子看过之后说是故事不错都可以刊印。

    说实话,谁也没有想到人家能把书印得这么好。

    书扉页有中央印书局的铜印,和手头珍藏的那本聊斋一模一样。

    李元赫打开他的书箱,把聊斋翻腾出来,两本书都打开放在桌子上,一次又一次地对比了那个铜印,他哈哈大笑起来。

    稳了稳了。

    李元赫看向两个好朋友,高兴道“咱们以后可以不考科举了是不是”

    像蒲松龄,现在又有几个中了举的能比得上他的。

    这辈子不求别的,能留下如此一本中央印书局的书就足够了。

    刘斛更实际,他看着送书来的人给他们留下的出册定价单,兀自算了半晌,道“如果他们印出来的头一批书全都能卖出去,按照那天小公子跟咱们定的契约,咱们每个人能得一百、百两银子啊。”

    百两

    听见这个话,还在欣赏带着墨香话本的龚申,想着用什么姿态回家叫老父亲看到自己这本书的李元赫,安静了一瞬间,马上扑过去。

    “真有百两你没有算错吧。”

    李元赫家里不缺钱,但也没有一下子见过这么多,更何况,他本来就喜欢写话本子,以前也不是没有书商给他的话本刊印过。

    那几本子都加起来,书商算给他的钱也没有超过一十两。

    哦对,一十两是当日看见他们的话本儿,苏小公子满意之后给他们的预付费用。

    前面苏小公子给了一个养猪书籍的主人五十两预付,他们那时候还觉得自己被看轻了。

    然而现在,看着重新算一遍还是一百九十六的那个数字,李元赫人瞬间爆发出一阵猛烈的欢呼。

    “那个,”周谟手里拿着卷书,从里屋走出来向李元赫问道,“元赫兄,下一次你们再交话本时,能不能带上我”

    “可以是可以,”对这个死板些的朋友,李元赫根本没有为难的想法,“但能不能被选用,还要看小公子的。”

    周谟虽然没有参与头一次,但知晓他们的规矩,点头道“我知道。”

    “李兄,李兄。”

    方海英找到李元赫住处,在外面拍着门,想到那最大的书店一下子上了几车话本的场景,他一个不相干的人都觉得兴奋。

    “你们在不,快出来,去金陵渤海书店,看看去。”

    金陵城最大的书店外,穿长衫的短打的一群人挤在外面,就见停在外面的十几辆马车上装的都是书。

    书店掌柜从街头的牙行雇佣来一十几个结实的壮年人,包扎整齐的书卸完一车这辆马车便赶着到一边去了。

    一十多人卸起来很快,马车一辆一辆的走开。

    这场景,不得不说非常盛大,李元赫、刘斛、龚申作为这么几本书的作者,看着一扎扎书被提到书店里,他们都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排面啊这就是。

    “这是什么书一下子弄了如此多来,就不怕都积压到书铺里”

    有个长衫书生看着,忍不住开口。

    书铺掌柜从乱糟糟的声音里捕捉到这句话,向着发出这个声音的方位道“不是经济学问的书,全是娱人耳目的杂书,能让你一笑,就是我们本书最大的成功了。”

    掌柜的话说这么敞亮,再加上如此多的书,众人的好奇心是被钓得高高的,书铺的掌柜这边还没有给那几个卸书的结了帐,书铺里便涌进去一批人。

    几个伙计是担心的,他们铺子里从来没有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书的先例,即便是科举程文的书也没有发来这么多同类书的。

    万一卖不出去,岂不是要亏完了

    就在伙计们怀揣着隐隐的担忧中,进来的人拿了本书一看,就停在那里不动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