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云重山 > 第八十二章 生死大道

第八十二章 生死大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呵,也是。”

    江王未被两位执事的直言威胁所恐吓到,只有是无奈的露出了自嘲一笑,“那这样看…两位并非是来征求寡人同意、或是寻求合作,而只是…单纯来通知寡人一声而已了,是吧?”

    “可以如此理解。”

    范成刚也嗤笑应道,“铉影阁对江国国政并无兴致,我等的最终目的,是协助炎国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即便要把控朝政,也只会将心力费在防止影响炎国统一步伐的政策上而已。所以江王可以放心,剩下的,我等无心过问。”

    “…行吧。”

    江王闻罢,沉默片刻后,便长叹了一声出来。

    所谓“阳谋”便是如此,即使当面将全部的动机、手段与意图都完全挑明并承认,也令对方只有必须接受,全无它法。

    如此谋略,是同时针对着实力与心态下手,可谓杀伤最是巨大!

    炎国自变法后、历代君王的虎狼之势,诸王皆看在眼里。

    在他江王姜枰的实际见闻与理解里,炎国在天下七国中当然属于“强国”之列,他半年前同意苍禹的求亲、愿与炎国联姻也是出于此意。

    然他却不曾设想过,会在这一年头,冒出一个铉影阁来,与炎国合作,将“统一大业”提早到自己在位江王的年月里!

    若如此,自己是既被公兄夺过权,又被绑过女儿,如今,更是不得不答应让铉影阁设计控制朝政…

    废去祖宗基业,成为亡国之君!

    面临着这般荒唐、绝望无比的命运,以及将来的青史言书,他区区姜枰,要怎样广大神通才能逆天翻盘?

    难道…就只能坦然面对吗?

    “寡人的兵符,早已被收缴去了。”

    待思考了良久后、得知再没有其它路可选的江王开口言声时,心里便下定了决心,既然只能与铉影阁合作、那便全力配合,“尽管你们应能轻松找到,但只有符信怕是不够。或许寡人再血书一条密诏,便能调动城外大营驻军了。”

    当然,即便如此言语,他心中是还抱着不肯服输的一线希望的。

    就算清楚天下一统能使百姓安乐、能免百年兵灾祸连…

    那也不代表,就必须是尔炎国才能统一!

    就算是只有炎国扫清六合、一统天下,也未必不能在将来,能有人、有办法将国都迁到郢郸,改国号为“江”!

    他姜枰,之所以不同杨郜般、在被幽禁后便开始颓废度日,正因是有如此不服输的性格!

    而听了此番话语后,范成刚点头应罢,便也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可供他书写密诏的信纸绢素,递给了江王去。

    接着,也从腰间抽出一杆小匕首,助江王割破了他右手食指。

    而神情凝重、眉头深蹙的江王一边用手指书写着,一边也开口告诉了两位执事如今郢郸军中各部的从属派别。

    虽名义上都属于江王之下,大将军所属,但由不同人操持、训练与提拔的军队,军心还是各有所属的。就如邘意牢牢掌控了乐国东线的军心,即便名义上的爵位遭削,但实际上却引来更多归附,更增加了他发起政变的欲望与成功的机会般。

    而得知这些重要消息,也是更方便了铉影阁方了解到,哪部士兵可以调动,哪些则不可轻易试探…

    再有此助,计划成功,便能是板上钉钉之事实了!

    ……

    另一边,回到铉影阁驻部后的范远独自进入了一间房内,并请诸位斥候不要搅扰。

    打开了包袱,范远将带下山的物件一一摊摆在了眼前。

    一杆锋利锃亮、但从未沾过人血的道门长剑,一枚炎国王室苍氏信物的兽形红玉玦,几册早已反复翻阅、熟稔于心、韦编三绝的道门经典,一沓空白的符箓纸,一些天门山的法宝、丹药与草药,一组笔墨与砚石,一些所剩不多的黎朝刀币…

    以及一套被换下来已久、但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的,天青色的天门山道袍与一顶黑色道巾。

    范远盘膝坐下,看着这套藏匿不用已久的道士打扮,呆呆看了许久。

    他还在纠结着,今日配合父母行动、主动去与杨郜沟通,自己这一为将要发生的“郢郸兵变”作出了推动作用的行为。

    破了杀生戒后,自己还能否算是道士?

    是否还有资格穿回这一身道袍,持有这些道门法物,施用修习了十八年的一身奇术与符咒,执拿这一口道剑呢?

    若是用一场小乱、阻止了一场大乱,保护了更多的生灵不受死伤,这能属于一种侠义之举的话…

    是否“行侠仗义”本身,就与他所追求的道家境界是相悖的,他范远从决心以行侠为目的下山的那一刻开始、就已背弃了道途呢?

    当然,若从出世与入世的概念理解,或许确实如此。

    可同样是为天下太平安生,百姓少受苦难,为何却产生了冲突呢?

    西边未国,如今虽有侵吞他国之邪心异志,可实际上不就是一众修仙门派持政,却同样可以治国安民么?

    卫兄卫尘风,也称是深刻了解了国内情形、才决心去天门山拜师的。

    难道他所出发的起点、与追求的终点,与自己一样,都从一开始便是错误,是并不存在的么?

    既然是“同归”,为何会“殊途”?

    此时,陷入沉思的范远也逐渐理解了,为何在寅城学宫上,百家学子能争鸣得如此激烈,百家思想为何能风靡流传几百年之久…

    “殊途…同归…”

    渐渐地,范远又联想到了更深远的一层,一个即便是百家学子们、也极少争辩的“敏感话题”:

    生与死。

    恍惚间这么一想,存活在这人世间,千千万万的草木、禽兽、人,从生到死,不也是一种“殊途同归”么?

    富贵或是贫寒,武功高强或是无缚鸡之力,万人敬仰或是千夫唾弃…

    最终到了,都是白骨一躯,黄土一座。

    除非能有如道家传说中一般,修为圆满、悟得大道,炼化金丹、渡过灾劫、超脱生死束缚,也就无病无祸、不老不死,羽化长生成为仙人罢…

    若真有如此,那么出世修仙,是就确实与入世行侠相违么?

    世上修成仙身者,有了通天彻地的广大神通与无所不能之力后,居然都变得还不如凡人、无一个有行侠仗义之心么?

    那么…修仙与行侠,是否可以并通?

    是否有着这样一条路,既修仙悟道,又仗剑行侠,一如今时在郢郸的这条“一举三得之计”般,兼具所能呢?

    能否…将之兼通?

    想到此处,范远睁开了眼,仿佛心中顿时明朗了许多。同时,也稍微缓解了些自离开艳红楼后、持续许久的愧疚与自我谴责。

    通过这番思考,曾对着已被自己点穴定身的瑶光楼杀手、都仍迟迟不敢下手的范远,居然也缓缓说服了心中的自己,接受已破杀戒的事实。

    杀戒,或许也未必不可破。

    如果他范远决定要走上一条,兼并修仙悟道与行侠仗义的前无古人之路,或许就可以、也有必要做出一些,前无古人的抉择。

    那么,即便破了杀生戒,或许也无关他仍做一名道士。

    不影响他继续穿回这身道袍,持这些法物,施用一身奇术与符咒,执拿一口道剑。

    当然,并非是现在。

    这场将要发生的兵乱也无需多自己一个进去亲自下场,毕竟两边的士兵们…实际上还是无辜的。

    他们只是为了日后更广大的太平,在不知情时,被迫牺牲…

    毕竟杀生,也讲因果。

    因何而杀,杀之为何。

    只要道心依然纯粹,时刻铭记毕生所学、并保持思考,那么,自己如何又做不了一名入世的“道侠”呢?

    或许将来,就会正如师兄所说,到不得已之时,出手见红了吧。

    ……

    取得江王血诏后,范成刚与任虹夫妇告别江王、离开其寝殿,随后,直接去了郢郸城外的大营。

    夫妇俩轻松潜入营中,以“炎王使者”的身份与忠于江王的亲近旧部将领们会面,展示了血诏、并历经了一番沟通。

    对于这些将领们,两位执事只称是要借宣国公子郜之名、以诸军之力,奇袭郢郸、进金雀宫,逐走虔公、迎江王归位,不透露到更多的“诈败”及之后隐藏之计,双方便很快达成了共识。

    郢郸大军们经过决议、一致认同,兵贵神速、事不宜迟,就在今夜起兵!

    在从统兵将领处取到信物,接着再去到杨郜府邸、会见已回到住处的杨郜,交付信物、议定时辰后,一切事宜并终于安排妥当了。

    是时已是下午,夫妇俩回到了铉影阁驻部。

    所有在郢郸的十名斥候集合在此,包含范氏一家三口,共十三人,齐聚在了小院厅堂内。

    总领事务的剑执事范成刚解说了前因后果,并也给铉影阁众斥候安排了任务。

    除照常的继续监视虔公姜杵,保护江王姜枰与宣国质子杨郜外,为能更准确的控制兵变走向,范成刚还命斥候们在兵变开始后,救出江王,去知会并假装投靠与支援虔公、里应外合。

    而明白儿子没杀过人、江湖经验浅薄,范成刚便没有给范远安排任何事务,只要求他不现身出手干扰即可。

    范远本就不打算妄造无辜杀戮,也就点头应下了。

    于是,剑执事范成刚便就此,将整场“郢郸兵变”计划自始至终所牵涉到的全部方面,皆安排得是面面俱到了。

    在遣出最后一人去往外传信回铉影阁总舵、向阁主汇报后,范成刚便解散了众人。

    万事俱备,最后,便是只待时辰来临了!

    ……

    是日深夜,亥时许。

    明月高悬,照得透亮遍野,是个无云良夜。

    当此郢郸街道上一众商铺门面皆已关店打烊、百姓们纷纷回家睡觉,夜市也开始收摊,就连城防也开始松散之时——

    城外,江都大营的其中一处。

    嗒嗒嗒…

    在两名斥候的陪同下,宣国质子杨郜成功绕过郢郸守城部将的巡视、偷摸出了城,骑上快马,一路赶来到了军中。

    “吁!”

    来到军前,杨郜踩镫下马,从马鞍袋上拔下封尘已久的王子宝剑,一边出示信物、一边快步走向了中军帐去。

    昨日,他还在一身脏污的在空荡的府邸里酗酒、在艳红楼过夜。

    然今日,一切便发生得如此之快,只过去一日有余,他便已执剑来到军中,并将要改变他作为质子的命运了!

    杨郜走入中军帐、快步来到为他空出的主座前,而一旁诸将则等候多时了。

    “诸位,在下杨郜!”

    杨郜心绪激动无比、立即抬手抱拳与诸将招呼,“想必诸位已经听说,明白在下今夜前来所为何故了吧?”

    “明白!”

    众将齐声应答。

    “诸位请坐!”

    杨郜招呼道罢、便与诸将齐齐盘膝坐下,随后,虚心坦诚道,“之前几个月,本公子在郢郸让诸位见笑了。然今日,幸得炎国使者相助,我等终于等到机会,要来共进大事,驱逐奸佞,清君侧、靖国难了!”

    “杨公子能振作起来,并助我江国起事,我等也是感激不尽!”

    座中一名将领抱拳道,其余诸将点头应和。

    “哎,合作而已,各取所需,说是相助就客气了。”

    杨郜摆摆手罢,深吸一口气后、便严肃认真的看向诸将,开口说道,“既如此,那就事不宜迟,请诸位即刻解释一下,当前的兵力部署、准备情况,以及我等随后的进攻计划吧!”

    “是!”

    只见座中又一将领抱拳以应后,便主动站起身、来到杨公子身前,单膝跪下、呈上了数幅羊皮卷,当中包括有了郢郸城周围几里内地形、地势的情况,整座郢郸城的平面图,及绝密的金雀宫内部的平面图。

    杨郜接过地图,铺展开在眼前,详细端详起来。

    “启禀杨公子,我等部众有步甲九千员,当中矛兵七千,弓兵二千。”

    “由于此举只为驱逐虔公所部,为不过度惊扰甚至伤害城中百姓,我等不再调集更多部众,只此九千步甲足矣。”

    “金雀宫在郢郸城中北部,我等大营在郢郸东郊五里。”

    “是故,我等计划兵分两路,六千矛兵与一千弓兵进击城东门,吸引并牵制城内兵力。”

    “剩余一千矛兵与一千弓兵则在城东交战后,由城北入,奇袭金雀宫。”

    将领抱拳、神情严肃的交代出了兵变详细计划,“一路中宫直入到虔公寝殿,将之擒获,即大功告成!”

    “好!”

    杨郜听罢、拍案认同,“那就由本公子亲率北路,我等即刻进军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