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又是他丞哥干得缺德事儿
公粮村的丰收活动进行的非常久。
荒山上的水果全部采摘完并销售后,水稻无缝衔接。
今年是三年困难时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丰收年。
生产队员们累并快乐着,面容疲惫却各个面带笑容。
除了傅北。
那脸上的愁容是一天比一天深。
别人不知道什么情况,袁麦苏还是能猜到一二的。
有那么一丢丢的愧疚感。
袁麦苏看着手里的账本问道:“怎么?乡亲们在你的带领下,果林盈利这么多,还不开心?”
傅北四十五度望天,悲伤逆流成河。
“袁姐,丞哥究竟还让不让人活了?”
果然,林凤兰还真没有让她失望。
袁麦苏很想笑,又觉得不厚道,硬生生忍住了。
她明知故问道:“又怎么了?”
傅北觉得太难了,“我好不容易说服兰子,过年回家见父母领证后,再要孩子。”
“结果,她前几天不知道又闹哪一出,非让我倒插门。”
傅北一开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后来,经过他死皮赖脸的不懈努力,终于明白了原因。
又是他丞哥干得缺德事儿!
还有完没完了?
谢丞长得好,能力强,身份地位高,还这么上道讨女人喜欢。
这是不给广大男同胞留活路了啊!
他万万没想到,在他的人生大事上最大的绊脚石竟然是昔日情敌。
傅北越想越憋屈,“袁姐,我丞哥会打篮球吗?”
袁麦苏不明所以,不是在聊倒插门吗?
话题又是怎么跳到篮球上的?
关于这一点,袁麦苏还真不知道,毕竟篮球也是近几年兴起来的运动。
“应该不会吧?我没见你姐夫打过。”
“那就好。”傅北放心了。
他打架肯定比不过出生入死练出来的谢丞,想要揍一顿谢丞出气,显然不可能。
傅北只能另辟蹊径,他要在谢丞不擅长的领域里战胜他,狠狠灭灭他的威风。
一解因为谢丞受的窝囊气。
只是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了。
深秋,最后一片落叶掉落。
公良村这场风风火火的丰收运动终于到了尾声。
今天。
生产二队成员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分钱。
几乎所有生产队员都在心里算了一个账,他们今年一定能分不少粮食和钱。
但是,在分之前,苗村长有话说。
“大家都在,我说两句。”
“以前公良村是个什么情况,在座的大家伙儿比我苗富清楚,现在的公良村今非昔比,我们有钱了,又粮了。”
话落,办公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村长,说得好。”
其实苗富没说什么,主要是他们心里高兴,敞亮。
苗富伸出双手压了压,示意大伙儿静一静,听他说。
“我们生活好了,但是不能忘本,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是谁带来的。”
生产队员们纷纷回应,
“那不能,村长放心,我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你说怎么感谢袁队长,拿出个章程来,大家伙儿听您的。”
“对,我们不忘本,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袁麦苏心里高兴,不是因为即将分给她的好处。
而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激动心情。
在这个年代,在这片黄土地上,想要刨出一口吃的真是太难了。
好在,公良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棉花也丰收了,今年村子里的人不会挨冻了。
相信给她时间,她一定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穿暖衣。
苗富拿出一个红纸包,里面是厚厚的一沓大团结。
“袁队长,去年曾经答应你给你一成的利润,今年大丰收,我做主,给你加一成,这是两千块钱,你点点,对不对。”
两千块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反对的。
在看到袁麦苏迟迟没动时,纷纷劝道:“袁队长,您收着,这是您应得的。”
“对,应得的,多亏了袁队长,我们家的淘小子过了年能上学了。”
“我们家终于能翻盖房子了。”
“儿子能娶媳妇了,已经订婚了。”
这是独属于农村人,不掺杂任何算计的感激之情。
袁麦苏感动之余,有些事情不得不做,“村长,我有事想跟你商量,这些钱能不能用来盖一些土胚房?”
土胚房?
苗富等人一愣,盖土胚房?不是盖一座,而是一些?
陈强这阵子学习的激情空前高昂,终于让他找到机会显示一番。
他忙不迭地回答道:“袁姐,你是不是想养猪?”
养猪?
袁麦苏嘴角抽了抽,她建这房子是给人住的。
为后年的那场混乱做准备。
当然,她不会事先透露,免得引火上身,
“原因我暂时还不能告诉大家,不过,大家放心,我不花生产队的钱。”
傅北和苗新东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建多少间土胚房?什么时候完工?”
袁麦苏脸上多了一丝笑意,为他们无条件的信任,“越多越好,明年年底完工。”
现在离过年没有多长时间了,满打满算也就一年的时间。
时间紧迫。
苗富沉吟片刻,环视在场的老少爷们,“我支持袁队长,我捐一百元。”
扣除社员的基本口粮,公粮,生产队种子,饲料粮,储备粮,和机动粮。
卖掉剩余的粮食和水果所得,每个壮劳力能分得140元。
苗富等于是将他今年的大半收入捐了出来。
其他村民纷纷响应。
“村长,我捐50元。”
“我们家就我一个壮劳力,我捐20元。”
“我们家壮劳力多,我捐100元。”
袁麦苏看着这些人感动的热泪盈眶,“谢谢你们。”
她替那些即将下放到这里的人们谢谢这些可爱可敬的人。
也只有这个年代的人,才会在自己都很难吃饱穿暖的情况下,还会去帮助他人。
“时间紧促,建不了那么多房子,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
袁麦苏无法在公良村久留,这件事情全权交给苗新东。
“风吹果香千万里,民笑稻丰满谷仓。”
“红丢丢,绿飕飕,鼓了我的小腰包。”
公良村的事情尘埃落定,袁麦苏伴着这首新鲜出炉的童谣回了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