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老刑警叙事 > 第45章 警方二十八年的努力,终于让那双美丽的眼睛闭上了(二)

第45章 警方二十八年的努力,终于让那双美丽的眼睛闭上了(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警方首先在林娟的关系人中调查。有没有她的同学在追求林娟的过程中因爱生恨,最后因得不到林娟而强奸杀人呢?

    经过调查,发现在林娟的同学及师兄中确实有那么两三个同学喜欢林娟,并对林娟展开了爱情攻势,有的还长达一二年。但林娟对他们都一视同仁,统统拒绝了,告诉他们还在学生阶段,以学业为重,不考虑男女私情方面。

    而那几个同学得到林娟的答复后,都表示尊重林娟的选择,并没有过多的纠缠下去。

    而且那几个同学那天晚上8时至11时都在宿舍里,没有作案时间,都有同寝室的同学作证。在全校的家属和学生的排查中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可疑对象。

    如何犯罪嫌疑人不是来自内部,那就有可能是外面的人潜入作案了。

    当时大学的校园由于环境比较优美,林木较多,像公园一样,还是有许多人进来游玩的。而且当时校园又不像现在设了门禁卡,没有卡不能出入,那时的市民对校园是可以随便出入的。因此外面进来的人随机作案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警方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进行了排查。排查也是当时主要的破案手段,第一轮、第二轮都是把范围划定在以南州医科大学为圆心一公里范围之内,虽然发现了几个嫌疑对象,但经过作案时间和dna比对后都予以了否定,警方接连几个月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却未取得任何进展。

    有嫌疑就必须甄别,公安人员找到了李某。

    李某倒是比较强硬,就拒不说出3月20日晚上自己的行踪。

    这个姓李的男青年,时年25岁,住在南州医科大学校园旁,平时喜欢溜进南州医科大学撩妹,被学校保卫处处理过两次。因调戏妇女被公安机关处理过。案发当晚,他不在家,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李以南,3月20日你去了哪里?”

    “不记得了,反正我没干什么坏事。”

    “李以南,你不要一口拒绝我们。搞清楚问题你也可以快点回家,如果你没有问题我们也没有时间在这里与你耗着。如果有问题你不交代也不成,我们总会查出来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询问,李某终于将3月20日晚上的行踪交代清楚了,原来那天晚上他与几个小青年聚在一个人家家里打麻将,一直打到早上凌晨5时多。他以为警察找他是抓赌的,所以抗着不说。

    警察找到了那几个打麻将的人,证实了李某的说法,李某的嫌疑排除了。

    警方当时还发现一个张姓青年的嫌疑也很大,他也住在南州医科大学附近,在公共汽车上有过流氓行为被群众举报,扭送派出所。案发当天行踪交代不清楚,只说他在街上瞎逛,但没有人证实。但比对dna,却与提取的犯罪嫌疑人的dna不符,最终也被排除了。

    几个月过去了,案情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到了当年7月,警方决定加大发动群众的范围和力度,将案情通过媒体公布,希望社会各界提供线索。警方在1992年7月4日的《南州晚报》头版刊登出了一条悬赏消息:《南州警方悬赏十万元捉拿杀人凶犯》。与此同时,警方还在大街小巷张贴通告,悬赏征集线索。

    可惜这些努力都没有将犯罪嫌疑人挖出来。

    其实警方在第一轮排查时派出所的民警已经排查到过麻电钢的家里了。麻电钢家住在南州医科大学隔壁的斜井巷,离南州医科大学只有400多米。他有两个哥哥。他哥哥证实,当晚他妈妈过生日,他们兄弟在家吃饭时,三兄弟陪老父亲喝了点酒,然后三兄弟都回房间里睡觉了。

    就这样,麻电钢没有被公安人员放入嫌疑人的行列中。后来,他家搬家了,远离了南州医科大学,就再也没有进入公安人员的视线了。

    发动群众后,当时也有很多群众提供线索,群众提供的线索警察都会认真对待,根据侦查对象的衣食住行等信息进行排查,有的时候一个对象就需要甄别一两个月。时间花了不少,但真正有用的犯罪线索却几乎没有。

    有群众举报,一个叫张亮的年轻人案发后,失踪了,不知去向,有很大的作案嫌疑。警方非常慎重,派出警力进行调查,但是几个月下来,却发现,所谓的失踪原来是调查对象外出打工。

    这产的例子有数十例之多。

    但办案民警坚信,凶犯终将伏法,而每一起命案积案背后,都藏蓄着受害人亲属难以释怀的创伤,都饱含着一代代办案民警的遗憾和努力。只要努力,光明的曙光就在前面。

    虽然案件没有什么进展,南州市公安局的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案件始终在往下推进,专案组也一直存在,一批人离开,就会有新的一批人补充进来。

    虽然警方在死者林娟已经采集到了犯罪嫌疑人的dna信息。但我国警方是在1987年才首次将dna检测技术应用于侦查破案,离1992年也才短短的5年,dna资料和技术并不是很完善。

    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绝无重复,一旦采集到dna证据,嫌疑人是否与犯罪行为有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如今世界上都在不断加大对dna技术的研究投入,利用dna破案也成了警界共识。

    在刑侦过程中,如果只是掌握到了单一的dna信息,还不足以找到犯罪嫌疑人,只有将dna检测技术和一个拥有庞大跾信息的数据库结合起来,才能从茫茫人海中找出犯罪嫌疑人。而警方在排查过程中,又不能将每个排查对象的dna都采集起来,进行比对。这不符合法律规定,只有有充分的证据怀疑排查对象是犯罪嫌疑人时,才可以采用dna检测技术进行比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