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老刑警叙事 > 第40章 警察怀疑是特务来信,谁知却是坚持不懈的亲情关心(一)

第40章 警察怀疑是特务来信,谁知却是坚持不懈的亲情关心(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的师父是一个从小山村里走出来警察,在上世纪70年代,他曾碰到过一个奇葩案件,原来以为是一个敌特案件,谁知,案件破了后,结局却了出人意料。

    1973年,一个身上背着绿色邮政包的邮递员正穿梭在川东省乐天市夹江县顺和乡的各个村庄中。

    他叫李顺,脚步轻快,轻车熟路地骑着一部邮电局的自行车在弯弯扭扭的乡间小路上行走,把背包里的信件送到每家每户的门口。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电话,没有微信,唯一联系方式就是写信,如果碰到情况紧急时就到邮电局发电报。

    当李顺摸到背包里最后一封信的时候,眉头却皱了起来,脸上也出现了疑惑不解的神色。

    这是一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信件,棕黄色的信封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寄川东省乐天市夹江县顺和乡王家坝第七生产队 杨永清收”。

    李顺懵了,他在夹江县顺和乡送了十多年的信,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地方。

    李顺以为可能行政区划改革,新增了一个王家坝也有可能。有可能是自己孤陋寡闻,于是特地跑到邮局对面的顺和乡乡政府,询问王家坝到底在哪里?

    “小刘!快帮我看看这个地方在哪里!”李顺一进乡政府办公室,便大声招呼和自己相熟的顺和乡政府通讯员小刘。

    “还有你不知道的地方吗?”小刘慢慢走过来,接过他手中的信件,嘴里还不忘揶揄他几句。

    可当小刘看清楚信件上的字迹时,他也迷茫了,顺和乡真的有王家坝这个地方吗?

    “可能是寄件人不小心把地址写错了吧?”小刘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李顺点了点头,他从事邮递员工作多年,确实见过不少粗心写错地址的寄件人。

    “这样吧,我就把这封信放在你这里,以后如果有人来找你就给他。”

    小刘点了点头,顺手把信件收起来放到抽屉里,示意邮递员赶快去忙别的事情。

    一连几天,都没有人到乡政府领取这封神秘的信件,小刘担心自己把这件事忘了,还特意把信件拿出来放在桌上。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这封信还是放在乡政府的办公桌上,其他文件来了又走,就它一直没人动过。

    过了一个多月,小刘坐在通讯室里,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这件事情。

    他想打开信件,从信件内容中看能不能找出收件人的线索。

    可他刚拿起这封信时,桌上的锤子却应声而落,正好砸在他的脚上,疼得他呲牙咧嘴,似乎冥冥之中在阻止他这么做。

    1974年,李顺在派信的过程中,又收到了这么一封信。“哎,哪个无聊的人搞的恶作剧哟”,乡村邮递员李顺苦恼地挠了挠头。“送信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啊?怎么一直寄来啊,退了多少次了,但就是不死心,不停的寄……算了,还是给乡政府的通讯员吧。说不定,真有这么一个人呢。”说罢,他转身走了,回去将信交给了乡政府通讯员小刘。

    这样,相同地址、相同颜色的两封信便放在小刘的桌上,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两封没人认领的信件就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雾霾一样,一直盘旋在小刘的心里。

    那天,我师父唐诗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子,正在各顺乡派出所实习。他经过收发室,走了进去坐了一会儿。

    “小刘,你在干什么呢?”那时,小刘正拿着那两封信在看。

    小刘告诉他,有两封奇怪的信,没有地址。

    我师傅唐诗鬼使神差地从桌上拿起这两封信,仔细端详着信件外表,可看来看去也没有看出什么异样。

    信件上除了写着东川省夹江县顺和乡王家坝第七生产队这个收件地址外,还写有杨远清收这四个字。

    唐诗陷入了沉思,和顺乡有人叫做杨远清吗?他想入非非,越想越出神。

    和顺乡是川东地区的一个山区县,近年,由于国家的备战政策,建有不少三线兵工厂。这些兵工厂由于需要保密,都没有详细地址,与外界的联系都是川东省夹江县xxxx号信箱

    会不会是敌特分子的联络信呢?他们的目的可能就是要打探兵工厂的消息?

    唐诗将一封信打开了,只见一封信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字:“远清吾儿:久未见音讯,尔处情形如何?甚念,望详告之。父字”

    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但是,如果深入一点分析的话,这里面的漏洞可多了。那有父亲不知道儿子的地址的道理?

    这里面肯定有诈。会不会敌特将信写过来后可能利用其他途径将信取走呢?

    唐诗将第二封信也打开来了,第二封信的内容与第一封几乎一样。只是第二封信加了这么两句:尔父现年老体弱,离家日久,甚是想念。

    看见这些语言,我的师傅唐诗更认为这是敌特的联系暗语了。

    他决定将这两封信拿回派出所进行研究。当时派出所只有所长的唐诗两人。派出所长看后也认为这两封信很可疑,决定展开调查,将埋藏在暗处的敌特份子挖出来。

    和顺乡只有一间三线军工厂,是生产重水的工厂,名叫308厂。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也称为氧化氘。比水的相对分子质量高出约11,因此叫做重水。重水的特殊价值体现于原子能技术应用中,重水是原子核裂变反应中的减速剂,在原子弹制造中有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这样,和顺乡的警察的警惕性都是非常高的。

    所长和我师傅与308厂保卫处取得了联系,经过半个多月对所有员工进行了调查,但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收件人这边找不到任何线索,那寄件人那边呢?能不能从寄件人那里在找到线索。

    我师傅唐诗看了看这两封信,发现这两封信都是从云南省临沧市半个山头村一个叫杨友富的人那里寄出来的。

    地址非常明确,那就走一趟吧,看看那里有没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是当时乡下派出所经费不是很充足,根本提供不了去云南外调的经费,这事儿就放了下来。一直拖了几年,1985年,我师傅也成了和顺乡派出所所长。

    而那几年,这种信,还是每年不停地从云南寄过来。内容都是那么几句。唐诗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人那么执着,年复一年,重复寄信呢?如果是特务的话,308厂也已经搬到外地去了。

    他还是放不下这事儿。于是,在1993年,他带领小李来到了寄信的地址,进行实地调查。

    云南省临沧市半个山头村是一个偏远的小村落,同时也是神秘信件的寄出地。

    1993年5月的时候,唐诗和小李决定寻根溯源,去云南寻找真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