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未来构想(一)
孙传庭对于维持光复后的城池治安秩序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首先,孙传庭颁布宵禁。虽然说即使不颁布宵禁的政令,现在开城的百姓夜晚也不敢外出。
但是,随着建奴被消灭之后,开城形势的转变,肯定有一些大胆之人会趁着开城秩序初定,趁着风高月黑,出门行动,进行偷窃之事。
所以,这个时候颁布宵禁命令是最好的时机,对于违反宵禁令的人员一律严惩。
其次则是成立若干治安城防队,对开城的城防进行巡逻,执行缉拿追捕事宜,维护开城的治安稳定。
再则孙传庭准备在开城设置粥棚,因为无论怎么样,开城内肯定有朝鲜百姓,因为战乱或者因为建奴的压迫而没有饭吃。
吃饭是第一要务,人在陷入饥饿的状态的时候,就会铤而走险,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所以,解决饥民问题很重要,也是维持开城秩序的重要措施。
最后,孙传庭会将上述的政策通过布告、宣告等方式告知开城的百姓。
孙传庭把自己的打算都一一向朱慈烺进行了汇报,朱慈烺自然是无不应允。
随后,孙传庭便让人按照计划实施,确保开城稳定。
在城内巡视一番后,朱慈烺自然是来到了开城的府衙,这里原来是大玉儿和福临的住所。
大玉儿和福临已经成为了阶下囚,这里自然就成了朱慈烺的下榻之处。
“殿下,臣以为我们制定的三路进军的策略还需要继续执行。如今开城虽然新定。
但是城内建奴基本上都已经剿灭,留下万人便可控制局面。
剩下将士,臣建议继续按照选定计划进军,彻底荡平朝鲜之建奴!”
来到开城府衙之后,孙传庭立刻开口向朱慈烺提出意见。
朱慈烺想了想,点了点头。
“嗯,孙总督言之有理,就按照孙总督的办法去办吧!”
孙传庭随即准备领命离开。
“等等!”
朱慈烺在背后叫住了孙传庭。
“殿下,还有什么指示?”
“让福临写信通报给朝鲜其他各城之建奴,让他们投降,不要抵抗,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征讨的阻力。
还有,继续征讨的事情还是交给张世泽去吧,孙总督你就留在开城,本宫另有他用!”
“是,殿下!”
孙传庭随即领命,然后快步离去。
整个大厅内只剩下朱慈烺和杨天。
杨天自然是默默的守护在朱慈烺旁边,保证朱慈烺的安全,除非朱慈烺有什么吩咐,不然杨天始终保持沉默,不多言语。
所以整个大厅内变得寂静起来,安静的环境让人可以更清醒的思考问题。
现在摆在朱慈烺面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治理平壤。
如今剿灭建奴,光复平壤全境已经是时间问题。
如今的局势下,大明自然是不可能让朝鲜继续独立成国的,必须要纳入大明的版图。
这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大明的必然需要。
将朝鲜纳入大明,现在看来是不存在什么阻力的。
一是因为朝鲜李氏王朝的王族已经被建奴屠杀干净。
建奴这么做,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彻底霸占朝鲜,可是万万没想到,却是给了大明做嫁衣。
二是建奴被灭,琉球王国都成为大明的琉球行省了。
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目前只剩下朝鲜和日本两个国家。
日本如今都自身难保,自然不可能关注朝鲜是不是成为大明的国土,外部没有阻力和压力。
三是,朝鲜的百姓满心期待加入大明。这个时候,民族意识还没有觉醒和形成,百姓们需求很简单,就是哪里过得好,就去哪里。
大明现在百姓很幸福,过得好,朝鲜自然是向往的,将朝鲜纳入大明版图,顺从了朝鲜的民意。
所以,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让朝鲜成为大明的一部分都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朝鲜进行治理。
朝鲜在李氏王朝的统治下,一直很贫穷,现在又遭受建奴的侵略和劫掠,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朱慈烺的打算是将朝鲜分成大明两个行省,以汉江为界限,汉江以北为汉江北省,汉江以南为汉江南省。
总之,朝鲜这个名称肯定是不能用了。
朱慈烺在心中规划着,要从文化、经济、民生等三个方面发展朝鲜。
文化上,必须坚决抹除朝鲜文化的影响,逐步且彻底地淡化甚至完全消除朝鲜文化,使大明文化成为朝鲜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要让未来的朝鲜百姓全然不知“朝鲜”这个词汇曾经存在过!
所以,在文化方面,朱慈烺经过反复的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且果断地决定在朝鲜那辽阔广袤的大地之上,大规模地设立数量众多的学堂。
这些学堂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覆盖朝鲜的各个区域,确保每一位心怀求学之志的朝鲜学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拥有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当然了,上述所说只是表面上的言辞,设立学堂并大力发展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实则是为了彻底抹除朝鲜文化。
因为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的思想已然定型,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孩子的思想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也尚未形成。
朱慈烺想要让朝鲜人对大明死心塌地地忠诚,使朝鲜成为大明未来征服世界的重要兵源地!
所以,在教育方面,其一,将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汉字和儒家经典。
不但严格要求学堂将汉字作为主要的教学文字,更是强硬地规定汉字成为朝鲜的官方文字,从文字运用的层面进行全面的更替。
其二,精心安排了对儒家经典造诣深厚、精通无比的学者担任教师。
这些学者肩负着为学子们细致入微地解读儒家思想深邃内涵的重任,致力于让他们牢固树立忠君报国的价值观念,将对大明的忠诚深深地烙印在思想深处。
其三,积极且大力地鼓励朝鲜学子勇敢无畏地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巧妙地运用八股文这种形式,全面且彻底地锁住朝鲜人的思想和认知,使其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完全符合大明的统治需求。
文化问题解决了,随后就是经济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