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郭奉孝细思端倪(第二更)
加上华佗早先配制的护心脉的药,一吃了下去,意识才慢慢恢复了一些,接着便听到郭嘉不愿走,苏哲不得不勉力开口去劝。
若是郭嘉在这里盘桓过久,一旦引起曹操的疑心,事情可能会超过预想。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郭嘉望着苏哲,一阵心痛。
郭嘉又何曾不知曹操疑心?
他从来都与任何人保持距离,也是为了让曹操放心。
今日遇刺,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身居此位,成为刺杀目标,本也是稀松平常之事。
最多叹息自己作死,恰巧将侍卫都遣回了府中,给了刺客可乘之机。
若是敬贤不管,自己必死无疑。
但敬贤却挺身而出,方知敬贤的侍卫如此勇猛。
所以如若曹操知道自己遇刺,又被敬贤侍卫以一己之力相救,必然会起疑心。
这一通查下去,若是敬贤没有问题,也落了个难得安宁。
若是敬贤有问题,今日的遇刺和相救,又完全可以被猜忌为一场安排,只是为了让他郭嘉欠个人情,日后伺机索还。
而他,必然也会成为怀疑的对象。
之前又不是没有被怀疑过和敬贤有勾结。
所以,敬贤的事情,郭嘉只想自己查,在自己没有查清楚之前,他并不想让曹操知晓。
此刻看着敬贤如此虚弱,他又是不忍,又必须忍下来。
犹豫了片刻,最后退后一步,躬身拱手大拜:
“敬贤救命之恩,郭嘉记在心里。郭嘉先回,明日再来看望。”
苏哲望着郭嘉,虚虚一笑。
“青云,送奉孝回去。”
凌飞立刻抱拳:
“唯!”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马车在司空府前还未停稳,郭嘉就见自己的侍卫都立在门口,不由奇怪道:
“你们都在这里做什么?”
“司空听说我们没有跟去,大发雷霆,让我们站在这里等。”
郭嘉看着他们个个垂头丧气,也颇觉内疚。
又回头看了一眼凌飞:
“我到了,感谢三公子。”
司空府中堂。
曹操正在擦拭他的倚天剑。
今天见天子,果然一切顺利。
他毕恭毕敬送上青釭剑,并信誓旦旦:
“若我曹操再有如上次的冒失之举,请陛下用此剑砍下臣的脑袋。”
所以天子见他想要回倚天剑,便立刻还给了他。
另外那两匹大宛宝马,居然是两匹来自西域的良驹,通身白得没有一根杂毛。
这么两匹威武雄壮的宝马,早知拿来给自己驾车,多气派。送给天子,曹操心中多少还是有点肉疼。
可惜牵都牵到皇宫门口了,再回去换就说不过去了。
也罢,下次再问问马休,看是否可以买几匹回来。
至于鸽子和那串珍珠,天子倒是有点兴趣。
珍珠可以赐给后宫,鸽子可以解闷。
若是天子真的沉溺于逗鸽子玩儿,不再东想西想,自然是极好。
正在想着此事,郭嘉回来了。
“明公,我回来了。”郭嘉拱手拜道。
曹操看了一眼郭嘉,看着宝剑,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奉孝回来了,出门怎么不带侍卫呢?”
郭嘉实实在在回答:
“出门我就碰到了张府三公子出门,便跟他的马车一起去了城郊,所以不曾带侍卫。”
“哦?”曹操将剑收了回去,然后漫不经心说道:“你们倒是好兴致,侍卫们可是不太好。”
郭嘉笑了一声,将话题引开:
“我今日去了三公子的草庐,景致倒是甚好。”
曹操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了:
“草庐?哦我想起来了,是去年他在盖的那个草庐吗?改天也邀请我去坐坐啊?哈哈哈哈哈”
“不过,以后不管去哪里,记得带上侍卫。绝不可单独行动,以免遇到危险。”
曹操眯着眼睛交代了一下。
郭嘉恍惚觉得,平素没有注意,这侍卫里怕是也有曹操的人。
刚这么一想,郭嘉就反驳自己,明公只怕是单纯担心他的安危而已。
这时,郭嘉突然惊觉,疑心的种子一旦种下,早晚是会发芽的。
无论是他对于曹操的疑心,还是曹操对于他的疑心。恐怕都是一样的。
晚上,郭嘉躺在榻上,久久不能入睡。
黑暗中突然想起苏哲说的一句话:
“原来是奉孝的仇家。”
原来是奉孝的
难道敬贤也有仇家?
他那样的一个人,不问世事,不参朝局,怎会有仇家?
除非他不是看起来的那个样子
所以,他才会配有如此神勇的侍卫
要从他的侍卫入手么?
似乎不妥。
突然他想起洛阳客栈墙上的那首诗。
日暮烟暝杨柳斜,
东风暗换旧年华。
云台不见中兴将,
高阁极目有昏鸦。
故城犹在行人老,
旧宫今应雪作花。
片片归心无处寄,
暗随流水到天涯。
今日与敬贤对坐论诗良久。如今想来,这首诗的诗情、诗意,倒颇有敬贤的风格,只是夹杂了对朝廷的失望。
况且,背后落款,敬贤。
况且,字不是吟诗之人写的,是一位随从代笔的。
敬贤又说他前阵子去过西域,那经过洛阳也未可知。
这会是巧合么?
不对。
那个字迹,和敬贤献给明公的祝寿词不同。
但若是敬贤不再提笔,那么那个字迹,和祝寿词,便均是他人代笔之作
敬贤去洛阳,找了一个人代笔,此次祝寿,又找了另一个人代笔。
字迹不同,便说得通了!
如此,此敬贤是彼敬贤的可能性,便非常大了!
若想证实
将洛阳的玫娘请来指认,便知道了。
此刻,郭嘉的心里,渐渐浮现出一个念头:
倘若证实题诗之人就是敬贤,那说明敬贤并不服气明公所掌控的朝廷。
而住在此处,身边还有如此段位的侍从相护,恐怕多半是别有用心了。
郭嘉如此一想,突然惊出一背的汗,立刻翻身坐了起来。
郭嘉庆幸自己并未告知明公。
不然,仅凭这些信息,明公必然本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敬贤怕是在劫难逃。
敬贤有什么目的呢?
今日的刺客,难道真的和敬贤有关系,勾结起来给他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