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纵论天下(第三更)
看到苏哲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徐庶急道:
“可若曹孟德靠此兵精粮足,玄德公岂不危矣?”
苏哲举起酒杯,不慌不忙敬了各位一杯,然后放下杯子,笑容如霁月般明朗:
“你们的恩师水镜先生,可曾担心过,教会你们,让他声名湮没?”
徐庶立刻拱手在旁:
“恩师才学之渊博,见解之深邃,岂是我等能够学完的?”
苏哲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朗声道:
“那便是了。”
“追随其后,学得再像,也只能永落人后,瞠乎后已。”
“况且,天下众生,目光灼灼。曹孟德学得久了,怕也要尊重一下他的好师父吧!”
“再者,在大汉之外,外族也在虎视眈眈。若是大汉不兴,汉人危矣。”
“故而,就算此举便宜了曹操,最终也还是造福了汉人,有何不可?”
众人一下子被震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远。
包括诸葛亮,都从未将目光放到汉人之外。
毕竟,天下十三州,都已经破碎至此,哪还有工夫关注外族呢?
说到这里,苏哲的心情沉重起来。
此时虽然是乱世,却也只是汉人的内乱,只要战事稍歇,政治清明,还是可以慢慢恢复回来。
但谁料到,这乱世一乱,便乱了一百年,让外族有了可乘之机。
一拥而入之下,这天下的汉民,便齐齐沦入了贱民之列,坠入了吃人的地狱。
五胡乱华一百多年,中原的汉人消亡殆尽,差点被灭了族。
苏哲心中风云渐起,脸色也霎时变得凝重:
“我们汉人在中原拼得你死我活,相互残杀,加上天灾、蝗灾,和五十年前相比,人口十去其八,何等惨淡!”
“而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族、西部的羌族、西北的氐族,虽有局部战争,却未有如此之惨烈。”
“当我们相互厮杀时,却不知道,要不了多久,周边的外族人口便会达到我大汉人口的两倍。”
“届时,如若诸外族,群起而乱攻中原之地,何人可挡?何以为兵?!”
苏哲说到这里的时候,更是激动得拍案而起:
“而我泱泱大汉,无论谁人争得天下,都必将亡于外族之手!”
“岂不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最后一句,振聋发聩,直击内心,让众人如梦初醒。
自从穿越而来,苏哲从未如此激动过。
只是一想到五胡乱华之惨状,一股莫名的恨意油然而生。
恨这吃人的乱世,恨这贪婪的人心,恨这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华夏运数。
若是穿越一遭,明知国之运数,却不去抗争改运,岂不枉为华夏子孙!
静了片刻,徐庶缓缓开口,声音却在微微颤动:
“难怪,玄德公出兵,多用计谋,从不硬拼。一旦战胜,便不下死手,对待降卒也礼遇有加。”
“原来是体恤大汉之根本,不愿同族诸多杀戮。”
“如此仁德,真是让天下枭雄汗颜啊!”
石韬、孟建也逐渐回过神来。
石韬长叹一口,半天才喟然道:
“我等还常以为,玄德公多有妇人之仁。”
“不想,却是我等鼠目寸光,一叶障目,只见一城一池一州之利,却不见天下之凋零。”
孟建眼中已泛起了泪光:
“玄德公真乃大丈夫也!苏公子真乃这天下最清醒之人!”
诸葛亮则如一尊雕像般,静坐了许久。
苏哲是后世之人,知晓华夏千年之风云。
而此时竟激动至此......
必是因为,在这乱世的硝烟之后,一扇万劫不复的地狱之门,正悄悄打开。
必是因为,就算他诸葛亮是千古贤相,也未能改变大汉的运数。
因为,所有人都在局中,只见这十三州之地,却不见更大的天下。
正如他说的,曹孟德不畏强敌,却总是小看弱敌。
而他们,不也是自诩为大汉子民,小看了偏远夷族吗?
想到这里,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如芒在背的感觉。
诸葛亮将手中羽扇一放,离开坐塌,将青衫一撩,跪倒在地,语气沉痛:
“煮豆燃萁,相煎何急?饱了他人之腹,空留一把残灰!”
“天下士子,若不明白这个道理,枉读诗书,耻称贤才啊!”
“苏公子一席话,语如奔雷,让我等受教了!”
“请苏公子受亮一拜!”
说罢便跪拜在地。
其他三人一见,也立刻离席,齐齐跪拜在地。
“请苏公子受我等一拜!”
苏哲大惊,正准备去扶起众人,却听诸葛亮的语气激昂了起来:
“天下枭雄,唯玄德公有此胸怀。”
“我,诸葛亮,愿追随玄德公,救天下汉民于水火,扶大汉江山于永固!”
三人一听,立刻大声说道:
“我等,也愿追随玄德公!护佑我华夏子民!”
苏哲眼眶一湿。
当一群人,追随一个人,不为钱财,不为功名。
而仅为拯救这片热土上的兄弟姐妹,仅为护佑下一代,下下一代,世世代代的子子孙孙,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呢?
苏哲默然将众人一一扶起,再默然坐回自己的坐塌上,看向堂外,眼中已然泛起了泪光。
诸葛亮四人坐定,也顺着苏哲的目光看向了堂外。
堂外,大雪纷扬,安宁静谧。
孟建的声音慢慢响起:
“崔兄说,这天下,他看够了。”
“他哪里看够了?也是同我们一样,没有看清吧!”
众人皆笑。
突然,屋外传来一声大呼:
“什么没有看清,虽然下着雪,我老张的眼神可是锐利得很!”
“苏兄!看我今天给你打什么回来啦!”
话音刚落,一个魁梧的身影踏入堂中。
众人一看,纷纷起身。
张飞手里提着一只狍子,兴冲冲进来,见堂中这么多人,不免惊讶:
“呦!苏兄有客人。”
然后提起手里的狍子:
“那这个,就给诸位朋友加菜啦!哈哈哈哈!”
苏哲还没顾上介绍,诸葛均一身短装,身上背着一把小弓,跟着刘晔走了进来。
石韬一见便叫道:
“这不是均儿吗?”
“我就说许久没见到你,原来你在这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