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黑风寨有只白骨精,她凶名在外! > 第438章 懵圈的王长顺

第438章 懵圈的王长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工部尚书走后,皇帝还真动了心思,想直接问沈桃她是怎么印报纸的。

    但是吧。

    咱是皇帝,多少还是要点要面子的,他咋好意直接给小县令去信儿问她生意诀窍?

    且其根本原因还是想抢她生意!

    思来想去,皇帝决定给王长顺递个信。

    王长顺总要去调查一番吧,过后他自然而然就给自己回信儿了。

    皇帝让人拟了折子给王长顺送去。

    快马加鞭半月,折子就到了褚州。

    彼时王长顺还在农田里,和当地司农商量着找人护卫土豆秧苗的事。

    手下来报,说京城来了折子,王长顺顾不上一身泥污赶紧往回跑。

    最近圣上也不知道咋的了,忽然重视起褚州,三天两头下折子。

    前阵子是给沈桃封官,后来又给沈桃送嘉奖。

    这一次不会又是关于沈桃的吧。

    沈桃是捅了圣上哪块心窝子,见天来折子谈沈桃。

    想不通啊。

    王长顺回去洗了手换了衣服,这才打开那道折子。

    和他想的一样,又是关于沈桃,关于屏县的。

    圣上在折子里问他知不知道屏县报纸的事,说这报纸都卖到京城去了,每日好几万张满地扬,他这个刺史咋一个字都没向上禀告。

    说他这次要是汇报不清楚,要治他失察之罪。

    王长顺当然知道屏县报纸,他还是忠实粉丝呢。

    他也知道报纸肯定是沈桃搞出来的,可人家办的是报纸,教化百姓用的。

    他能说啥?

    总不能腆着老脸说,你们衙门别办报纸了,别教化百姓了。

    所以他明知道这是县衙弄出来的,他也没有一点立场指责。

    其实报纸面世他心里还挺美的,瞧瞧人家沈桃,从来不张嘴哭穷,人家全是自力更生!

    关键时刻还能帮褚州一把。

    就该让其他县令学学。

    可现在连上面那位都知道屏县报纸了,还有斥责他的意思,这事需得问一问了。

    至于该怎么处理沈桃?

    他只能说现在没权利处置,把事情问清交给圣上定夺吧。

    苦逼的王长顺带着圣上的任务,踏上了出差之旅。

    出发时已是下午,中途找了县城住了一夜,王长顺是在第二日上午到达屏县城门口的。

    他呆了。

    他上次来是一年多以前,是来看土豆是否高产的,短短一年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城墙加高了一丈,厚重城门换了新的,红艳艳的城门上凿着密密麻麻的铜钉,威严肃穆的感觉拉满。

    马车进入城中,店铺的掌柜们可是用了心思的。门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精美牌匾,还配有灯笼、红绸、超大号的绒花争奇斗艳。

    街道不够宽,故而除了刚进城的马车,鲜少有本地人乘坐马车出行。

    代步的成了羊套的小车。

    羊身上还有披挂,白色的羊身上披着红布,上锈两个大字——屏县。

    为了防止羊在路上乱拉,屁股上还挂了布兜子。

    羊车虽小,但是行动方便,插个空就能过去,脖子上挂的铃铛铃铃作响。

    客人从羊车上下来,牵羊的老汉就牵着空车到处走。

    这里的人好像都知道有铃铃声,就有代步羊车在附近。

    看到车上没人就会招手。

    谈好价格,客人上车,牵羊老汉就送他们去目的地。

    若是路上有喜欢的店铺,可以停车让他们逛,牵羊老汉就守在店门口。

    王长顺啧啧称奇。

    就一个羊,可让沈桃给玩明白了。

    马车抵达一个十字路口,王长顺就见十来个护卫打扮的人手牵着手,把竖向行走的路给封上了。

    不多时,几个妇女手里拿着红色的小旗子,护卫着一群虎头虎脑的孩子走过去。

    大的孩子领着小的孩子,还有被妇女抱在怀里的。

    王长顺不解,这是什么情况?

    谁家这么多孩子?

    要把孩子领到哪儿去?

    反正王长顺是便装出行,就直接跳下马车凑过去,拉住一个护卫问:“小哥,这谁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多?他们这是干什么去?”

    护卫小哥一天不知道被问多少遍,心里也烦。

    但是吧,县令沈大人说了,面对外地人要耐心,要拿出主人翁精神。

    谁砸屏县的招牌,她就砸谁的饭碗。

    说到做到。

    护卫小哥挤出笑脸,和善道:“这位大老爷,这是甜水区托儿所的孩子。他们今天有活动,要去小河村参观野兔养殖基地。”

    每个字都听懂了,连在一起王长顺蒙了。

    托儿所?

    啥是托儿所?

    野兔养殖基地?现在还有人把野兔抓来养了?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眼看孩子们过去了,护卫要离开,王长顺又拉着护卫小哥问:“啥是托儿所?”

    “就是把孩子委托给别人集中照料的地方。”护卫如此作答。

    王长顺拧眉,“为啥要把孩子委托给别人集中照料?莫非都是没了娘的孩子?”

    护卫:???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

    想起沈大人的交代,他还是好脾气的解释,“都是有娘的孩子。”

    王长顺:“那娘呢?不照顾孩子都跑哪儿去了?”他是气愤的,都有娘为啥让别人照料孩子。

    护卫忍不住在王长顺看不到的方向翻了个白眼,然后好脾气的转过来解释,“县令大人说了,家是男女共有的。

    把女人拘在家里养孩子,养家重任就只能在男人身上。

    男人很辛苦,女人得多体谅,共同养家才行。

    所以这些女人就把孩子送去集中照料,她们出去找活计了。”

    说的没毛病,沈桃就是这么教育屏县百姓的。

    这大男子的时代,你和他们讲男女平等,讲女人也能自立自强,他们能接受?!

    那肯定不能啊。

    所以得换一种方式。

    把男人捧的高高的。

    说他们养家辛苦,女人要体谅,一起出去找活计养家才行。

    男人一听,哇呀,好有道理呢,凭啥自己费劲巴拉的养家,让女人在家里看孩子享福?

    就得让她们也出去做工养家!

    等女人真的走出家门,有了赚钱能力,还愁她不觉醒,没后路吗?

    王长顺就算读了许多书,明白很多大道理,可追其根本他还是个男人。

    他顿觉这番话说的好有道理。

    想想家里的败家娘们,就想把她送来屏县打工。

    王长顺还想问托儿所怎么收费,护卫头子喊了,“集合集合。”

    护卫小哥一溜烟跑走。

    王长顺只得返回马车,继续往县衙赶。

    县衙门口,又是一群人。

    王长顺怀疑屏县是不是捅了人窝,四目望去全是人。

    他们又是干啥的?为啥在县衙门口排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