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五零年代改写人生35
荣部长是坚定的领导一派,爱惜于湛秋这样的人才,实在不应该成为党派斗争的牺牲品。
他有心培养于湛秋成为他的接班人,粮食部关系到老百姓的饭碗,不能成为弄权者扳手腕的工具。
于湛秋摸清楚他的想法,就不再推辞了。
“那我先试试,要是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您给我把把关,当然了,要是不小心得罪了谁,您得给我顶着。”
功劳她要,黑锅甩给荣部长去,横竖他老了,谁吃饱撑得,跟个养老的老头过不去?
基层工作有了经验,开展顺利,可是这顺利之下,有人癫狂,有人云里雾里,总之在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于湛秋在花满庭的时候,就察觉领导的不快和沉重,离开权力核心,上头的明争暗斗,影射到基层,就成了另一种动乱。
十年前的场景再现,京都各地敌特横行,天子脚下,投放的便衣也多,当街抓捕现象层出不穷。
跟过去的差别在于现在的场景是有人在有意无意的纵容。
城市工作岗位有限,人口却多,由此出现一大批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饮食起居什么都要钱,极其容易被煽动策反。
早在五年前领导就曾呼吁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到基层去,到更艰苦的地方去,积极参加祖国建设工作,人定胜天,只要不畏艰难险阻,敢叫青山换新颜。
当初不少热血青年下乡,在困难时期,农民兄弟用有限的土地产出,养活了一大批人,度过最艰难的时候。
现在这一批青年反应过来,吃不了下乡的苦头,乌苏撤离,工作岗位又很有限,没有新的工厂更多的岗位,却有一届又一届毕业青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国运气数,汉朝四百余年,唐朝宋朝明清三百年上下,从兴起发展繁荣衰落灭亡,都有自己的定数,非外力可以更改。
于湛秋能做的不多,在职期间把粮食分配工作做到尽量公平,不偏不倚。
可是特权阶层在哪里都存在,总有人找到于湛秋,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粮食要钱,有的冠冕堂皇,有的张口就来,还有的贿赂色诱威逼。
额,褚海潮在知道这些情况之后,隔三差五跑到于湛秋的办公室来坐镇。
“你研究室不忙?”
褚海潮被掐中死穴。
他纠结迟疑犹豫为难,最后咬咬牙。
“不忙。”
于湛秋似笑非笑。
“我听说你一直在研究激光准直仪,其实你有没有想过电磁波测距会不会比激光更简单一些?”
现在激光方面的社会平均水平还没有完全成熟,运用起来困难重重,但是电磁波成熟啊!
褚海潮猛地站起来,激动地满脸通红,可是看见于湛秋好笑的表情,他咬着下唇,又坐下来。
“阿秋,你今年二十一了!”
于湛秋点头。
“对啊,怎么了?”
褚海潮凑过来。
“阿秋,我,你看我怎么样?”
“什么你怎么样?”
“你看我们一直以来相处的都很好,无话不说,不仅处得来,还很投机,就算一句话也不说,这么坐在一个办公室,我也不觉得腻,你到了结婚成家的年纪了,我也二十七了,我们处对象,不,我们直接结婚怎么样?”
于湛秋笑容收敛几分,认真看他。
不可否认褚海潮长得很好,每一处都符合她的喜好。
“我还有些事情要做,你要么等我几年?”
褚海潮眉开眼笑。
“等等等,我们可以先处对象,你当我女朋友,刚好我父母家人暂时都回不来,等两年他们回来为我们办婚礼。”
于湛秋眼含深意,微微笑着看他欢喜的模样。
确定了关系,褚海潮也放心不少,终于可以火急火燎的赶回去换个方向搞研发。
于湛秋想着既然确定了关系,不如等这次秋收结束,抽空带回去给郑月娥看看。
这一晃又三年没回去,郑月娥信里的怨念都要溢出来了。
不是于湛秋不想回,是她这两年太扎眼,得罪不少人,那些人都本着于文朝使劲儿,没把于伟业两口子放在眼里。
万一于湛秋回去一趟,让有心人记住了,想摁死于伟业两口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到时候于湛秋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她回去,黄花菜都凉了。
最近郑月娥念叨于湛秋年纪大了,该找婆家了,别挑花了眼或者耽搁了,等年纪大了,再想成家,好的都让人挑光了。
带褚海潮回去给她看看,也是个定心丸。
于湛秋这样想着,心思却已经投入到督查收割上头去了。
荣部长眼瞅要退休,有心培养于湛秋当接班人,于湛秋这边不仅要有政绩,还得有名望,这趟直接下基层,还叫上捧着相机的记者一起。
这趟去的是东北重工业城市,辽北,这里原先荒凉一片,原住民不多,更多的是闯关东过来的移居户,随着工业落地,以职工家属区为据点,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发展起来。
从乌苏撤离后,在领导的号召下,这里采用兵团结合生产的形式,关键时刻是战士,平时也要开荒种地。
经过几年发展,兵团农场规模非常可观,还有乌苏产的收割机。
于湛秋要高调,自然不会只站在地头看着。
她亲自驾驶收割机,来来回回,大豆‘欻欻’收割进机器,豆萁从另一边出来,金黄的大豆留在车斗里,这是一季大丰收,也是希望的田野。
记者不停变换角度拍照,摸出记事本在田间就开始记录灵感,回去必然要写一片赞美满溢的文章。
于湛秋见到报纸上的文章时,已经是三天之后,她坐在办公室喝茶呢!
“于湛秋!”
外面有人大呼小叫,还有人拦着那人要用强。
于湛秋起身出去看,就见一个不认识但是面熟的男人被保卫科拦着,见到于湛秋,眼睛一亮。
“于湛秋,我是你爸爸于文朝介绍过来的。”
于湛秋听见于文朝的名字,不免厌烦,不过她很乐意给别人错觉,让于文朝给郑月娥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