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1章 第聂伯河争夺战,河面结冰,坦克开始渡河(求一切)
随着is-1重型坦克掉入了第聂伯河中后,苏军再次放弃了攻占桥梁的机会。
因为桥梁的中间又出现了一道口子。
is-1重型坦克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河面上的冰块并不是很厚,坦克是没有机会过来的。
如果只是步兵想要过来的话,如此的开阔地那就是找死。
所以苏军也不会蠢到干这种事情。
天气一天一天的恶劣了。
不过德军士兵们每人每天都有150毫升烈酒暖身,另外还有30毫升煤油用于取暖。
可以多个士兵一起共用煤油进行取暖。
机枪巢内,一个小小的煤油灯上面笼罩着一个金属罩子。
火苗在里面不断的翻腾着,而金属罩子也被烧的微微发红。
热气从里面冒了出来,德军士兵聚拢在此取暖。
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几人一块取取暖还是可以的。
加上工事上面由原木加盖的,前方只有一个射击孔。
头顶上至少不是风雪交加,大多数的德军士兵都在各班深挖的防炮洞内取暖。
只留下机枪手在那盯着。
只要机枪响了,他们就会拿起武器走出去战斗。
冰天雪地里面,至少在补给上面,爱德华自认为不比任何人差。
所以德军的士气都还算不错。
11月28日,第聂伯河上面的水已经冰冻起来了。
其厚度完全可以容纳一辆t34坦克冲过来。
上午10点苏军对整个桥头堡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炮击。
各种口径火炮轮番上阵,得亏了爱德华在电视电影中见识了志愿军面对美军强大炮火怎么扛住的。
就得要深挖洞广积粮,再大的炮击都能够顶一顶。
“上尉,苏军正在准备渡河了,我们该怎么办?”
比尔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转动着摇杆请示道。
“炸开冰面阻拦苏军的前进”
“是”
收到了爱德华的指示后,比尔没有丝毫的耽搁。
立即走出了掩体朝着一处观察哨而去。
“少尉”
士兵们敬礼问候道。
“立即展开爆破,阻拦苏军的前进”
“是!”
收到命令的德军士兵立即将引爆器拿出来。
两根线在雪地里面深埋一直延伸到了第聂伯河的中间。
早在河水结冰的时候,爱德华已经命令士兵在河面上趁着夜色埋设了炸药。
等的就是今天了,随着起爆器的转动随后往下一个按压。
整个第聂伯河冰层开始了震动。
一串的爆炸声将第聂伯河冰层全部给炸开了,苏军为首的七辆t34坦克快速的倒车想要逃离这里。
奈何冰层被破坏,再加上如此重的吨位,想要跑已经晚了。
一辆接着一辆的t34坦克坠入了第聂伯河,最终只有两辆t34坦克幸运的没有掉下去。
其余地方实在是不好登陆,加上德军在其余地方也开始各种炮击。
使得冰层根本就没有稳固的时候,苏军也不敢冒险过河。
除非转到要么从上游绕路,要么从下游绕路。
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此处过河,直接就会进入基辅市中心。
喀秋莎火箭弹跟下冰雹一般的在阵地上爆炸。
整个阵地被炸的地动山摇,不过深入地下十余米的掩体内根本就不巨炮。
即便是你弄来了斯大林之锤这里也不是你说炸毁就炸毁的。
上方已经铺设了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下面还有十五米厚的土层。
下面有大量的原木支撑柱,想要摧毁它是不是得要更大一点的火炮。
重点是斯大林之锤也不是你说要弄一门来就弄一门来的。
白天的苏军损失了五辆坦克几十名步兵后。
晚上趁着夜色再次展开了攻击。
嘣!
一枚反步兵地雷在第聂伯河爆炸了。
随后照明灯升空,密集的火力开始了倾泻。
双方两岸的火力都在招呼着对方。
苏军的马克沁机枪,大盘鸡机枪朝着第聂伯河对面的德军射击。
德军机枪不仅对河面上进行扫射,还对对面的机枪进行压制。
三组德军81毫米迫击炮小组快速的从掩体内扛着炮弹出来了。
“目标268米,三发高爆弹齐射”
随着一声令下,德军的炮手们快速的摆弄着迫击炮。
接过炮弹后直接往炮管内一放。
底部的撞针撞击在迫击炮底火内,嗖的一声飞向了正在趁着夜色进攻的苏军士兵。
嘣!
一声巨响,躲闪不及的苏军士兵被高速飞射的弹片击倒数人。
同时整个冰面上被炸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洞口。
35公斤迫击炮炮弹在冰面上也就炸出脸盆大小的一个洞口。
可见其冰层的厚度,也可以看得出来其气温的恶劣程度。
三门迫击炮连续的发射了九枚81毫米迫击炮炮弹。
止住了苏军前进步伐,同时在机枪的填补下将其全部阻拦在了河边。
空中一道低压弹道声响起了,一枚105毫米榴弹炮来袭。
紧随其后又是数枚105毫米榴弹炮来袭。
第聂伯河上的冰层再也承受不住大面积的裂开。
毕竟这是105毫米榴弹炮并非是81毫米的迫击炮。
双方的威力完全不再一个等级上面。
胡蜂自行火炮在连续的发射多枚炮弹后立即全部退回了树林中。
短短的十余分钟左右,苏军的飞机就飞过了这片雪地。
但是无法寻找火炮躲在哪里的。
最终苏军得出的结论是,德军有一支自行火炮部队。
冰面被多处击碎后,苏军再次展开了炮击。
铺天盖地的炮火在桥头堡阵地上肆虐。
躲在掩体内的德军士兵担忧的听着动静。
同时时不时的看着头顶上的情况,时不时散落的沙土让德军也很紧张。
喀秋莎那恐怖的声音响起了。
数不清的火箭弹再次来袭,整个桥头堡阵地一片焦土。
火箭弹爆炸后的威力会产生高温气体,对土地是真的会造成烧焦的状态。
想象一下人要是被命中了,那当场就连碎肉都没得留下了。
弥漫的硝烟味焦土味充斥着整个战场。
爱德华也算是见识到了苏军这恐怖如斯的火力。
在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双方每天都在炮击。
只不过没有哪一处是受到对方这么的照顾。
苏军的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足足有28辆喀秋莎火箭炮车。
一轮下来可以发射448枚132毫米火箭炮。
这就等同于在一瞬间遭到了155毫米榴弹炮448发的打击。
整个阵地一片狼藉,多处的掩体被摧毁。
德军士兵开始出现了不小的伤亡情况。
大量的伤员被抬进了地堡里面进行救治。
这里药品齐全,另外还有雇佣的四名医生。
这些都是基辅城内高价雇佣的医生。
一处掩体内,上校拿着望远镜看着桥头堡方向的阵地。
心中难免有些紧张了,手中的茶杯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捏变形了。
可是这条防线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兵力进行防守。
援军那就更加的没有了,冰天雪地里面光补给都困难。
新兵们还有三天才能抵达这里,需要再坚持三天。
不过看起来苏军没有打算再给你三天的机会。
不过上校好奇的是,爱德华居然也没有打电话来求救,也没有呼叫炮火等支援。
爱德华心理很清楚,上校能够调动的炮火屈指可数了。
还要担心苏军飞机的空袭。
另外自己有胡蜂自行火炮根本就不用上校的支援。
每天自己有四十吨补给,敞开了造也用不完。
更不用冒险派人出去运送补给了。
躲在后方的旋风式防空坦克,外加东风式防空坦克也没有闲着。
身披白色的涂装,开始对空中的飞机不断的扫射。
同时自己也启动起来开始四处游走。
飞机想要将其摧毁那是要费点手脚了。
毕竟它上面可是有20毫米高射炮足足4挺。
密集的火力也是让飞机难以招惹的存在。
外加上其皮糙肉厚同时速度也快。
想要摧毁需要点水平弄不好自己一个不留神就要被送走了。
爱德华看着地下掩体内的伤员,上前挨个慰问。
这也让寒冬腊月环境下的德军士兵心头温暖了不少。
两面巨型的扇子在不断的转动着,这是用来换气的。
毕竟这可是地下十五米深的位置。
叶片的转动将里面的浊气都给排出。
另外一面巨大的叶片则是反方向将外面的空气抽进来。
叶片是由德军士兵利用绳子带动起来的。
两组人轮流的拉动着绳子。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障地下掩体内空气良好。
当然了其余的通风口也是有的,只不过想要里面环境好,那还是得要靠这个大型的叶片带动。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 sfaloo wap images newwap first-page 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 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