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灾年,我是婆婆我怕谁 > 第12章 决定送老三读书

第12章 决定送老三读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妹写对了60个字。也很棒!”五妹听了她娘的夸奖,眼睛都笑的弯了。

    看到她娘夸了五姐,小六激动了!毕竟是小孩子,总归是希望大人夸奖他的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娘,那我呢?我对了多少?有没有比五姐多?”

    五妹听了这话,很不屑的哼了一声撇撇头,小屁孩。

    “小六对了63个字,不要骄傲哦。”一听他只比五妹多对了三个字,小六感觉不相信,明明自己比五姐多写了好几句呢。

    看出他心中所想,王淑英用小树棍儿在后边几句上画了一下“这几句,都写错了哦,五妹的这几句写的也不对倒是跟你大哥二哥后边写错的一样,看来是你大哥二哥教错了罢。”

    王淑英边说着边转头看了眼老大老二,那边的两个面对弟弟妹妹“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质疑的目光,不好意思的,偷偷躲闪了目光不去看几个小的。

    都点评了一番,王淑英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转头看向老三开口道:“老三啊,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不都认识,就前边的一部分能背出来,后面的不认识。”老三如实回答。

    “那后面的这些你是怎么默写下来的呢?”王淑英真是被惊到了,这整篇《千字文》共1000字,其中很多都是生僻字,老三居然都给默写下来了,她看过,其中她不熟悉的生僻字也对照着家里面唯一的那本《千字文》对照过。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不但全会,而且都对!这太不可思议了。

    “之前翻过几遍,无聊的时候练着写过几次。”老三倒是不了解他娘的吃惊。

    那也就是说她家老三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了!可能也不能说是过目不忘,但是记忆力强是一定的了。王淑英羡慕了!

    前世的时候就听说过,古代那些考科举的文人,尤其是能考过举人进士的读书人,实际并非现代人以为的那么简单,首先的基础条件就是超强的记忆力。

    除此之外还要有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文字表达,临场应变能力也得强。还得精通音律,对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

    并不是现代有些人浅薄的认为,小学等于童生,中学等于秀才,大学等于举人这么简单。能考中一二甲的智商绝对是在最前面的那部分人,万里挑一甚至是十万里挑一都不为过!有些时候现代人真是太小瞧古人了。

    老三今年十三岁,入学的话认真说起来是有些晚了的。但是如果真的有读书的天赋的话,那也不能就一直埋没在这小山沟里啊。

    王淑英先前就决定等家里条件好点了送家里的男孩子们去读书,倒不是她重男轻女,只是大周朝还是男子考学入仕的,对于女子的礼教还是封闭森严的。这回,送老三去读书更是刻不容缓了。

    几个孩子看着她娘站在那不知道在想什么想了好久,也不说话。还是老二上前对着她娘的肩膀就拍了一下:“娘!想什么呢?半天了不讲话?”

    王淑英觉得老二绝对是直男加搞笑男无疑。看着周围七个人十四只眼睛都望着自己,王淑英笑了一下道:“娘打算送老三去读书,你们觉得怎么样?”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她还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尤其是老大老二。小六肯定是有机会送去读书的,四妹五妹是女娃娃,想去也去不成,如果从老三开始,那对于前面两个大的属实是不公平的。

    孩子多的人家,父母是应该做到公平的。但放到现实中来,五指有长短,人有不同的脾气秉性。想完完全全的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却也不能过于偏颇,使得亲生骨肉生嫌隙。

    不患寡而患不均。

    看见了老三对于读书所展现出来的天赋,众人都很是高兴,毕竟有这么个聪明又认识这么多字的兄弟!那在村里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她娘想的那么远,老大当即表态:“我支持送老三去读书!老三这么好的脑子不读书可惜了。”

    张氏没有意见,出嫁从夫,她男人都同意了,她能有什么意见。再说了家里是婆婆当家。

    “老三行啊!我也支持,万一哪天老三考上了秀才公,咱是秀才公的哥哥,哥哥也跟着你沾沾光!”老二直接走到老三的身旁,兴高采烈的拍了拍老三的肩膀。

    几个小的更没有什么意见了。

    “小六以后,娘也是要送她去读书的,老大老二,你们想去读书吗?都是家里的男孩子,娘不希望对你们不公平。”王淑英还是把自己的担心挑破在前边。

    听见这话,老大老二都认真的思考了下。

    “不读了。娘,我都成家了,爹走了这么多年,娘好不容易把我们拉扯大,我和老二刚能干活养家了,怎么好把家里的担子还压在娘一个人身上。”

    “我也不想读书,我坐不住。嘿嘿……娘,你啥时候要是有机会练个武啥的,我肯定第一个去!”被他大哥说的大家的情绪都下来了,眼瞅着小姑娘们都要哭了,老二赶紧跳出来打哈哈。

    王淑英破涕为笑,还练武呢,整个清平镇,也没听说过有什么正经教人练武的地方。自古穷文富武,习武不光是需要大量的银钱消耗,最主要的是师傅难找,多数都是家学渊源。

    刚才让老大那么一说,王淑英真的是被感动到了,鼻子都酸酸的,她家这些孩子啊,真是不错知理懂事。

    所有人都同意了,老三一直没发话。王淑英看他一直没讲话,开口问他:“老三,你有什么想法,直说。”

    老三沉默了片刻还是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道:“我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也不想拖累兄弟姐妹们。”说完就低下了头,他之前听说过读书可是个很烧钱的事,束脩,书本,笔墨,哪一样都贵的很。家里有一个读书人,那都得举全家之力去供养,他不想因为自己让大家过的那么辛苦。

    王淑英正了正色目光扫了一眼众人才开口:“来,老三你抬起头,你们大家也都仔细听好,今天的话我只说一次。”

    “老三你说怕拖累大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你想过没有,若从你这一代不读书,单靠咱家那两亩山地,成天的为了温饱去着忙,是勉强饿不死了,那下一代呢?

    还是站在同样的起点,甚至是更差的起点上继续在这个村里里为了口粮去浑噩度过一生吗?这就是对他们好吗?

    且不说你能不能学出来,考出名堂,哪怕你多读一点,以后你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是不是也有机会多学一点呢?

    你若真的能考出点名堂来,出息了,你能真的不帮衬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吗?”老三听着这话直摇头,他当然不会。

    “还有你们几个也一样,孤木不成林。一家人只有同气连枝,克己复礼,守望相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须知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至于银子,老三,你忘了和娘去赶集的事了吗?”王淑英说完冲着老三眨眨眼。

    多子女和独生子女是不同的,古代和现代也是不同的,虽然王淑英在现代是独生女,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在这个犯了罪都要连坐的古代,光自己努力,管好自己是不够的。

    再说了,单打独斗哪有群殴效率高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