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安嫔秘密
佟贵妃有一个心病,胤祾三岁的时候就把搬到了阿哥所,当时太子满五岁的时候,为了能笼络住太子,佟贵妃依旧让太子住进了景仁宫,皇上也不曾反对过。佟贵妃还很开心事如人愿,和太子相处时间长了,太子胤礽对自己越来越信赖。
但是现在太子都六岁了,虽然说阿哥所是普通皇子住的地方,太子不能将就,但是也不能一直让太子在景仁宫住着啊。
佟贵妃一开始还有自己可以多和胤礽相处的窃喜,到现在渐渐的产生了疑问,皇上真的重视太子吗?
皇上就没想到为太子修建专门的宫殿吗?前朝朱明时期的时候太子都有东宫啊?这次地震人心惶惶,皇上不让太子出面可以理解,太子太小了,镇不住,巡查又太辛苦。
胤祾是长子,佟贵妃勉强可以接受胤祾的出面,但是皇上能想到给太后修建新宫殿,怎么就不顺便把太子的东宫建了呢?
就算不要新宫殿,还有很多其他宫殿修修改改也可以作为东宫啊,例如钟粹宫在前明曾叫做咸阳宫,是皇太子的居所,还有太子住在清宁宫(如今的撷芳殿)和端本宫等其他宫殿。
其实太子住在哪个宫殿不要紧,要紧的是太子要有单独的东宫,宫殿名字也要符合太子身份,早早突出太子的与众不同,显示出作为一国储君的地位。
佟贵妃试探过皇上,毫无结果,实在不懂皇上的想法。你说皇上不喜欢胤礽吧,结果皇上常常看望胤礽,总是用着怜惜的眼光看着胤礽,对胤礽嘘寒问暖。
你要说皇上喜欢胤礽吧,皇上召胤祾是最多次的,陪膳也是胤祾最多,皇上经常会对着胤祾哈哈大笑。不像皇上对胤礽的呵护,仿佛怕胤礽碎了。这种奇怪的感觉让佟贵妃惴惴不安。
宜嫔成为嫔位后,就搬到了永和宫正殿。按照排序,宜嫔生的是八阿哥,皇上赐名胤祺。
宜嫔抱着胤祺,这小小一团让宜嫔等了这么多年,得知是个儿子的时候,宜嫔喜极而泣,不用再担心以后人老珠黄失宠后受人欺凌了!
有了儿子,宜嫔挺直了腰板,看谁还敢说自己是不下蛋的老母鸡!
看着胤祺的小脸,宜嫔也生出了一丝野心,都是皇上的儿子,为什么自己儿子不能当太子?历史上也有被废当不成皇上的太子啊!
可惜论嫡论长论贵,胤祺都没有优势,不过如果胤祺能被太皇太后抚养,有了太皇太后的支持,想必皇上能对胤祺另眼相待。
宜嫔有些不舍,可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皇上就是宜嫔给自己儿子谋得的最大出路,只是怎么让太皇太后抚养胤祺呢?万一太皇太后还没等胤琪长大就仙逝了呢!
真令宜嫔纠结,要不要退而求其次,让皇太后抚养胤祺呢,皇太后宽和,而且大公主二公主长在皇太后身边,也受到不少太皇太后的照顾,礼仪学问样样出挑,还有太皇太后的重金支持,宜嫔心动了!
咸福宫
敬贵人躺在床上,恨恨的咬着帕子,让宜贵人这个女人后来居上,有了儿子又成了宜嫔,以后见到她就得低人一头!敬贵人左右磨牙,把帕子磨出一个口子,结果卡到了牙缝之间,把敬贵人一下子,从对见到宜嫔被宜嫔报复的幻想中退出来,悻悻的把帕子吐出来。
“我去找李姐姐去,我就不信,宜嫔还敢为难李姐姐!”敬贵人眼珠一转,自己只要粘着安嫔,郭络罗氏还能越过安嫔欺负自己吗!
安嫔的爷爷李永芳自从投降满清后屡立奇功,努尔哈赤为表彰其忠诚,将贝勒阿巴泰之女嫁与为妻,所以李永芳也被称为“抚西额驸”。
不过安嫔父亲刚阿泰并不是皇室女所出,刚阿泰为李永芳第三子,顺治五年担任宣府总兵官(正二品),也是征战一方的将军。可惜因为弹劾佟养量和张世忠的贪污,结果揪出自己不敬主帅,在顺治十一年革职归家,郁郁而终。祖父李永芳在天聪八年就去世了,所以安嫔是跟着位高权重的总督二伯长大的,安嫔作为庶妃进宫的第二年,安嫔二伯就没了。
安嫔还有一个厉害的五叔一等伯巴颜,这是贝勒阿巴泰之女嫁给祖父后生的,有皇家血脉,还是将领之才。不幸的是顺治九年就没了,幸运的是五叔还给安嫔留了一个堂弟李元亮,现在在户部当主事,虽然官不大,但是人脉和背景都不缺,迟早高升。
所以安嫔即使现在家族有些无力,但是祖上留下的人脉和兵权,让安嫔在后宫无人敢惹,皇上也要给她几分面子。
其实安嫔最重要的底气,是祖父曾经建立过的情报队伍。
李永芳依据努尔哈齐的要求,积极为后金建立情报队伍。他广泛利用各种社会和家庭关系,从事策反和情报工作。多方布置眼线,有的派往城镇,有的在交易市场,有的到海陆交通要道,甚至直接派人到北京长期居住搜集情报。
当时这些间谍均为秘密派遣,帮助李永芳打败明军出了不少力。但是因为被明朝大臣袁可立以反间计策反努尔哈赤女婿刘爱塔复州陷明事件后,对当时的后金军心打击很大,李永芳逐渐失去努尔哈赤的看重。
这件事除了大清皇帝和安嫔进宫前被二伯交代过,其他人都不知道。李永芳再不济还留下了一定人手,再加上李家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情报队伍,代代发展,不是说强到皇宫的事无巨细都知晓,但也能让安嫔不做蒙头的苍蝇,这也是安嫔不惧任何人的底气。
所以安嫔很自然的安慰敬贵人,自己在,就不会让别人欺负她,放心就好。
敬贵人放下心来,坐在一边看安嫔和常庶妃下棋,按耐不住指指点点,常庶妃左耳进右耳出,以前听过敬贵人的指导,输的惨不忍睹,绝不能听臭棋篓子的话,后来常庶妃下棋的时候就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