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将一切处理完以后,贾诩跟着赵承来到洛阳皇宫中见汉献帝刘协。
“陛下,臣的提议如何啊?”赵承将科举制的事跟刘协说了说,毕竟刘协还是名义上的皇帝,面子上总要过得去的。
刘协不知如何是好便看向了伏完、董承等心向汉室的大臣,伏完等士族之人必然不同意科举制的产生,因为若是有了科举制的话,士族的利益将会大大折损,士族子弟进入朝堂便十分困难了,只有凭借真才实学才可以博得官位。
“陛下,大将军此举十分不妥啊,我士族子弟从小都是受家族熏陶,个个都是正气谦逊之人,所以才能使我大汉朝廷显得和睦且有威严,而乡野之人不懂礼数,若是让他们进入朝廷的话,恐怕会搞得朝廷甚至大汉乌烟瘴气啊,有倒覆江山的危险啊,陛下!”真难想象伏完一个老头子竟然能一口气说完这么长一段话,其他士族之人也纷纷站出来表示同意伏完的话。
刘协也是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而赵承却哈哈大笑起来,接着眼神突然变得犀利,“好一个士族子弟都是正气谦逊之人,乡野之人不懂礼数啊,那敢问伏国丈可是士族之人?”
伏完对赵承可谓是痛恨至极,自己的儿子被赵承当面杀死,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的行为每天都受到赵承麾下人的监视,“自然是,难道大将军质疑我的出身吗!”
赵承呵呵一笑说道:“伏国丈可是误会我了,可伏国丈是士族之人,你的儿子伏德也自然就是士族之人了,可为什么令郎还会因为欺辱百姓、调戏民女而被英明的陛下处死了呢?”
“你你,”伏完气的一口血吐了出来,众人吓得都不敢说话了,刘协更是傻眼了,心想:‘你赵承杀的人关我什么事!’
“哎呀,伏大人这是生病了啊,快叫人把伏大人带下去好好医治。”赵承装作非常关心的模样。
等伏完被带下去后,赵承看着傻眼的众人又说道:“陛下,科举制乃是强国之举,我想陛下一定会同意的吧。”
“同同意,大将军的提议,朕无有不准。”现在刘协根本没有拒绝的底气。
道了一句“陛下英明”之后赵承便拿着空白的圣旨离去了,里面的内容自然是赵承自己来撰写了,这也不是第一次赵承这么做了,都是刘协盖好印章之后,内容就由赵承或麾下谋士来决定。
回到大将军府后,赵承叫来众位谋士来一同撰写此圣旨,在集思广益之后,圣旨大致的内容就是:自黄巾之乱后,天下百姓多难,如今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治理土地,所以在秦王、大将军赵承的提议并坚持下决定实行科举制;然后就是又介绍了科举制的具体流程和内容。
圣旨颁发之后天下的寒门士子都炸了,不少人都情不自禁的跪在地上,满含热泪的拜谢赵承的恩德,他们明白虽然圣旨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的,但是科举制确是赵承顶住天下士族的压力下开办的。
而士族可就没这么高兴了,甚至还可以说十分愤怒,但是却有敢怒不敢言,科举制相当于断了他们士族子弟升官发财的道路,各士族家族内简直就是开展了一场对赵承的声讨大会,当然他们也就过过嘴瘾了,赵承可不像历代皇帝一般对他们客客气气的,那真是说治罪就治罪,说抄家就抄家啊。
不久后南方州郡也终于收到来自朝廷的圣旨,虽然诸侯都知道这是赵承的意思,但是现在圣旨就代表这皇帝,他们现在可没有那个底气去反抗汉室,只能乖乖听话照圣旨去做。
荆州南阳一处草庐中听着童子在外边听来的消息,不禁面露喜色,“小九,收拾东西,我们也去见识见识这个令天下闻名的秦王、大将军。”
颍川南漳水镜庄中,一个长相颇具仙人风采的老者得知科举制的事情,端起茶碗品了一口,随后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低声念道:“天下终于有要得一位贤君帝王了。”
而荆州襄阳中,一长相丑陋的男子得知科举制的消息后却面露怒色,自言自语地说道:“这赵承真是大胆,如此不是将我士族逼到绝路吗!”
此人三国中鼎鼎大名的凤雏庞统,庞统这个人确实是大才,不过就是有些恃才傲物且比较迂腐,自幼受士族风气熏陶,本来就对赵承没太多好感,如今赵承搞出科举制,他更是不快。
随后庞统在心中想了一些事情,便带着行装出了门,直奔东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