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崛起,从求学开始 > 第91章 会试主考

第91章 会试主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在众人都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简易上前,执笔,在桌上写下上联,只有五个字:“烟锁池塘柳”。

    写完,便拱手道:“在下只出此一联,若是钱兄能对上,彩头便是钱兄的,若是没对上,还请将彩头送至客房,在下告辞”

    说完,便往外走去,李淑见状也跟着离开。

    高公子骂了声“狂妄”,便往桌上看去,半晌后,撇撇嘴,说了句,“很普通嘛”。

    随后,遭到钱兄看白痴似的眼神。

    一个时辰后,众人不得不放弃……。

    钱兄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对着高公子道:“高公子,此人不简单,我劝你还是莫要与之为敌的好”。

    说罢,拱手便告辞离去。

    高公子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千古绝对,五个字蕴含金木水火土五行,还颇有意境,哪是那么好对出的?

    最后是高公子亲自把银票和玉佩过来,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简易见状,微微一笑,也不在意,随手便收了起来。

    高公子自然是黑着脸走的。

    不一会,此事传遍了李府,所以,继乡巴佬、软饭王等印象之后,简易终于收获了好的标签,出的一手好联。

    然而也就那样,众人的态度并没有什么改变。

    ……

    光阴似箭,会试的脚步已经悄然而来。

    随着考期的日益临近,简易闭门苦读,足不出户。

    不知道是不是丫鬟换成棋儿的原因,那日之后,并没有其它人并没有来骚扰简易,让他可以安静的准备会试。

    就在简易准备会试的时候,关于会试主考官的争夺,也正在上演。

    皇城,勤政殿内,此时灯火通明,燃着檀香,点着蜡烛。

    大殿最上方,身穿明黄龙袍的弘康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下方的大臣。

    大庆最高权力机关,三位内阁大臣都在。

    白发苍苍年过七十的首辅张阁老,坐在皇帝御赐的椅子上,闭目养神。

    满头褐发年约六十的韩阁老和一头银发的李阁老则在激烈的争论着。

    争论的主题,自然是几日后的会试,因为主考一职,连日来,两人已经争论过许久,皇帝陛下对两人的争论,一直没有表态。

    “陛下,礼部尚书曾可霖,为人刚正,且是弘康二年的状元,完全胜任会试主考一职”, 韩阁老拱手道。

    “陛下,曾可霖身为礼部尚书,此时年关将至,官员考核等不少大事都要曾大人亲操劳,且传闻曾大人患有喘疾,此时再任会试主考,怕增大人身体无法承受,臣举荐户部尚书葛明辉……”李阁老出言反驳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曾大人喘疾乃是前年所患,如今已经痊愈,葛大人麾下户部郎中前些时日,被查出贪污受贿,此时再任主考,怕惹人非议……”韩阁老反击道。

    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坐在龙椅上的弘康皇帝,看着口水横飞的两人,突然出言打断道:“张爱卿觉得如何?”

    弘康皇帝开口,韩李两位阁老顿时停下了争吵,都把目光看向老迈的张阁老。

    张阁老闻言,停止了闭目养神,缓缓睁开了眼睛,起身朝上首的皇帝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两位阁老所言皆有道理,会试主考关系重大,还是请陛下圣裁”。

    弘康皇帝闻言,脸上露出打趣的笑容,呵呵笑道:“你这只老狐狸,就会跟朕打太极,若事事都要朕圣裁,还要尔等何用?”。

    三位阁老闻言,顿时跪倒在地上,口称,“臣等无能,未能为陛下分忧……”。

    弘康皇帝见状,好气又好笑的道:“行了,几十年的君臣,不必来这套”。

    三人立马道:“臣等惭愧”。

    弘康皇帝,更是无语,“你们要是惭愧,那岂不是说明朕无能?”

    三人顿时吓了一跳,好好的演戏,怎么就说上这个话题了,不过最终还是一齐拱手:“陛下圣明”。

    弘康皇帝,闻言摸了摸胡须,道:“嗯,朝堂上已为此时争论多日,韩李二位爱卿所言俱都有理,然如此争论下去,怕是会试期临,都无结果。”

    顿了顿,弘康皇帝又道:“朕以为国子监祭酒徐垣可担此重任,三位爱卿以为如何?”

    三人闻言,表情各异,不等韩李两人开口,张阁老已经拜倒在地:“陛下圣明”。

    原本还想争取一下的两人,对视一眼,暗骂一声老狐狸,然后只能不甘的跪伏于地,跟着道:“陛下圣明”。

    弘康皇帝见状,微笑点了点头,看向旁边的宦官道:“常伴伴,传朕旨意,国子监祭酒徐垣担任此次会试主考,礼部,户部,翰林院各选一名官员,任副主考,其余同考便由内阁拟定……”。

    一场争夺,在弘康皇帝御口下,敲定,除了主考,其余副主考和同考都还有商榷的余地。

    于是三人口称“万岁”,然后退出了勤政殿。

    来到殿外。

    两人刚想开口,便听张阁老道:“此次会试主考,陛下心中早已有数,你二人不必再议”。

    见二人不明所以,斜了两人一眼,又道:“此次恩科会试,似乎也是陛下临时起意下的恩旨,自然不会容许党争参与。”

    两人闻言,顿时头上冒出冷汗,朝着张阁老躬身一揖,便往中书省走去,除了主考已定,副主考和同考的名额还有操作的空间,两人自然是要好好商议一下的。

    经过弘康皇帝的明旨,中书省与各部官员的紧急磋商,本次恩科会试考官名单终于定了下来:

    主考一人,乃国子监祭酒徐垣;

    副主考三人,礼部,户部,翰林院各一人,其中有趣的是,翰林院的人选是王晏,简易的老熟悉,据说原本轮不上他当副主考,是常总管建议的此人;

    同考六人,在六部中各选一人。

    ……

    转眼间,恩科会试的日子就到了。

    会试和乡试程序差不多,会试也分三场举行,每场三日,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总共九天八夜,这对举子们来说,是场智商与体力的鏖战。

    三场所试题目,主要就是八股文和策问。

    会试的地点,就在京城东南方向的贡院。

    简易早在几日前就去登记,领取到了考牌,这个考牌是礼部根据报名人员制发的,考牌上有个人的信息,就和后世的准考证差不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