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崛起,从求学开始 > 第52章 麓山书院

第52章 麓山书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众人面面相觑,由于现场人多,提学官的声音自然传不了那么远,不过有认识简易的生员,看到外围的简易后,忙跑过来告知提学官大人相询。

    尽管有些诧异,简易还是用桌上备着的毛巾擦了擦嘴后起身,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走到提学官面前,躬身行礼道:“学生简易,拜见提学大人。”

    不过很快,众人的好奇就变成羡慕了。

    提学大人见简易过来后,捋着长须劝勉道:“嗯,此次院试,汝最年幼,然擅为文,诵读击节具文采,就当奋发努力,他日必有所成就,切勿以为善而忘乎所以,当引以为戒。”

    原来如此,提学官也算是用心良苦,这次院试,简易年龄小,且中了案首,怕简易骄傲自满,因此才有此番劝勉。

    “学生谨记教诲。”简易故作一副激动不已的表情,然后深深躬了一礼。

    提学官对简易的表现很是满意,然后赐酒一杯,以示嘉奖。

    呃……,本来说好戒酒的,看样子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简易不敢不喝,接过之后一口喝下。

    提学官大人再次满意点头,身边官员也都含笑看着简易,不过其中有一道却不怎么不和谐。

    顺着目光看去,简易心里一跳,这不是小萝莉李淑的老爹吗?,小时候在老师家里见过的。

    怎么感觉对自己有些不友善呢?简易赶忙低下头。

    安阳知府李学文,面无表情的直勾勾的盯着简易,就像欠了他几百两银子没还似的,直到身边的官员呼唤“知府大人,知府大人……”。

    等反应过来,这才换了一张笑脸,不一会就有说有笑了起来。

    “知府大人?”简易满头汗,加一脸懵逼,回忆了一下,自己也没得罪他老人家呀,相反自己应该算是他的……师弟吧,不说兄友弟恭,也该有礼貌的吧?。

    之后的簪花宴,没起风,无波澜。

    等简易吃饱喝足,宴会也散场了。

    简易晃晃悠悠回到客栈,洗漱休息。

    就在简易回客栈的时候,一辆马车正往安阳府城而来,如果简易在此的话,肯定能认出来,赶车的马夫正是上次给他送银子的素衣男子。

    “李小六,还有多久到安阳……?”,马车内传来一道慵懒的声音询问道。

    “小姐,此地离安阳还有十里,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到。”

    马车内传来“嗯”的一声,一只纤纤玉手,掀开了马车窗帘,露出少女绝美的容颜。

    少女眯着眼,望着远处,抿嘴轻轻道:“也不知道爹爹想通没有?……”

    夜幕降临,马车入了城,然后径直进了安阳知府衙门,一个时辰后,马车又出来,直接出了城……。

    在一众新晋生员还在庆祝正式成为秀才的时候,简易还在过着简单,但是规律的生活。

    ……

    两天时间匆匆而过,今日简易早早的起床,但是没有去晨练,而是在收拾行囊。

    按照老师的安排,院试之后,简易就要去麓山书院求学,在简易赴院试前,老师就已经交代过,今日正是麓山书院招生的日子。

    临走前,简易敲开了周胖子的房门,与其道别,毕竟这次院试之行,还是多亏了周胖子帮忙,不然不会如此顺利。

    在周胖子异样的表情中,简易轻装简行,走在前往麓山学院的路上,踏上新的征程。

    麓山书院,是大庆四大书院之一,就坐落在安阳府城外二十里的麓山山腰上,名气程度相当于现代的清华北大,多少朝中要员都出身四大书院,因此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读书圣地。

    不过其招生的难度,也是地狱级别的,首先有年龄限制,举人不得超过三十五岁,秀才不得超过二十五岁,童生不得超过二十岁;其次,要么有推荐信,要么通过书院三场考试。

    有了推荐信,并不代表就能直接进入书院,就算有推荐信也要参加后面两次考试,若是通不过,就只能给个旁听生的名额,当然这比大多数没通过考核,只能回家的人要强。

    所以大多数人想进书院就得通过考试,据老师说,每年参加考试的学子就有数千之多,而每年招生名额只有一百人,简直比后世考公务员还难。

    而且就算顺利进入书院,也不是高枕无忧。

    不知道是哪任山长想出来的,书院里实行的是末尾淘汰制,颇有点“挥鞭赶牛”的味道,目的就是不断的鞭策你。

    书院共有四个院,旁听院、童生院、秀才院、举人院,每个院都有甲乙丙三个班,每三旬(一个半月)进行一次考核。

    甲班最后三名降级乙班,乙班降到丙班,丙班最后三名记末位一次,一年内累计三次末位,直接淘汰出书院。

    简易第一次听老师说时,还感慨,想不到古代书院也这么“内卷”。

    一场院试下来,简易身上的银钱已经花的七七八八,加上簪花宴奖励的二两银子,还剩十八两多一点,简易为了省些钱,便决定徒步前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始于今日……

    一路上,遇上不少行人和马车,看方向,都是去麓山书院的,看路上的行人马车满满当当的,去参加招生考试的学子还真不少。

    二十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太阳刚好爬到头顶的时候,已经来到麓山脚下。

    抬头看去,麓山不高,却是风景宜人,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偶尔的虫叫鸟鸣,安安静静的在这里,坐看风起云灭。

    眼前是一座古色古香,充满年代感的牌坊,上书“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五千年”,横批“麓山书院”。

    眼前一条石板路连接到半山腰的麓山书院,简易踮了踮行囊,让肩膀稍微舒服些,。

    迎着石板路拾阶而上,不一会便到了书院山门,书院占地极广,门前更是有一座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广场。

    简易不由感慨古人的伟大,古代在没有科技力量加持下,硬生生靠人力,在山腰上平整出这么大的面积。

    书院广场上,此时熙熙攘攘,挤满了人,一眼望去怕是有上千人,不少人抄着外地口音,显然是从外地赶过来参加招生考试的。

    虽然有了准备,但还是被参加考试的人数震撼了一下,书院的招生竟然有如此吸引力,这又刷新了简易对书院的认知。

    不少人都在排队填写信息,每满两百人就会有人引到旁边的棚子里参加第一场的面试。

    第一场主要是考验学子的基本功和临场能力,四书五经随机抽取一段背诵,错一个字都不行,然后解其意,少一点也不行,难度不小,基本上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会被刷掉。

    通过的人,喜气洋洋从正门进入书院参加第二场,没通过的,则垂头丧气往山下走去,有豪气的,则扬言明年再行来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