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大宋志异录 > 第2章 还魂案 墓穴

第2章 还魂案 墓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十八节 墓穴

    王思宗回来时,张彪已经在屋里来来回回地不知道走了多少趟。

    他一看见王思宗就冲了上去,着急地问道:“大人,怎么去了这么久?是否有什么情况发生”?

    “嗯,没啥事,怎么?等急了?”王思宗轻描淡写地笑着问道。

    “大人,你一早就出门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现在都日上三竿了。属下怎么能不着急呢?”张彪回答道。

    “不用着急,不过刚才确实在范知县那里有事耽搁了。我们现在按计划出发吧!”王思宗微笑着解释道。

    “好的,大人,我们还是去墓区,对吧?”张彪确认着问道。

    “是的,走吧。时间确实不早了。”王思宗点了点头,回答道。

    “是!”张彪答应着,紧紧地跟着王思宗匆匆出了县衙。

    二人骑马往城北而行。王思宗已经去过一次墓区了,这次他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一路朝城北而去。出了北城门,远远就能望见那片山头。时光匆匆,这时的日头已经到头顶,太阳光洒在山上。这片山头一眼望去,座座丘陵拱起,走近了就知道,那就是一座座坟头,从山脚到半山坡层层次次的都是。越是往上,坟的规模和占地面积就越大。山脚旁,那另一边的乱坟岗,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层层叠叠的都是坟,一座挨着一座,杂草丛生,破落而脏乱,有的甚至已经无法辨识了。想不到人生前分三六九等,死后俨然。

    王思宗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

    山脚处的小木屋依然如故。唯一与之前不同的就是门口多了两个官差。显然这两人就是张彪安排的心腹之人。

    王思宗一拉缰绳,马朝着小木屋而来。张彪也一拉缰绳,紧随其后。马蹄没几个起落,两人就来到了小木屋前。那两个官差,看见山脚两骑,认得正是王县尉和张捕头,他们二人等到两匹马走近了,迎了上去,朝着两人一抱拳,行礼道:“王大人,张捕头”。

    “嗯!”王思宗答了一声,停下了马来。两人随即翻身下马。

    “可有什么可疑之人?可疑之事?”张彪刚下马就大声问道。

    “回捕头,我们从昨晚到现在一直都在。没有任何人来过。”其中一个官差拱手汇报道。

    张彪点了点头。他安排的这两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刚刚回话那人叫李鑫,另外一个叫周强。这周强是张彪堂弟张虎的小舅子。这个关系,县衙里人都心知肚明。

    “老宋在不在屋里?”张彪看了看小木屋,开口继续问道。

    “那老头在呢,早上刚喝过,除了喝酒,好像啥也不干,估计现在又喝上了吧!”周强抢着回答道。

    “真是个老酒鬼。”张彪嘟囔了一声。

    “我们找老宋聊聊吧!”王思宗听到了张彪的轻语,笑了笑,然后说道。

    “大人,请进!”那周强识趣地推开了小木屋的门,做了个请进的手势。

    张彪眼含赞赏地看了看周强,对他点了点头。

    “好!”王思宗嘴里答应着,迈步进了小屋。

    果然如周强所言,老宋一个人坐在破桌子边,桌上两小碟子下酒菜,一碟子花生米,一碟子咸菜。王思宗二人进来的时候,老宋满脸通红地喝着酒。王思宗进来,他都没有抬眼看。自顾自地又拿起了酒碗,深深地抿了一口,然后放下碗,用手抓起几颗花生米,放进嘴里,眯着眼,细细地嚼着,一脸的幸福表情。幸福也许就是一口酒,一口花生米就能带来的。世人碌碌不休,皆为利而奔波,实则幸福也许跟自己的需求有关吧?王思宗看着老宋通红的脸,眼里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王思宗来到老宋的对面,默默地坐了下来。

    老宋这才抬头看了一下王思宗,咧嘴一笑,说道:“呵呵,我认识你,你前两天来过!”,说完又低下了头,拿起面前的酒碗,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继续拿起抿了一口,接着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放下了酒碗,夹起了几根咸菜放入嘴里,然后把筷子放回了桌上。眯着醉眼看着王思宗,呲着牙,呵呵地笑着。

    “老宋,今天这是喝了几两了?”王思宗微笑着问道。

    “不多,不多,才刚喝呢!你也来两口?”老宋口齿不清地回答道。

    “你慢慢喝吧!”王思宗看着老宋,知道从老宋这里应该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了。他慢慢地站起来,一抬手,缓缓地说道。

    “呵呵,呵呵!”老宋只是看着王思宗傻笑,屁股动都没动。

    王思宗从小木屋里走了出来,张彪也跟了出来,他紧走两步跟上去问道:“大人,要不要把这醉鬼,带回县衙审问”?

    “算了,估计也问不出什么来。随他吧!”王思宗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好的。那我们今天来这里是?”张彪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等王思宗来问答。

    “我今天主要是要来确认一下细节,具体你就不要问了。”王思宗回答道。

    “大人,恕罪。”张彪马上知趣地回答道。

    就在两人说话时,张彪看见山下走上了几个人,他们手里都拿着铁锹等家伙。那几人沿着山路而上,来到王思宗眼前,他们都打量了一遍王思宗,然后继续往上就走。

    “站住,什么人?干什么的?”李鑫一台胳膊,拦在这五六个人面前,喝道。

    对方一看李鑫穿着官差的衣服,其中一个略微年长的男人立马客气地说道:“这位官爷,容禀。小人们受主人家托付,要上山安排丧事,还请行个方便”。

    “谁家的丧事呀?说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李鑫没有放下胳膊,而是继续大声地问道。

    “回官差,是柴家巷的陈大富家。我们受托上山给挖个穴位,请官爷通融,容我们上去。”那人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拿了两块碎银,往李鑫手里塞去。

    “大胆,竟敢贿赂官差,快拿回去!”李鑫脸上一红,偷眼看了看王思宗和张彪,大声喝阻道。

    “是,小人错了。还请官差行个方便!”那年长的男子连忙道歉道,顺便把两块碎银又揣回了自己怀里。

    “我们都是当差的,住不了主,你找我们王县尉吧,我们都听王县尉的差遣。”李鑫用手一指王思宗,高声地说道。

    那年长者,马上就明白了李鑫的意思。他连忙来到王思宗面前,作着揖恳求道:“县尉大人,小人们都是靠这个行当谋生的,陈大富家这活,我们收了钱的,如果办不好,我们以后就没法混了。还望大人方便方便啊”!

    “是陈家林氏让你们来的?”王思宗询问道。

    “回大人,是的,正是陈家的当家主母吩咐的。”那年长者立刻回答道。

    “江宁县丧事有什么习俗吗?”王思宗追问道。

    “回大人,按照江宁县的习俗,人死后都要入土为安。今天我们必须把穴位给挖好,因为明天就是死者入土的日子,这是我们这一行的行规。还请大人放我们过去。”那年长者解释了这边的习俗,说完又恳求着上山。

    “我来问你,江宁县除了你们,还有谁会接丧事的活?”王思宗想了想,继续问道。

    “回大人,江宁县就我们有这差事,其他人是做不来的。”那年长者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哦,那上次陈大富家公子的墓穴,也是你们处理的?”王思宗再次追问道。

    “是的,也是我们处理的,大人,有什么问题吗?”那年长者反问道。

    “那我问你们一个事情,为什么陈家公子的棺木没有入钉呢?”王思宗提出了疑问。

    “回大人,这个我们也纳闷,不过那时主人家就是这么吩咐的,我们也没有细问。”那年长者回答道。

    “哦?”王思宗哦了一声,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那最近这山上的墓穴,都是你们处理的”?

    “回大人,这一片都是我们的活,不过最近就接了陈家的活。”那年长者回答道。

    “哦?”王思宗又哦了一声。伸手捻起了自己的胡须。没再继续问话。

    那年长者见王思宗不再问话,他焦急地盯着王思宗,欲言又止。过了几分钟,他实在忍不住了,开口恳求道:“县尉大人,你看,我们这活”?

    问话传入王思宗的耳朵,他放下了捻着胡须的左手。回答道:“你们去干活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那人连连道谢,然后接着说道:“小人叫苟二,有什么事情,大人你尽管吩咐,小人一定照办”。

    “好,你们去干活吧!不过不得打扰到其他安息者”王思宗笑着回答道。

    “小的明白,多谢,多谢!”苟二再次感谢着。然后回头一招手,示意其他人上山。

    李鑫见王县尉同意他们上山了,放下了胳膊,一转身,让出了路来,那几人陆续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我们也上山,去看看吧!”王思宗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山上而行。张彪跟在王思宗后面,而李鑫和周强两人互相看来一眼,交换了个眼神,然后也跟在张彪后面,一起上了山。

    陈大富的墓地应该是早就买好了的。他的这块墓地在这片山坡的最上端,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他的墓穴就在陈齐愈墓穴的边上,占地范围更大,至少是周边墓穴的三倍。

    王思宗等人来的上坡最高处时,苟二他们已经开挖了一会了。那几个人配合着一起忙碌着,那手脚是相当的熟练,不一会就挖出了一个大坑。李鑫和周强二人远远地看着,没敢跟太紧。

    陈齐愈之前的那个墓和上次来时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把棺木的盖子重新盖好了,其他一如往常。坑里的积水更深了。

    “张彪,你让手下留下,看着这些人,你跟我再走走!”王思宗看了一会挖掘现场,转头跟张彪说道。

    “是。”张彪答应了一声。然后一挥手把李鑫和周强二人叫到了身边,低声吩咐了两句。吩咐完,张彪就跟着王思宗在墓区走了起来。

    王思宗沿着墓道走了几步,周边全是一座座的坟头,上次来的时候是傍晚,今天是大白天,看得比夜晚更加的真切。王思宗慢慢的走着,发觉好几个坟墓都是干干净净的,仿佛有人打扫过。特别是陈齐愈那个墓穴边的那座,居然非常干净。王思宗摸着自己的下巴,突然眼睛里露出了兴奋的目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