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流放后,朝廷追着我喂饭 > 第127章 127 番外第章 荣华富贵五世而终……

第127章 127 番外第章 荣华富贵五世而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元三年, 朝廷收支总算达到了平衡,不再寅吃卯粮。

    因为两次减税, 田赋这块并没有太多的增加, 增加最多的还是商税这一块,当年国库便有了盈余。

    郭富感动得几乎想落泪,他执掌户部十几年, 可算是见到国库有了存粮。但这些银子并不能用, 因为还欠广州商会的商贾们八百万两银子呢,虽说绝大多数是从刘记商行和山岳商行借的,都是陛下的私产,可到底私账与国账不可混为一谈, 否则迟早要出乱子。

    正元五年, 朝廷将这笔借款悉数奉还, 国库还多了两三百万两的盈余。

    除此之外,人口和耕地面积也有所增加,算是初步恢复了元气。

    这时候, 有大臣将收复西南的事重新提上了日程。

    这么多年了,西南一直掌控在晋王手中。晋王虽未称帝, 但也没死心,发动了好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但都被贺绥与鲍全给打退了,见拿不下固州, 没法出西南,占据广袤富饶的江南地区, 晋王这两年才逐渐消停,龟缩在西南不出。

    朝廷的形式好转,有了闲银, 国力较之前些年好多了,是该收回西南了。

    刘子岳看着奏折,轻轻摇头,这么快,就有大臣按捺不住了,但这也说明,大一统是根植于我们民族中的信仰,也是民心所向。

    刘子岳当然也想收回西南,但他想将这个损失降到最低,若有一天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不过。

    否则打起来,受苦的还是两地百姓,普通的士兵。这一仗,伤亡少则几万,多则十数万总是少不了的,若是战争持续的时间更长,那死的人会更多。这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也有亲人朋友。

    所以,能不打就不打,若要打那就要以压倒性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金州,收回西南。

    但现在朝廷的实力显然还不够。

    刘子岳叫来几位重臣商议这事。

    “诸位爱卿,近日有大人上奏,命贺绥将军进攻,收回西南,诸位大人怎么看”

    郭富蹙眉,一打仗,国库里还没捂热的银子又要飞了。可不打也不行,西南总是要收回的。

    陈怀义是坚持打的这一派“陛下,五年了,晋王已经扎根西南,时日一长,越难攻破。前几年,朝廷四处都是漏洞,也没银子,打不起,如今情况好转了,微臣认为可打”

    “正是已经五年了,再晚个几年收回西南也不迟。陛下,微臣认为,这事需得从长计议。”吴志不是很赞同。

    公孙夏瞥了一眼殿中的大臣,都是文臣,陛下都没召武将进宫商议,显然是不准备立马打仗的。那陛下还召他们进宫,显然是有了其他成算,他垂下眸子没有说话。

    刘子岳点头“两位爱卿所说都有理,朕有个想法,诸位爱卿听听,朝廷继续减税,在西南两军交界处,宣扬朝廷的好处,日积月累,将西南百姓的心收拢过来,争取等正式开战时,咱们受到的抵制最小,同时,继续招安晋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又要减税吗”宣近文瞥了一眼郭富。

    刘子岳也看向了郭富“郭大人,你认为如何”

    郭富在脑海中算了一下,抬头道“微臣认为陛下这主意甚好。虽然正元元年,正元三年,朝廷相继减过十分之一的田赋,但现在的田赋较之延平十五年,仍高出了近一半,有下降的空间。”

    主要是前些年动乱,朝廷为了镇压红莲教和各地百姓起义,多次加税,百姓辛辛苦苦劳累一年,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冬日还是只能吃一顿饭。

    所以若要继续降税,郭富是赞同的。

    刘子岳满意地笑道“诸位大臣怎么看”

    户部都没意见,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大臣们没做声。

    倒是郭富继续道“陛下若想以此减轻百姓的负担,给晋王造成压力,微臣认为,此次可以将降税的幅度提高一点,一次降两到三成,这样造成的冲击比较大。”

    朝廷统治的百姓有几千万人,但西南地广人稀,晋王虽占领了十来个州,可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万人,还有一部分躲在大山中生活的山民,这批人根本不理会朝廷的命令,既不缴税也不服役。

    而晋王税收的来源又单一,主要就是靠田赋,如此一来,肯定会给晋王造成巨大的压力。

    刘子岳琢磨了一下,现在他的位置稳了,也可对宗室下手了,这样又可节省一笔银子。而且现在商税比以前多了不少,各地人口和耕地面积也在增加,都能弥补一部分减税带来的损失。

    “那就降三成吧,从正元六年起实施,年底之前,通知到各地方,也让老百姓们过一个高高兴兴的年。”刘子岳一锤定音。

    “陛下圣明。”大臣们连忙说道。

    这事跟他们透了个底,第二日大朝会再宣布,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就很小了。

    朝会后,刘子岳又将几个近臣召进了宫里,语出惊人“宗室子弟太多,朕准备削减一部分,诸位爱卿怎么看”

    宣近文打了个寒颤,心里暗暗叫苦,完了,陛下又要来了。

    好不容易消停两年,陛下这又是要弄什么幺蛾子啊

    刘子岳看他那苦瓜脸就想笑。

    他示意陶余将名册给大臣们过目“这是朕命人新整理出来的宗室名单,诸位爱卿过目。朕简单地跟大家说一下情况,目前宗室子弟达六万五千六百三十二人,这个数字每隔五年还能增加上千人。”

    因为太能生了,六万多人,每年生个几百小孩不是什么难事,他这还是算生下来能成活的那种,夭折、流产的不算在内,不然数字更夸张。

    这么生下去,就是有再大的家业也养不起这些人。

    大臣们都有些吃惊,宗室人口规模是比较多,但具体多少数字,这还是得宗人府和户部才知晓,他们是不大清楚的。现在陛下将巴掌这么高的册子让人呈上来,他们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虽说宗室人多,可削减宗室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大臣们对视一眼,询问道“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削减”

    刘子岳决定一步一步来,免得反弹那么大。

    他说“过完年,五服之外的宗亲,朝廷给予一次性补偿,每人一亩良田,只能耕种出租,不得售卖。此外在再给他们专门开设一个学堂,男女分开,凡是宗室子弟都可去学堂免费读书识字。”

    前面是给他们的生活保底。这些宗室子弟,家里人口比较多,怎么也能分个十几亩、几十亩土地,若没有其他技能或者家业,那就好好种地,农闲时再去做做工,一家人也能勉强生活下去。

    若想晋升,那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样,读书识字,不管是科举,还是出去做买卖,又或是去当伙计学徒,他们的也比普通的农家子弟好多了。

    大臣们可以预料到,这道命令颁布出去后,会引起多大的轩然大波。

    不过好在,五服之外的宗亲,大部分都没什么圣宠,早就没落了,也就比普通百姓的日子好一些,那招致的反对也不会太厉害。

    郭富对凡是能省钱的事都非常积极“陛下考虑得甚是周到,微臣认为可以。”

    但宣近文就没他这种觉悟了。

    宣近文只知道,他又要做得罪人的活了。陛下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喜欢对自己人下手呢

    不管宣近文怎么想,这道命令还是在正元六年元宵节后正式颁布。

    果然,这个命令招致了宗室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己身上流淌着皇室的血脉,是龙子龙孙,天生高人一等,王朝奉养他们也是应该的,怎么能这么随意就将他们给抛弃了呢

    一些年纪大,辈分高的宗亲纷纷进宫,找刘子岳讨个说法。

    其中就有刘子岳的姑奶奶,先帝的亲姑姑,康盛长公主,堂爷爷誉王,堂叔卓郡王。其中卓郡王担任宗人府的宗人令,另外两位则是辈分最大的人,此外还有一批亲王郡王,足足有十几个人进宫向刘子岳施压。

    虽说现在火还没烧到他们身上,可想康盛誉王的曾孙子,等下一代帝王继位,那就出五服了,这样岂不是完全享受不到任何宗室的待遇只能沦为庶人,搁谁身上乐意

    刘子岳理解,却不赞同,身为皇族他们已经享受了好几代的荣华富贵了,即便沦为庶民也有钱有地,还有贵亲戚,比普通百姓的高太多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若想继续过人上人的富贵生活,那就好好教导族中子弟,用能力去挣。

    所以他一概不见。

    他不见,这些人就跪在宫门口不起来,想以此给他施压。

    对于他们这种威胁的办法,刘子岳嗤之以鼻。皇帝是孤家寡人,连弑父杀兄的事都做得出来,还能被这些老家伙拿捏住了

    等这些人跪半天了,他才缓缓出现在他们面前。

    见到他,这些皇室老祖宗们一个个连忙哭诉起来“陛下,不知臣等犯了什么错,您要这么对臣等”

    “陛下,咱们都是一脉相承的宗亲,您岂能这么对臣等,这事若传出去,只怕天下人都要笑话陛下”

    “陛下,宗室子弟都是后人,请三思”

    刘子岳等他们说完,然后让陶余给他们一人一封信。

    这些宗亲打开,里面竟详详细细记录着他们家中子弟的不法行为,小到吃霸王餐,大到杀人夺财都有,很多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信上却都记得清清楚楚。

    康盛长公主、誉王、卓郡王等人无不背脊发凉,陛下这是有备而来。

    刘子岳见他们一个个跟哑巴似的,这才开了口“你们将搬出来,那咱们今日就好好说说。当年马上打天下,何其英明神武,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都是他用血和汗水一点一点挣出来的。可再看看你们各家的子弟,整日花天酒地,挥金如土,有几个成器的若地下有知,只怕也要棒打这些不争气的子孙你们还好意思提,朕都替你们羞愧”

    一群人被他堵得哑口无言。

    刘子岳继续道“宗室子弟,享五辈荣华富贵,若是有成算的,自会替子孙后代谋划,无论是教子孙上进又或是置办产业,让后世子孙衣食无忧,都是很好的出路。你们不为家中子弟谋划,只想躺在祖宗的功勋上吃老本,大景便是有再大的家业,也养不起这么多的米虫。前些年,国库空虚,连打仗的银子,官员衙役的俸禄都发不起了,尔等也不是不清楚。为大景长治久安,不要走上前朝的老路,朕与尔等都得节俭开支,养不起,那就少生一些。”

    “陛下,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子嗣乃家中之福,您怎可如此说。”誉王不服气地道。

    刘子岳嗤笑了一声“子孙在精而不在多,成器的子孙,一个两个足矣光耀门楣,保家族几世荣华,不成器的子孙只会牵连祸害家族亲友。朕念在亲戚一场的份上,不想追究这些事,但尔等若是再不识趣,那就别怪朕不念亲情。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是龙子龙孙也不能例外”

    管生不管养,生再多又有什么用

    大家都听懂了刘子岳的威胁,顿时哑口。

    谁家还没几个不成器的子孙呢陛下若是真的较真,逐一清算,他们都跑不了。

    见没人说话,刘子岳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他扮了红脸,陶余留下善后扮白脸。

    “诸位王爷,公主都起来吧。陛下继位是什么情况你们都清楚,如今西南有晋王作乱,西北有拓拓儿人虎视眈眈,陛下此举也实属无奈,你们没看陛下他自己都以身作则吗陛下也不是完全不管宗室,陛下已经命翰林院招大儒,建书院,供宗室子弟免费念书。宗亲们都是龙子龙孙,聪慧好学,以后念了书,定然前途无量”

    读书就能前途无量那也不会有如此多失意的读书人了。

    明知陶余是在画饼,可他们也没办法。宗室虽有富贵,但却没有实权。若是陛下刚登基那会儿,可能还要顾虑顾虑他们这些老家伙。如今陛下都继位好几年了,朝政清明,甚得民心,他们也只能抗议抗议。

    陛下不吃这一套,他们也没法子。

    琢磨片刻,几个领头人还是顺着陶余的梯子下了坡,灰溜溜地回去了。

    没了这几位德高望重的宗亲出头,此项举措很顺利地就推开了。

    仅此一次,宗室有四万余人成为了庶民,不再享受朝廷的俸禄津贴,以后每年节省的银钱高达上百万。

    处理完宗室这块,刘子岳决定对晋王发起舆论战,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冉文清,命冉文清去固州担任知府一职。

    下了旨后,刘子岳将冉文清召进宫里“这次委屈冉大人了,兹事体大,一般人朕不放心,只能交由大人。”

    冉文清去担任知府,相当于是降职。

    冉文清拱手道“陛下不必多言,微臣明白,陛下是信任微臣,才会将微臣派去固州,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使命。”

    他这次去固州担负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使命,若能顺利完成,那一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这对冉文清这样的文臣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因此他一点不介意降职这事。

    而且若是成功了,回京,陛下也一定不会亏待他的,所以又何必介意于一时的官位升降呢,陛下能用他,愿意用他,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

    刘子岳满意地颔首“大人理解就好,朕让黄思严派了几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保护你。你若还有什么要求,也尽管道来。”

    固州是在前线,比较危险,冉文清是独自上任,家人都没带。

    “多谢陛下,微臣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能快快上任。”冉文清迫不及待地说。

    刘子岳笑着答应了“好,若收拾好了,你明日就出发吧,一会儿朕让人将侍卫送到你府中。此去固州,冉大人多多保重。”

    次日,冉文清便带了几个侍卫和伺候的老仆,从京城出发,到固州城任职。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固州城内外张贴上了朝廷减税的告示,然后还派了衙役提着锣鼓,走街串巷,宣扬陛下的仁德和各种爱民如子的事迹,同时又表明,陛下诚意满满,愿化干戈为玉帛,跟晋王和谈,和平收回西南。

    在城里宣扬了一番后,他又派人去乡下四处宣传此事。

    没多久,固州城内外的百姓都知道了朝廷又要减税的消息,而且一减就三成。此外,官府还为家庭困难的百姓无息春耕的种子和农具,秋收后再还上即可。

    接下来,冉文清又微服私访固州辖下的各县镇和乡村,处理了许多冤假错案,将一些为祸一方的恶霸劣绅通通处置了,还地方一个太平,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赞誉。随后,他还以朝廷的名义出资兴建了两座书院,不收束脩,以让贫民百姓家的子弟也能有念书识字的机会。

    到了秋末,农闲时节,他亲自视察固州辖下的情况,组织百姓挖沟扩渠,兴许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次年天气干旱,因为挖了不少沟渠池塘,固州的百姓受影响不大,粮食较之前一年没有减少太多,日子还过得去。

    但不远的金州就没那么好运了。

    因为在战争的最前线,百姓经常被征去服徭役,生活本就很苦,现在天灾一来,百姓的日子更难过了。若是没对比也就算了,反正百姓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辛劳的生存,可几十里外的固州,生活却完全不一样,这让他们心里如何平衡。

    就在金州及其附近州县的百姓都有些怨言之时,民间突然流传出了一则小道消息,朝廷发出了诏令,可安置金州及其以西的百姓到孟州。孟州有不少荒地,金州等地的百姓去开垦后,前五年不缴税,第六年起再征税。而且朝廷还将给各地移民种子农具等物,若是冬天百姓没有粮食,可服劳役,朝廷一日两餐,以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得知这个条件,不少百姓都心动了,尤其是金州的百姓,因为他们随时都要担心发生战争,全家小命不保。如今有机会迁移去后方,还有各种优惠条件,谁不心动呢

    于是逐渐有百姓变卖了家中的产业,偷偷摸摸逃往朝廷控制的地区。,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