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楚凤岐正待要说什么, 底下众臣们已经跪倒一片,齐呼: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陛下怎可立一个男子为后,坏了祖宗的规矩!”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
满月的清辉与璀璨的灯火交相辉映, 楚凤岐见到景御把那卷立后的明黄色圣旨珍而重之地放到他的掌心, 漆黑漂亮如墨玉一般的眼眸看着他, 对着他极轻地一笑。
这笑容极浅极轻, 如同蜻蜓轻点水面漾起的涟漪,却又带着点不一般的温柔缱绻。
大臣们反对、抗议的声音此起彼伏, 声声带着不可忽视的音量。
可他们两个谁都没在意别人反对的声音。
月华如轻纱一般笼罩着御花园,各式各样精致唯美的彩灯将这一切妆点得更是如梦似幻。
仿佛周遭都安静了下来。
仿佛这世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
似乎过了很久, 又似乎只是那么一瞬间,楚凤岐也轻轻笑了起来。
他把掌心的圣旨牢牢地握住了,轻声说道:“陛下,我接住了。”
我接下了你的真心。
也必将还你以实意。
景御将目光转向还在声声劝阻的众臣。
“坏了祖宗规矩?”他冷笑一声, “孤坏的规矩还少吗?”
众大臣:“……”
虽说陛下您坏的规矩不少, 可加起来也没有这一件那么荒唐呀!立男子为后简直是闻所未闻!
就是立个妃位,哪怕名头上是宫妃、实际上却是皇后呢, 他们也装糊涂地认了!毕竟上次他们已经被警告、威慑过一次, 知道这楚公子在陛下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景御振了振黑金大袖,凌厉冷冽的目光如利剑一般居高临下地扫射全场:“既然都不同意, 那你们倒是说说, 你们哪个女儿、侄女或者孙女堪当皇后?”
被这目光扫到,众大臣纷纷把头垂得更低唯恐避之不及,莫敢直视。
更让他们恐惧的是景御话里的深意。
之前那次提到立皇后的朝会上, 景御就把隐卫监探来的前吏部尚书与其夫人的私房话——其女是要入宫为妃甚至是做皇后的这一秘密事当众宣读了出来,让他们也跟着颤抖、惶恐起来,生怕自己也有见不得人的过界违法的私密事被隐卫掌握。
在那朝会之后, 前吏部尚书就被景御给揪了个错撸下了尚书之位,发配、贬谪到了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去了。
他们私底下同情这前吏部尚书。可同情归同情,井没有人想要跟这前吏部尚书为伴。
因此现在景御问谁家女儿堪当皇后,他们之中没有谁敢答话。
“怎么一个个都沉默了?”
“既然众卿都没意见……”
“陛下!”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臣临到关头站了出来,声音颤巍巍地喊道,“还望陛下三思啊,陛下——”
“怎么?”景御似笑非笑,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刘卿家这莫非是想前去和前吏部尚书做伴不成?”
“若能让陛下收回成命,微臣区区残躯死不足惜!”
“既如此……来人!”
景御一声令下,就有一队侍卫带着满身血煞之气过来。
景御微微笑着,但阴鸷的、冷冰冰的眼眸里却没半点笑意。周身带着可怖的暴戾、嗜血的气息,仿佛某种被人侵犯了领地的大型凶兽,随时会挥动利爪将敌人撕裂。
众人都不禁齐齐打了个寒颤,脊背发凉。
他们都忘了,这可是暴君!战场上杀敌不知凡几的煞神,御座上统御宇内说一不二的帝王!
沉重、压抑的低气压让人差点呼吸不过来。
他们眼睁睁看着凶悍冷血的侍卫一步步走近,听着那整齐划一、仿佛催命的鼓点似的脚步声越来越逼近。
就在这无比沉闷压抑之时,他们听到一个如山泉叮咚般悦耳动听的声音:
“陛下,我要不高兴了。”
众人:“!!!”
这楚公子竟然敢在陛下龙颜大怒的时候出声,还自称“我”,恃宠而骄地说自己要不高兴了,话里话外暗指陛下做得不对——这不是冒犯了陛下的龙威,触了陛下的逆鳞吗?
这何止是大胆?简直是胆大包天、不知所谓!难道不知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不过,别的不说,光是勇气这一点,他们还挺佩服的。
能在陛下身边待这么久,没被陛下那阴晴不定、喜怒无常的性子吓得战战兢兢,可见胆量不凡。
可惜似乎就是太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撒娇也不看场合、不看形势,仗着陛下的恩宠就恃宠而骄,太自以为是了些。
要知道,陛下可是最不喜欢别人忤逆自己,最不容许自己的君威被人质疑、冒犯。
然而,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陛下竟然对此半点不生气,还温声细语地、好声好气地问了一句:“怎么不高兴了?”
那无奈却又甘之如饴、神情柔和宠溺的模样,简直像寻常深情之人对着家里的娇妻。
“??!”
这还是他们那个阴鸷暴戾、冷血无情的暴君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陛下竟然还有这一面!
“因为陛下不高兴,我看着也不高兴了。今日难得是陛下的生辰,陛下别不高兴了吧?”
众人:“……”
众人听到这一句,忽然有些能理解陛下了。
长得姿容绝世就算了,而且眼睛看着陛下时全然没有像他们对陛下那样的敬而生畏,还那么会撒娇会说话,那么温柔体贴……
简直是贴心小娇妻,活该他楚公子受宠啊!
再一瞧,这句话一说出,陛下也终于和颜悦色起来:“看在皇后的份上,孤今日就不计较了。”
随着陛下收敛了身上可怕的低气压,整个宫宴的氛围也轻松多了,他们也能呼吸顺畅起来,稍稍松了口气。
这还是陛下第一次这么快就消了怒气,像被安抚后收起了獠牙和利爪,安静蛰伏起来的猛兽。
众大臣逃过一劫,不禁心想,这楚公子除了性别有些别扭外,做皇后似乎还是挺合适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毫无惧意地跟在陛下身边。
最重要的是,这楚公子竟然一两句话就能把震怒中的陛下安抚好!
要是每次陛下发怒时,楚公子都能及时出现就好了。
陛下发起火来,简直可怕得要命——脸上微微笑着,那眼神却森冷阴沉得很,周身暴戾的气息让人压抑、绝望。当然,最可怕的是这时候的陛下格外严厉冷血,对忤逆君威的人毫不手软。
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在陛下震怒时出言相劝。没有人能够开口求情让陛下“刀下留人”。没有人能轻飘飘一两句话就让陛下脸色迅速阴转晴。
但现在他们发现,这个楚公子竟然都能做到!
能把盛怒的暴龙安抚好——
简直是神人啊!
楚凤岐不知道众人对他的好感度一个劲蹭蹭蹭地往上涨,他出言劝说,一方面是真不想景御不高兴,一方面是和景御配合。
景御倒不至于一言不合就要人人头落地,而且这还是个还算衷心正直的老臣。
他也是看出了景御想他们两人中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的意图——想让他施恩于人,让众人对他增加好感,同时也是想让众臣看到他对景御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才配合景御半真半假地演了这么一出。
“不过——”景御又说道,“既然大长公主如此关心孤的后宫私事,孤礼尚往来,也送几个美人请大长公主带回去伺候老镇安侯好了。”
“听说前段时间老镇安侯听闻家中噩耗突然病倒,身边也没什么知心人照顾。正好这几个美人可以搭把手照料陪伴老镇安侯,替大长公主分担一些为人妻妾的责任。”
老镇安侯就是大长公主所嫁的人。大长公主霸道又善妒,把镇安侯府的后院把持得死死的,也因此老镇安侯的后院井没有什么妾室。传说老镇安侯倒是曾经私底下养过一个外室,只是那外室怀孕几个月时被大长公主发现,被活活杖毙一尸两命了。
景御赏赐美人给老镇安侯就是要给大长公主添堵,再者也可以顺便安排一两个探子。
大长公主眼里容不得沙子,看到自己丈夫身边多几个妾室却又不能干掉,甚至还得好生养着,岂不是要活生生气死?
至于为什么不能把这几个美人干掉,一来这是皇帝赏赐的,二来大长公主最宠爱的小孙子还被羁押在天牢——景御话里提及老镇安侯听闻“家中噩耗”,就是要提醒大长公主不要轻举妄动。
底下的大臣听到景御的话,一个个低头垂目,老老实实的跟个鹌鹑似的。一方面他们为老镇安侯默哀,一大把年纪,连孙子都大得能娶媳妇了,却还被皇帝当堂硬塞几个美人,这事传开来怕不是要被笑话死。
一方面他们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这“福气”,尤其是那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大臣。虽然他们有些人也纳年轻美人为妾,但这都是私底下的,毕竟他们这些人最是好面子,要是传开来平白让人当笑料。
他们也意识到,年轻的帝王陛下只愿独独宠爱一人,对于献美之事绝不容忍,就连长辈相劝也丝毫不给面子,摆明了自个态度。
经此一事,原本有些歪心思想要献美的某些大臣,也就默默地歇了心思,不敢妄自挑衅帝王的权威。
至于之后镇安侯府的人回去向大长公主汇报后,大长公主如何气得大发雷霆地砸了满屋子的东西,气得火气郁结病了好几天,那就让人不得而知了。
又待了没一会儿,作为宫宴的主人,景御带着楚凤岐光明正大地开溜了。
“你说镇安侯府献上来的那个人或许跟南巫国有关?”
“查一查总没错。”楚凤岐点了点头。
他也是才想起原书剧情简单提过一句,南巫国后来还想送个双性少年探子进宫,但是最后没成功。
现在镇安侯府把这人送上来,也不知是偶然还是已经和南巫国勾结上。
书中原剧情里,野心勃勃的镇安侯府最后还是叛变了,和南巫国勾结一起,妄图割据南境,自立为王。
书中镇安侯府叛变的时间要往后推一段时间——但或许早已经有不臣之心,只是现在府上的后辈孙耀威因得罪楚凤岐被羁押天牢,再加上因此牵出镇安侯府的一系列罪状,让镇安侯府不得不让出了南境的部分军权,这些因素堆积在一起,最终让镇安侯府下定决心叛变,井且不知通过什么方式和南巫国勾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