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归属
地图显示这里是另一个街坊区,但与普通的街坊区不同的是,这里的植被更加丰富,这个街坊区的外围用一层矮矮的灌木丛围了一个圈,里面街道的宽度也比其他街坊区的宽度要宽许多,街道的两侧种着两排树,这块街坊区的排布与中国早期的农村很像,缺少的只是一些鸡鸭等动物。
成然找了个空地停下飞机,联系了最近的治安局告诉她的飞机位置,如果这里不允许停飞机的话就帮她转移然后再和她说一声,毕竟领导人的身份,请当地的同事帮个忙还是可以的。
成然拎出一个小机器人,把年货全部装到机器人的身上,然后就一边顺着街道走一边找三位老师的门牌号。路上,成然看到很多曾经没有见过的东西,用全息屏搜索才知道,像农田,锄头,水井这些早期农业活动的物品成然从来都没有听过,不过她知道用利用这些生产农作物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都特别低的,在很早前就已经淘汰掉了。
走过几座屋子就找到了写着“四天王”的门牌,成然感觉心跳速度突然变快了很多,莫名的升起一股心慌。她担心,害怕,害怕师娘不在这扇门后面。
成然没有停顿,走到门前就开始敲门,“咔咔咔”敲了三下。
“老兰,去看看是谁来了”,里面传出一个老人的声音,成然听的出来,这是师叔林南东的声音,几个月前他还指导成然动手组装和拆解卫星。
老人所说的老兰就是另一个师叔兰星杰,他负责的是成然的理论知识,对成然很有耐心,也很严格,对成然接受的每个知识都要做到百分之百弄懂。
“师叔,我是成然啊,新年快乐”,成然压制不住心中的惊喜喊了起来。
“是成然啊,等一等,师叔这就来开门,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我就说嘛成然这么聪明肯定能找到我们住哪里的,老于,老于,和阿珍快出来,成然找来了,我就说成然肯定能找到”,林南东的激动的喊声盖过了兰星杰的笑声,师娘和于师姑应该都在屋内。
听到林南东说到阿珍,成然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这时,门也被兰星杰打开了。
兰星杰站在门口,他的个子比较高,身材比较瘦,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虽然年龄已经很大了,但身体还是很硬朗,他从成然的左手中接过年糕,看着成然右手的那四束鲜花笑着道:“成然你有心了,你师娘猜的可一点没错,之前的担心都白担心了”。
成然笑着一把抱着兰星杰,装生气道:“还白担心呢,我去师娘家找不到人你都不知道我当时有多慌,还以为师娘搬家了呢”。
“哈哈哈,你这孩子”,兰星杰幸福的摸了摸成然的脑袋。
成然松开他,把一束郁金香塞到他的怀里,然后像小兔子一样跑到屋内。“林师叔呢”,她大喊了一声。
在这里,成然觉得自己可以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她可以撒娇,耍无赖,不用像联邦时那样摆着一张扑克脸,连笑一笑都要考虑到许多影响。
“师叔在这呢”,林南东带着笑从一个屋子里跑了出来,他和其他科研人员一样也是又高又瘦,身体硬朗,冲着成然就冲了过来。
“我的成然可算来了,师叔想死你了”,林南东带着哭腔把成然抱在怀中,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
“师叔”,成然在他怀里拱了拱,像小猫一样,“我也很想师叔师姑们”。
林南东抽了抽鼻子,&34;知道知道,我们成然最重感情了&34;。
这时,成然听到前面有脚步声,她把另一束郁金香塞到林南东手里,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师叔新年快乐”,然后就蹦蹦跳跳的往脚步声的方向跑去。
“慢点慢点”,林南东忙提醒成然注意脚下,成然小姑娘一样的热情让两位钻在实验室一辈子的男人有种当父亲的感觉,成然温暖的拥抱更是瞬间融化了他们的内心,就像是一个烧的发红的铁球掉入他们的的心中的冰海中,一路融化下去。
果然,于师姑和师娘正搀扶着走过来,看到成然,两位老人一起惊喜的喊道:“成然”。
成然小跑着走上前去两位老人面前,可是在两位老人伸出手想要抱住她时,成然腿一弯,直接跪了下来。
她低下头,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师娘,这些年您受苦了,成然十几年没能来看您一眼,弟子弟子对不起师傅和师娘”。
说完,腰一弯就磕了一个头。
“哎呀哎呀”,这可把两位老人心疼坏了,阿珍一把把成然扶了起来,抚摸着成然的额头,心疼的说:“师娘都知道成然的苦,受了伤师娘都没能去看一看,成然你也受苦了”。
亲人相见,免不了流下激动的眼泪。最后,几人才终于稳定下情绪,坐到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喝着茶聊起天来。
原来,师傅在临终前给几位师兄师姐的另一个请求就是带着师娘一起住,师傅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师娘,师娘和几位师兄师姐生活在一起,自己去世后也会放心很多。
所以,在成然当上联邦卫星部门领导人之后几位老师就赶紧下岗,带着阿珍来到这个街坊区安享天年了。现在的医术足够发达,老人身体不会有什么很折磨人的疾病。
师娘一开始并不知道成然是冬眠了,只听老吴说成然因为某些原因这些年不能来看她了,听几位老师说成然的病已经治好了,过不了多久就能来看她了之后说什么也不肯搬走,怕成然到了之后找不到师娘。
因为身份和成然刚刚被唤醒的缘故,三位老师都没有成然的私人通讯方式,没有办法通知到成然他们把师娘带到新住址的事情。后来终于是兰星杰提议给当地的公安局说一声,见到成然的时候就和成然说,成然这么聪明一定可以找到的。最后还加上了把老吴和他们训练发生过的事情和照片都给她看的筹码才把师娘带过来。
这个街坊区是联邦提供给一些老骨干的养老地,科研人员其实对于现代化并不是特别了解,时代发展太快了,许多人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辈子,对外界的改变了解的并不多,便捷社会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阻碍,所以联邦根据科研人员们待在联邦的时间给他们提供一个缓冲社会,顾名思义就是给这些人营造一种他们当时社会的社会节奏,慢慢去学习新社会的节奏。
更多的老人并不愿意去新社会的喧嚣中去,他们在缓冲社会里待的很快乐,甚至围出一块地开垦成种田的地,在这里种植一些蔬菜,水果,虽然会累,但是很满足。新社会的大部分人连他们吃的食物最原始的样子是怎么样都不知道,种植专家为了图产量和减少占地,种植不需要用到一块土壤,这就是差别,很多人只要试过这种街坊区的生活就不愿意离开了。
这很奇怪,但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们总是在追求更尊贵的生存环境,但最尊贵的环境都是冰冷的,缺乏感情的。
街坊区的某处升起一缕炊烟,歪歪扭扭着飘向天空。鸟儿们更愿意栖息在这种环境里,也许这是刻在它们基因里的东西,本能的想去靠近。也许,袅袅炊烟能让四处飘荡的他们找到一种归属感,有家的感觉。
一首诗从某个老人嘴中缓缓念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念着念着,浊泪已经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越过他脸上的沟壑,落在他日思夜想的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