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章 战局主宰者
安德烈率领着大部队再次返回战场。
他站在安全的后方,举着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半天前面街区的情况。
当然,他什么动静也没有发现。
居民们自然是早就逃离了。
埋伏者也很是沉得住气,并没有因为敌方大部队的逼近而任何异动。
安德烈也不气馁,只是吩咐前线指挥官挑选出50名仆从军士兵进行试探性进攻。
果然,当50名仆从军士兵刚刚越过那块警示木牌时,枪声和弓弩声同时响起。
那50名仆从军尽管已经提高了警惕心,但仍毫无抵抗的齐齐栽倒,始终未能击发一枪。
就在葡萄牙军队惊异于对手快、狠、准的攻击时,场上表情唯一例外的是那个前线指挥官。
他缓缓的吐出一口长气,神色瞬间轻松下来,仿佛死的只不过是50只蚂蚁。
当然,仆从军原本就是炮灰,和蚂蚁也没有什么区别。
之前葡萄牙士兵遭遇射杀后他压力山大,但是现在这50名仆从军的尸体却是当着安德烈的面被毫无抵抗之力的射杀,这就可以证明不是自己无能,而是敌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见这50名仆从军如此轻松的遭到解决,安德烈却是神色不动。
他缓缓放下单筒望远镜,对身边的前线指挥官说道:
“从对方的火力密度来看,应该不会超过50个人。”
前线指挥官承认对方人数不会太多的事实,但是他却不认可对手仅区区50人这个判断。
50人伏击50人,可能占优,但是绝对不可能令对方毫无反抗之力的被解决掉。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火枪,还是滑膛枪。
距离一远,那精度简直是不忍目睹。
所以,当时火枪战术都是采用的排队齐射方式。
而在排队齐射时,大家都是几乎在同一个瞬间开枪,因此很难从枪声上判断出开枪的人数。
后世形象的称这种战术为“排队枪毙”。
安德烈摇摇头,分析起来:
“之前,我军30人小队遇伏时,对方只动用了火枪;
而换上50名仆从军后,对方却在使用火枪的同时,还辅以弓弩攻击,才能在瞬间解决战斗。
这就说明,对方的火枪手数量不足,必须要用弓弩的快速射击来弥补人数过少造成的攻击力不足问题。
所以,我估计对方应该是不超过50人。
或许,不过才四十之数。”
不得不说,这安德烈会是驰骋沙场多年的老将,还是挺厉害的。
仅仅是一波试探性攻击,就让他摸清了对手的人数和火力。
事实上整个闪电突击队仅仅有36名队员,加上4个队长,恰好40人。
不过,闪电突击队只是陆战队。
在空中,还有60人编制的空军狙击支援部队隐藏着,并未现身。
其实热气球虽然的确飞得很高,肉眼难见,但是对拥有单筒望远镜的安德烈来说,仍然是藏不住的。
之所以没有被安德烈发现,只是因为秦海晏的空军和热气球对这个世界来说,还是个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
安德烈压根就没有想到会有空军和热气球这种东西出现在世界上。
尤其是在他心里,是蔑视对手的。
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土著,哪里会有什么先进科技支撑?
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往天上看过一眼,甭说什么仔细搜寻了。
但是他却不知道,天上足足有十二支抬枪,瞄准了他。
若是华润芳一声令下,瞬间就能把他打成一团肉泥。
安德烈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他又连下了几道命令:
1、由100名冷兵器仆从军缓缓推进,吸引敌方火力。
2、100名仆从军火枪手随后跟进,准备在对方开枪后进行火力支援。
3、立刻通知后方炮兵部队向前推进,同时做好准备,待攻占这王宫前最后一处据点后,轰炸王宫。
热气球上,观察到敌军行动的傅远山,立刻将最新的情况通过点对点对讲机通知了地面陆战队指挥官符十三和弓驭风,并询问需不需要支援。
华润芳忽然一把夺过对讲机,下达了新的命令:
“撤退!
放敌人过去。”
傅远山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完全不明白是为了什么。
符十三也赶紧回答:“报告总参谋长,我们身后就是王宫了,真的撤退?”
“撤退!”
华润芳毫不犹豫的下令:“分散撤退,隐蔽在外围,但是不能退回王宫!”
辛卡姆忍不住了,他质问道:“华总参谋长,这样王宫会陷落的!”
华润芳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此战后,将不再有什么王宫。”
辛卡姆本想反驳,又记起先前的赌约。
自己已经输了,泰米尔已无自治权利。
颓然住口。
葡萄牙仆从军慢慢推进,逐渐越过了那块令人压抑地透不过气来的木牌。
然而,这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仆从军队的冷兵器先锋部队已经从两翼展开,开始仔细搜索起了街道两边的房屋。
安德烈从单筒望远镜里观察到这一幕后,对自己的判断更是深信不疑。
他扭头吩咐前线指挥官:“马上通知后续队伍,迅速压上!快速通过。”
前线指挥官一愣:“可是袭击者……”
“那几十只老鼠已经逃了,不必理会!
命令队伍直奔王宫!”
安德烈冷哼:“区区几十人的队伍,再精锐,也是无法同几千人对抗的。”
“可是,他们的攻击力太过恐怖,若是躲在暗处一直骚扰袭击的话,我们的损失会非常的惨重。”
前线指挥官不同意的安德烈的轻视,他不停的四处张望着,似乎敌人会随时钻出来进行袭击似的。
安德烈看着他一脸害怕担心的表情,不禁喝斥道:
“你怎么仗打的越多,胆子越小?
难道他们还能从天而降,袭击到我们?”
前线指挥官辩解:“我总觉得他们象毒蛇似的,隐藏在暗处,随时可能袭击我们。绝对不能大意。”
“哼!我承认他们的精锐!
但是,他们的人数限制就是他们的软肋。
估计这伙人应该贾夫纳王的底牌了。”
安德烈自信满满的分析:
“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和我们以命相博。
即使他们愿意拼命,贾夫纳王也决不会同意。
除非是到了最后走投无路的境地,而决不是现在。”
“我估计,他们出现在这里的任务目的有两点:
1、企图吓止我军的进攻。
2、拖延战局,好让贾夫纳王有机会出逃。
毕竟他们在西边还有大量的主力军队。”
前线指挥官承认安德烈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是,从心底里,他却犹如惊弓之鸟,总感觉随时会受到致命的袭击,害怕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