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变革的开始
“所以说,这就是你的人选吗”余成看着稀稀拉拉一屋子人,这个房间还是靠其中一个的提供,余成对着小男孩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安修。”小男孩回答道,“今年十六岁了。”
“哈,你已经十六了”余成认真打量了安修两下,“那你这个体,我在十四岁就有了。”
“呵呵,那指望那些营养液能培养出一米八的身高吗。”安修努力挺直了腰板,他一米六五的身高确实在平民里相当高了,但面对余成,确实矮了不少。
“算了,不说这事。今天召集起各位时有一些事情希望与各位商议。”余成没有在身高上继续纠结。
“是这样的,我打算建立一个机构,专门来一些管理外城的事务。”余成开口道,“从外城寻找一些有能力的人,然后选举,由他们任职。”
“不应该由贵族任职吗。”人群里有人举手。
“你指望那些贵族能知道平民们真正的诉求吗”余成哈哈一笑。
这些人在余成发出笑声后才跟着笑起来。
余成拍拍手,“这个机构会细分为三个部门,第一个负责文化,负责尝试建立一种精神信仰,开设学校,教授知识,这种信仰不要神化某人或者某物,而是推崇一种精神,把学习者的精神凝聚起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发表意见。
“你们讨论一下啊,怎么都只听我说。”余成有些不满。
“这个,大人……”有人弱弱的开口。
“大人”余成怔了一下,“不,不要叫我大人,懂吗”
“那,怎么称呼您呢。”安修接上话茬。
“您不用敬称我,你们可以用……额……同志,对!我们可以互相称呼为同志。”余成想了一下。
“我觉得关于文化部门,我有一些人选。”人群里有一个人举了一下手。
“很好,同志,来,到这里来。”余成做出邀请的手势。
那个人有些拘谨,但还是站在余成身边,把心里的想法讲了出来。
这个人讲完,安修带着头鼓起掌来,随后有人跟着同样鼓起掌来。
这个人下台后,同样有人举起手来,“我觉得不应该建立信仰,而是一种建立一种信念。”
“说得好,这位同志,来你来说说你的看法。”余成这次直接和这个人换了一个位置,他让这个人直接站在他的位置,余成则坐到下面,与人们坐到一起,一起倾听她的想法,一同鼓掌。
……
这一天的聚会只完成了这一个部门的详细推定。然后分别在第三天,第七天分别确定了剩下两个部门的职能与系统,一个是资产部门,这个将会尝试去建立一些部门企业,为这个机构提供收入以及资产,当然实际上余成是想培养一些资本的萌芽,为后面企业的私有化和分离打下基础,当然这些外城的居民们并不了解这些政治上的花花肠子。另一个是人才部门,负责人才的考核、选拔还有监督。
另外值得一说的确定了一种新的货币体系,由资产部门进行调控,然后可以与能量点单方面兑换。
……
这几天,余成简直累的不成人样了,同样的姬音也累得不行,因为余成走了,十四一个人应付不来频繁的聚会邀请,不得不由姬音代替余成出面。
而外城的机构被最终敲定命名为人民结社,靠着余成权限下的那二万五千点能量点轰轰烈烈的运作了起来,在外城开办了三所学校,采用完全免费的模式,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跑去听课,导致完全容不下这么多人,不得不改变了方式,把教授基础知识部分的线上课程搬到分布在各个高楼的娱乐室或者楼下的公园放映 ,余成也花时间不停从群星大厅的系统里拷贝学习资料,并交给外城的人们。
资产部门则租下了一片厂区,在十四手把手的教导下,靠着十四的讲解和手把手的教导,加上基础知识的教育,成功的打造了一个车间,并学会如何制作碳素钢,反正也不用教导他们原理,只需要让他们记住什么时候该怎么做就行。就这样,在这个月末,他们成功的做出了一辆自行车。
安修几乎是很激动的用一千五百点新币买下了这一辆自行车,并每天都在街道上骑行,也在社交网络上收获相当大的热度,毕竟,他是第一个拥有自己资产的人,这辆独属于个人的资产,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
另外一个热门话题是新币的发行,这种不会每月清零的货币无疑十分新颖,虽然只能靠能量点单向兑换,但人们发现这种货币可以囤积下来,这样过几个月,他们也可以拥有一辆自行车,如果产量能跟上的话。
外城的居民们终于找到了除了打牌打麻将外的事情做,有人去厂区,学习技术,然后得到一份工作,虽然收入微薄,但总比每个月躺在家里等着那十点能量点好。
……
外城一片欣欣向荣,群星大厅内却是已经吵翻了天,余成也同样被推到了风口上,毕竟,余成已经被打上了平等派的标签,尽管贵为种子元老,但任然骂声不断。一份份关于弹劾余成的议程递上元老们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