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恢复高考
顾北云嘴角微微翘起,“爹娘,要不直接叫顾安安吧?平平安安地长大,这名字寓意多好啊!”
“这名字好是好,但你回去可得跟你媳妇商量一下,别到时候你自己把名字定下来了,她不高兴。”王秀英眉心皱了皱,虽然她也不喜欢老大媳妇,但有些事夫妻之间还是得商量着来。
她们这些做爹娘的又不能陪伴孩子们一辈子,这张小兰再不好,好歹能打理好一个家,照顾好老大和家宝。
以她对老大的了解,要是跟张小兰离婚了,以后肯定不会再结婚了
她可不愿意看到将来有一天,儿子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日子。
顾北云闻言脸迅速就黑了,冷冷地道,“用不着跟她商量。”
“你说她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安安怎么说也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啊。”王秀英深深的叹了口气。
她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睡得香甜地小孙女,感慨道,“她怎么就想不明白呢?她虽然生了个女娃,但咱们老顾家也没人怪她啊,俺跟你爹也都更喜欢女娃,反倒是觉得家宝那孩子太皮了,让人头疼。”
“她是因为家宝不是她亲生的,所以一直想要个儿子。”顾北云跟张小兰结婚这么久了,多少也了解自己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性子了。
“有什么事等她出了月子再说吧,先让她把身体养好。”王秀英想起了自己的婆婆,当年她生孩子的时候。
可是连月子都没坐,还得天天伺候公婆呢,“你媳妇怕是觉得没有儿子在家里抬不起头,娘是过来人,知道当人儿媳妇受的那些苦,所以俺从来没为难过她,要不是为了安安这孩子,俺实在忍无可忍了,也不会朝她发火。”
顾北云点点头,“那娘您跟爹也早点休息吧,我先带安安回去了。”
听见开门声,张小兰立即就坐了起来,“云哥”
顾北云把孩子放在了炕上,然后直接说道,"爹娘给孩子起了名字,以后就叫顾安安,小名也叫安安。"
“安安?平平安安的,这名字起得真好。”张小兰心里偷偷嘀咕着,可惜她生的是个丫头
"你是觉得家宝不是你亲生的,你生的是女儿,在这个家里没地位是不是?"顾北云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他知道张小兰是因为娘家太穷了。
所以害怕没生儿子他会跟她离婚,“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大可不必担忧,爹娘他们更都很喜欢安安,只要你好好对安安和家宝,就算只有这两个孩子,爹娘也不会说什么。”
张小兰眼睛里的泪水控制不住地往下流。
她抓住了顾北云的衣服,楚楚可怜地道,“云哥,俺明白了,俺以后肯定好好对安安和家宝,你就原谅俺这一次,俺以后再也不犯错了。”
“别哭了,你照顾好安安,我去做饭。”顾北云淡淡瞥了她一眼,然后就出去了。
这一刻,张小兰突然发现她娘说的那些话,根本就不对。
顾家跟张家是不一样的。
顾家人都不是小气的人,也没有重男轻女地思想。
是她错了,她以后再也不会嫌弃安安了
一九七七年,十月。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知青们都热血沸腾了起来,终于有回家的希望了。
第一批下乡插队的知青们,听见这个消息,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当年,他们离开家里,不远千里来到乡下跟大家一起建设农村。
还以为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呢!
已经在乡下娶妻生子,或者嫁人了的知青们,也都蠢蠢欲动,他们都想去参加高考。
家里有知青女婿或者知青儿媳妇的村民们,心里也担忧了起来。
要是万一考上大学了,这些知青还会回来吗?
答案显而易见,回到城里后,谁还愿意回到这个穷山沟沟里啊?
所以有些人家,为了不让自己儿媳妇或者女婿参加高考,都在家里把人看得死死的。
但这都是徒劳的,因为有些知青直接就提出了离婚了。
高考一恢复,有人欢喜,有人愁
各村里为了方便知青或者村子里年轻人复习,都组织了补习班。
大槐树村,由大队长顾卫国做主,也组织了一个补习班。
让村里的年轻人,还有想要参加高考的知青们报名。
补习班是组织起来了,但是让谁来教这些人,也是个大问题。
于是,大队长顾卫国决定让原本在学校里教书的人来教。
但张翠翠刚刚生了一个女儿,还在家里坐月子呢!
她根本就不可能去补习班教书。
最后,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苏清梨和沈怀安的头上。
沈怀安自由惯了,以前教一些小学生还是挺轻松的,所以他死活不乐意去。
要不是大队长亲自来找她,非让她去,其实,苏清梨也不想去补习班教别人。
她本来私底下早就复习得差不多了。
而且她还要忙着挣钱。
这半年来,闲暇时间,她拉着沈怀安跟她一起做肥皂、果酱、糕点什么的。
前前后后的,也赚了不少钱了。
她手里也攒了四五千块钱了。
要不是,去年回京市过年,她又买了两套四合院,现在手里的钱会更多。
因为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城里黑市送货。
所以这半年来,虽然顾北辰很少回来,但是她们还是能经常见面的。
她早就已经跟顾北辰商量好了,等她考上大学后,顾北辰就跟着她一起去京市。
补习班里的人也不算多,一共只有二十个人。
大多数人白天都要上工,根本就没有时间。
所以补习的时间定在了晚上。
每天晚上苏清梨和沈怀安带着大家复习两个小时……
大家都紧张的复习着,有些知青甚至是连吃饭喝水都在看书学习,生怕自己考不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