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报的诞生
李山岚说得滔滔不绝,每一件事就像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在场众多文武大员们纷纷侧目盯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小生。
言毕,李山岚这才回过神来。发现多双眼睛盯着自己,他有些赧然道:“陛下,臣说完了。”
说完了还要干什么??李山岚只好悻悻退回了之前的队伍之中。
对于那些被冤枉的戚家镇百姓们,朱由检自然是要给一个交代的,不然他这个要脸的皇帝怎么也下不来台。
“李爱卿,你给朕拿个主意,朕该如何处置这群百姓?”
李山岚想也没想,直接说道:“陛下应当下个罪己诏,然后由小报将这件事的始末全都写在上面,好让全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是个仁爱之君。”
朱由检傻眼了?什么?合计着今天一大早起床辛辛苦苦开早会就这样?
不过听到后面什么仁爱之君,朱由检又问道:“何为仁爱之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陛下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不仅能在紧急关头发现错误,并且勇于改变,这不是仁爱之君是何?”
“好,那这件事就交由李爱卿你去办吧。”
“退朝”
雾草,皇帝就这么信任他吗?这么大一件事情,可是关乎着陛下的信誉和威严啊,就这样简简单单交给了自己。
李山岚回到了自己家中,坐在阁楼上观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集市。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这可是专业对口了哈。想当年他仅凭一键便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小小文章能奈他何。
很快,一份已经写好的小报就出炉了。李山岚带着他找到了朱由检,让他看看哪里还需要再改进一下。
朱由检接过小报看了一下说道:“李爱卿啊,这会不会言过其实了,朕有这么仁爱吗?”
雾草,这可是他工工整整规规矩矩写出来的,您要是自己觉得虚假,那你得多么残暴啊。
“陛下,若是没有需要改动的,微臣这就拿去发表了。”
朱由检说道:“就拿到抄书阁,让那些人复印吧。”
抄书阁?李山岚还从未听说过,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抄书的大多数老头子,怪不得叫草书阁。
皇家有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技术,李山岚想要印多少报纸都没有问题,只要有皇帝的指示就行。
将那一张写满了文字的小报递给一个抄写经书的老者,李山岚说道:“老汉,这是陛下让复印的,给你。”
那老者抬头看了一眼李山岚,问道:“复印多少份?”
“怎么也得几千几万份吧、”
老者点点头,他连看都没有看,直接将这小报拿了过去。老者进入一间小黑屋里,很快空着手出来,道:“一千份,明天下午大人再来吧。”
言闭,老者坐回椅子上接着抄写刚才那本书籍。
李山岚斜乜了一眼。雾草,《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这可是当代大文豪啊,哈哈哈。李山岚问道:“老汉,这本书能否给在下看看?”
老者没有搭理他,淡淡道:“外面集市有的是,自己去买。”
李山岚左手拿着包子,右手举着一本《金瓶梅》细细观看。
其实,这本书也没有后世说的很颜色啦,就像是后世贾先生的《废都》一样,不过是描写的太过细致而已。
闲来无事,烧炉,做酒,饮茶。
哈哈哈。李山岚越来越觉得生活在这古代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像他这样有银子有地位的人活得还不错。
尤其是这春色楼里的伶人们,虽谈不上能与朱霄雨媲美,可他们都温柔啊,不会像那冰山美人一样一脚将他踹下床。
李山岚在这里喝酒唱曲,酒意正浓,他跳上台子一把扯过琵琶女手里的琵琶。
将琵琶抱在怀里看了看,虽然不知道怎么弹奏,但他会唱啊。
“今天,全场由我李公子买单。”
这时,台下喝酒的老爷们侧目看去,有人惊道:“这不是京城李伯爷家里的小公子吗?”
“哎呀,李家可是四海商会的头家啊。”
有人附和道:“怪不得,我说咋看着这么眼熟,原来是我亲家。”
“你亲家?旺旺,你说清楚了?”
名叫旺旺的男子赧然道:“我大哥,旺财是李府的大管家。”
这时有人说道:“怪不得,旺旺大哥不就是在给李家看铺子吗?”
众人纷纷给旺旺敬酒,而旺旺则推辞道:“大家都不要请了,我家少爷还在弹曲,大家好好听,好好听啊。”
李山岚拨动了琴弦,缓缓开口唱到:“春山好风景啊~~美不过清秋君~啊~~………………”
“………………………………”
旺旺脸色夸得极快,站起身来,朝各位赔礼道:“各位,在下有事先走了,恕不奉陪。”
旺旺觉得这几年来在京城打拼下来的老脸全都丢光了。前几日还为自家东家升官而感到自豪,以为李山岚那些传言都是假的,却不料这个没见过几面的少爷真如别人口中所言那样,疯疯癫癫。
“啊,雾草。”
李山岚呛了一下,突然改变画风,声音轻柔唱到:“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这时,有人听出了其中的韵味:“大伙儿,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曲调?”
众人纷纷摇头,一人说道:“应该是新晋流行的弹词,还挺好听。”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一曲唱罢,台下纷纷叫好。
李山岚这时酒也已经醒了小半,他定定看着台下,极力忍住冲动,学着戏子一般掩面逃下台去。
雾草,刚才是干什么去了?太特么的丢人了啊。
俗话说的好,那啥来着是刮骨的钢刀,如今看也不过为此。
李山岚快速逃离了这里。
一天下来,觉得自己的身子又虚弱了不少,不过好在他没有过量饮酒,否者今天定会下不来台面。
好像有一件事忘了?仔细想了想,还是没有想起来。
这时,在他家附近不远处的一处告示栏边围满了百姓。
李山岚凑了过去,挤入人群之中。只见一个教书先生一样的男子站在台上,手里拿着戒尺在一个字一个字读着告示上的贴告。
“今有戚家镇百姓云云…………”
额,想起来了,今天还要去京城的抄书阁拿印好的小报。
不过看现在的情景,好像也不用他亲自去拿了。早有人比他快一步将这些告示张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