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雍州,围城
对于曹聪的忧虑,史昭义皱着眉头说道:“你说的是我弟弟吧?”
曹聪恭敬的说道:“没错,陛下,太上皇可以留着,但二皇子必须死。”
众人也是纷纷赞同。
史昭义无奈的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们看着办吧。”
史昭义这句“看着办”,算是惹下了大祸。
当天凌晨,蔡安、曹聪等将军率军血洗雍州城,杀死了数千人。
这些人之中,包括史四明的一大半御林军,内府侍卫,以及谋士柳益等等。
一开始,士兵们还听命于自己的将官。
到后面,燕军士兵杀红了眼,凡是与他们有过节的,都拔刀相向。
等天亮之后,雍州城的街头巷尾已经到处躺着尸体。
又惊又怒的史昭义匆匆赶到,他将蔡安和曹聪等人斥责了一番之后,又急急忙忙的率军赶回了鹿桥驿。
原因无他,斥候和烽火台传来消息,官兵开始大举进攻。
在雍州和土城一线的广阔大地上,燕军设置的烽火台点起了一道道狼烟。
狼烟四起的大地上,官兵沉默的向前走着。
——不知为什么,官兵仿佛预知了燕军的内乱,在昨天上午就开始行军。
一天一夜,充塞视野的官兵出现在雍州境内。
这些士兵,以永安县城的三万多老卒为主体,再加上洛城那些的守军,总数达到了七万。
官兵没有太严整的队形,但铺天盖地的气势,让那些烽火台的燕军纷纷选择了投降。
一夜未眠的明岳有些疲倦,他向身边的卫伯玉说道:“老将军,兵贵神速,待会直接就开始进攻吧。”
卫伯玉深施一礼:“辛苦先生了。”
明岳淡然一笑,在马上弯腰回礼。
辰时,大军抵达鹿桥驿,向燕军的曹聪一部发起猛攻。
曹聪手下的燕军,一直是最精锐的一批。
但昨晚,曹聪带着手下的一大半人马去了雍州,再加上官兵忽然出现,燕军一下子吃了大亏。
手持盾牌和大斧的官兵顶着稀稀拉拉的箭矢,冲到寨墙边,将并不坚固的木墙砍倒。
说来可笑的是,燕军的营寨本该建得很牢固。
可是因为史四明的刁难,燕军的人力物力都去建造那座土城,营寨依然还是三天前的模样。
官兵潮水般的冲进燕军营地,抛掷火把,砍杀燕军。
兵败如山倒的燕军狼狈不堪的逃进刚建好的土城,勉强有个栖身之所。
但土城里没有房屋,没有军械和辎重,更没有多少粮食。
守在这座土城里,无异于自寻死路。
当史昭义带领数千人马赶到土城的时候,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燕军从土城中杀了出来,且战且退,拼死突围。
这是一场没有阵型和兵法的混战。
三五成群的士兵在旷野上胡乱砍杀着,各自凭着自己的武力和血性,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
就算是刚刚成为皇帝的史昭义,身边也才几百骑兵跟着。
但这几百骑兵,也成了最显眼、最有吸引力的目标。
卫伯玉派出精锐,想要在万军之中趁乱杀死继位不到一天的大燕皇帝。
可是那几百名燕军出奇的难缠。
燕军骑兵舍生忘死的护卫着史昭义,他们骁勇善战,而且对史昭义异常忠诚,不惜用身体为史昭义挡下箭矢。
官兵数次突击,不但没能杀掉史昭义,反而死伤了四百多人。
最后,官兵只能眼睁睁看着史昭义带着残兵败将突围而去。
对这个结果,卫伯玉很意外、很郁闷。
似乎史四明那个逆贼死掉之后,燕军反倒更团结了。
这个结果,让明岳也是大出意外。
“看来史昭义在军中的威信,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高很多啊……”
明岳向卫伯玉笑着说道:“不过这次小胜一场,也算是重挫了燕军的士气了。”
卫伯玉含笑点点头。
紧跟着,校尉们统计上来的伤亡结果,让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官兵主攻,在混战中死一千三百多人,伤一千,其中两百人估计要伤重而死,或者终生残疾。
燕军且战且退,丢下了一千八百多具尸体。
双方的伤亡比例,根本不像大家预料的那么大。
卫伯玉感慨的说道:“不愧是精锐之师啊,士气坚韧、败而不乱,先前是我先看他们了。”
明岳微微一笑:“老将军放心吧,我军必胜!”
修整了一天之后,官兵乘胜追击,来到了雍州城下。
看着雍州的城防,明岳的感想是:史四明真怕死啊……
两座坚固的城寨,矗立在雍州城的两边。
而雍州城的正面,各种壕沟、拒马,密密麻麻的摆了一大堆。
卫伯玉和明岳并肩站在高处眺望雍州,其他的将军们也是忧心忡忡。
一个副将嘀嘀咕咕的说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卫伯玉恼火的吼道:“闭嘴!”
那个副将吓得一缩脖子,不敢说话了。
明岳掐着指头算了一下双方的兵力。
官兵七万人,一半老卒,一半新兵,后续支援不缺,粮草辎重齐全。
燕军约有六万人,三分之二左右是能征善战的老卒,后续支援的话,就看二皇子史昭清的能力了。
如果史昭清能够抓住机会,也许雍州城就是六万燕军的葬身之地。
但根据朝廷的情报,史昭清志大才疏、为人懦弱,在军中和朝中的声望,与史昭义相差太远。
观望片刻之后,卫伯玉喃喃说道:“进攻吧!”
战鼓声咚咚咚的敲了起来。
官兵排着散乱的队形,缓缓朝着雍州靠近。
两门匆匆运到前线的火炮轰然炸响,实心的炮弹呼啸而来,打在城墙附近的空地上。
官兵的炮手在调整角度,而官兵的步卒停下脚步,开始在城墙的不远处搭设箭塔、橹车、投石器等各种攻城器械。
史昭义皱着眉头俯视战场。
蔡安、曹聪、刘阔成、黄如峰等将军,都站在史昭义的身后,低声议论着形势。
显然,这时一场硬碰硬的厮杀,并没有什么可以投机取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