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前所未闻的箭塔
作为一名年轻的统帅,史昭义的心中,对明岳颇感畏惧。
相州大捷,如果不是史四明背信弃义、突然偷袭,那一战未必能够成功。
史四明背叛盟约,又在燕京派人追杀明岳——史昭义的脸皮不及父亲百分之一的厚度,心中暗暗觉得愧疚。
此刻,估计明岳已经在敌方阵营中出谋划策了吧?
史昭义叹了口气,他向传令兵吩咐几句,然后坐在桌前展开地图。
四尺见方的地图铺满了桌面,而史昭义盯着地图,紧紧皱着眉头。
帐篷里传来陆陆续续的脚步声,统领各军的将官纷纷走进帐篷。
见史昭义在沉思,众人不敢打扰,站在桌子边上不敢做声。
片刻之后,史昭义喃喃说道:“我众敌寡,他们主动退却,似乎也是应有的道理……但他们总不能一直退却,最后会在那里固守?”
史昭义的目光慢慢移动,最后停留在永安。
永安不是州城,而是一个小小的县城。
虽然人口和辖区不大,但是永安的位置极为重要。
永安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是洛城最后的门户。
如果永安被攻陷,那么洛城将陷入围攻。
以洛城的庞大城区,再加上残破的城墙,没有几万人根本无法防守。
“官兵数量有限,而且多为新兵……”史昭义沉声说道:“此战只要大家小心谨慎,定能大破敌军,直取洛城!”
吩咐完之后,史昭义又嘱咐手下的将军:“如果再遇到礓子岭一类的险要地形,不用急着与敌军厮杀,缓缓朝两侧展开兵力就是了……我军三倍于敌,只要稳扎稳打,敌军的各种阴谋诡计不攻自破!”
将军们抱拳领命。
史昭义所用的,无非就是最笨的打仗方式。
缓慢接敌,全军压上,反正燕军的兵力占优,不管怎么打,这仗都是他们占优势。
在史昭义的命令下,二十多万燕军连营数十里,像一只行动缓慢的巨兽,慢吞吞的朝着前方行军。
让史昭义惊讶的是,官兵似乎已经放弃了阻击,一路上都平安无事的前进。
直到燕军来到了永安。
斥候神情惶恐的传回了消息,说是官兵在永安县城外设置了大量的石城。
史昭义不解的反问道:“石城?”
斥候一脸茫然:“属下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请少将军去看看吧。”
这名斥候队长跟随史家多年,在北疆经历了许多战事。
连这个老兵也搞不清楚状况,让史昭义感到很不对劲。
史昭义带着一支骑兵,疾行十里来到最前线。
还没靠近永安县城,史昭义就看到了斥候老卒说的“石城”。
那是一座座矗立在城外的建筑,有六丈高,方方正正,通体灰白。
史昭义皱着眉头看了片刻:“各位,这是箭楼吧?”
旁边的一名将军连连摇头:“太子殿下,我觉得不像是箭楼……这东西比箭楼大,而且看着比箭楼结实,上下五六层的话,少说也能驻扎一百士兵。”
另一个将军更加疑惑:“若是箭楼,哪有这样孤零零建在城外的?”
那名斥候老卒提醒史昭义:“少将军,您仔细看,那些石城的表面上,没有泥土缝,也没有石缝,看起来像是很大很大块的石头制成!”
史昭义惊讶的啊了一声。
整体都是石头?
这永安城外零零散散矗立着三十多座“箭楼”,如果这都是巨石做的,那光是切割和搬运这些巨石,便需要数不清的人力和财力。
史昭义心中升起一丝不安,他带着卫队想要靠近些观看,箭楼上咔嚓一声,一支手臂长的弩炮打了下来!
弩炮的射程极远,但越是隔着远,准头便远差。
这支弩炮落在史昭义二十多丈以外,击中了一名燕军骑兵。
“砰”的一声闷响,那名倒霉的骑兵来不及惨叫,就被拳头粗细的弩炮打得四分五裂。
士兵和战马的尸体朝着四面八方飞溅,让不少人当场吐了出来。
面沉似水的史昭义在护卫的簇拥下远远退开。
众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显然,这是一种极为霸道的弩炮,威力与史昭义平时所见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强攻永安县城,燕军必然遭到重大的伤亡。
忧心忡忡的史昭义回到军营,派出去的一队队斥候也纷纷回来了。
敌情已经非常确定:官兵聚集在永安县城一带,兵力已经超过了五万。
史昭义眉头紧皱,他盯着地图,仿佛要用目光将永安城直接抹掉。
一个副将上前说道:“殿下,不如我们绕过永安城,直接猛攻敌军腹地吧?”
在场的几个年轻将官纷纷附和。
而年长一些的将军们则是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怎么绕的过去?”史昭义苦笑道:“永安县城是我大燕辎重运输的必经之地,如今敌军主力汇聚于此,我们要是绕城而过,后面的辎重怎么办?没有粮草军械,我们就算深入敌军腹地,又能坚持多久?”
那名副将哑口无言。
史昭义盯着地图继续说道:“避实就虚确实没错,但也要因地制宜……我军兵力数倍于敌,在兵力优势的状态下还不敢寻求决战,那今后还怎么打?难道指望敌人自己弃械投降?”
副将抱拳躬身:“殿下,是末将错了。”
史昭义微微一笑,他赞许的点点头:“张彦,我知道你体恤士卒,但这场仗,总要分个胜负才行……”
众将不敢说话,只觉得史昭义颇有点意兴阑珊。
片刻之后,史昭义重重一拍桌子:“传令,幽州军主攻,其他各军辅助,我们先试试官兵的实力再说!”
在史昭义的命令下,燕军的前部开始朝着永安县城靠拢。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那些“箭楼”的防御方式,史昭义带着手下的将官们来到前线督战。
为了防止箭楼上的弩炮伤人,士兵们站的比较分散,手里拿着盾牌,还有些人推着盾橹车,缓缓的朝着最前方的一座箭楼靠近。
官兵的箭楼上,稀稀拉拉的十几支羽箭射了下来。
由于距离还比较远,燕军这边居然没有一个人受伤。
士气大振的燕军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