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经年安宁 > 第65章 云烟

第65章 云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晌午后,有人瞧见沈济川身边的几个亲卫抬着一个鲜血淋淋的男人进了营帐。

    神机营与沈济川所在营帐之间且有一段距离,若只是寻常犯人何至于闹得这样大的阵势,这几人还特意绕了这样大一个圈子选了一条能让他撞见的路。

    便是他不想过问,随后也有人主动寻到他营帐前闲谈,话里话外不仅道明那人身份也讲清了始末缘由:英王世子府上一个叫赵弋庄头,昨夜跑到绮云楼大放厥词,有人见不惯其猖狂作态,便主动寻来举报。

    真是难为沈副统领的一番苦心。

    照着楚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他原不想顺水推舟的,只是人都给他把戏台子搭好了,他若再无任何反应也太不给沈济川面子了。

    英王世子前些日子闹出的动静也传到了他的耳边,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楚狰出了营帐便奔着英王世子府来了。

    若问他为何不是去往太子府,而选了这处?楚狰表示纯属顺路,世子府距离禁军营帐更近一些。

    “谁?”谁能刻意引了他来?

    “沈济川。”

    这个名字倒是出乎了英王世子的意料,哑然之后细思一下却也能想得通。

    京城之内除却禁军麾下的三营,还有一些人也曾属特别的存在。太祖时期负责执掌京城内外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的亲军督尉府,其下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门—检校。所称检校只是这些人的一个称呼,白日他们可能是文武官员,可能是街边乞丐,甚至还可能是寺庙里的和尚。这些人没有固定编制,之间并互相不认识,只受太祖一人调遣,这些人神出鬼没、无孔不入,凭借十分高明的窃听和跟踪手法更擅长捕风捉影,当年京中数十位功臣良将的折损,其中多少都有这些人的身影。

    也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太祖在位期间掌控朝野风向才会如此得心应手。

    那些年京中,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人人惶惶不可终日,父母亲戚间的骨肉亲情皆被彼此间的猜疑消磨殆尽,便是对着枕边人也藏了几分提防。

    皇祖父早看不惯检校的行事手段,登基后首先废止了亲军督尉府,摒除太祖时期留下的编制,新设禁军,麾下分为如今的三大营。三营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而那些检校随着亲军督尉府的废除再没了任何消息,原就隐于常人中的存在又哪里还能辨出分明?

    倒是江禄担任禁军统领时期曾奏请皇上重设检校,只是一直未得到明确的批复,故也搁置下了。

    如按以前,英王世子绝不会多想,只是府中陆明沅的身份实实在给英王世子提了个醒,当年江禄虽没拿到皇上批示,谁又知他私下他有没有收拢这些曾经的检校留在身旁?私自教养女子暗卫都能做得出,得出这番推论也不算他异想天开。

    倒是沈济川此举算是什么?

    投诚?亦或是什么

    见英王世子陷入沉思,楚狰没有半分要惊扰他的意思,这个空隙端起手边茶盏淡淡饮了一口,入口一瞬即引来他的颦眉,外人眼中清鲜甘醇的茶水在他看来还不如寻常白水解渴,若还得忍受其中苦涩,倒不如直接饮酒来得痛快。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得看往上呈报的人是个怎样的说法。

    英王世子眸色深深,当着楚狰的面也不避讳:“沈济川此举为了什么不难猜出,看来我得亲自出面会一会他了。”

    “随你。”楚狰淡淡道,他原就是传话的,他们之间又会如何与他无关。

    “无论如何,阿狰特意上门告知我此事,这份情谊我会记下的。”英王世子眼中诚挚,对着楚狰郑重道谢。

    “说这话就外道了,都是一家人”

    是啊,都是一家人。

    英王世子特意送楚狰出了府门,看向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自他及冠后,更能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委屈无奈。

    大伯父出生后身子便不太好,偏偏只因比父亲早生了几年的缘故,抢先占了世子的位子。反观他的父亲,当初为着顺利进京挺在众人前头浴血搏杀,多次身陷险境才得了今日的富贵王权。

    大局初定后,已是世子的大伯父毫无疑问的做了太子,父亲虽被封了英王,那又如何?

    英王世子看来,他的父亲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文韬武略样样不逊于那位体弱多病的大伯父,同为皇上嫡子,只因次子的身份便与那个位置失之交臂。

    父亲不甘心,他亦如是。

    朝中文臣的晋升、考核皆被掌握在太子一派手中,英王身后站着的都是同历军中苦闷的武将。武将若想晋升不比文臣容易,必得靠着自身不顾性命、浴血奋战赚来的战功打底,稍有不慎还会落得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下场。

    英王世子心中对文臣却是有些瞧不上的,在他看来,文臣手无缚鸡之力、一身酸腐气不说,惯会使口伐笔诛那一套,再不济也是一头撞死议政殿前,虽丢了性命,却赢了名声。

    自古君不立长,国家必有大乱,就是这些文弱书生提出的谬论,偏偏皇上眼下还最吃他们这一套。

    皇祖父年迈是不争的事实,历朝历代也有临门一脚前更换太子人选的先例,英王世子并不担心自家父亲始终委于亲王之位,尘埃落定之前,皆是过眼云烟。

    若能赢得楚家的支持,英王这边的胜算会更大一些。

    只可惜楚狰父子皆是油盐不进的角儿,太子与英王两边始终不偏不倚,这些英王世子也能理解,过早表明态度始终都带着风险,索性抽身作壁上观,最终谁坐上那个位置,楚家的位置都不会撼动分毫。

    楚狰今日此举看似无意,英王世子却不得不多想几分:这算是示好吗?

    “来人,备马!”

    还等着回禀的车夫却是欲哭无泪,巴巴守了许久,亲眼见着世子出来还没说上话,眼睁睁瞧着一行人绝尘而去。

    这这该如何是好?

    那马车内的尸体该如何处置总得给个准话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