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家中有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
杨明发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
他不该着急下水。
也许是皇帝迟迟不肯给他发酿酒许可证。
也许是那狗奴才突然当了平江知县。
也许是宋宏变成了太子。
这些事情,都对他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以至于,他迫切地需要找到龙皇宝藏来挽回局面,不及细想就一头栽进了水里。
天,不够热。
若为消暑,说不过去。
但,秦舒雅绝美。
若为降火,情有可原。
杨明摆出一副无赖样,轻佻道“秦娘子貌若天仙,杨明燥热难忍,这才下水降降火。”
“娘子,不会怪罪吧?”
今日秦老夫人的态度,让他多了几分依仗。
以至于,他觉得惹恼了秦舒雅也不会怎么样。
但他独独没想到的是,秦舒雅压根没生气。
就像没听见杨明说想干她一样。
秦舒雅面不改色道“太迟了。”
“?”
杨明总觉得他们俩不在一个频道上。
“你莫要再打祖母的主意了。”
“祖母时日无多,你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大局。”
杨明压根没听懂她在说什么。
明明是秦舒雅请他来说书,明明是秦老夫人看见他笑逐颜开。
这一切都是意外。
怎么看样子,秦舒雅好像误会了什么。
不过,杨明乐见于此,他大笑道“杨某可以对天发誓,对秦老夫人别无所求。”
只不过是对你有
点非分之想罢了。
四处没有旁人,杨明肆无忌惮地打量起秦舒雅。
所谓美人,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秦舒雅当真是,点到为止的艳,不可方物的美。
杨明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秦家的女儿。
秦家历代书香,在江南算得上一方豪门。
秦舒雅具有典型的江南女子气质,尤其是一双澄澈的眼睛,让人过目难忘。
又因秦献忠身居高位多年,令她身上多了几分贵气。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过人的气质却万里挑一。
若非她出身秦府,也未必能有这般清冷又贵气的气质。
也幸亏她是权相之女,否则这般美貌,是祸不是福。
杨明的双眼就跟x光似的,把人从头到脚都扫了一遍。
秦舒雅还是没生气,甚至连娇羞的表情都没有,就任凭他盯着。
杨明倒觉得无趣了,他随口问道“方才杭叔跟我说,秦娘子要嫁给太子宋宏?”
“或许。”
“什么叫或许?”
“我也不知道。红楼梦有一百二十回?”
“嗯,全本应该是。”
“为何是应该?”
“我只想了八十回,后面四十回没想明白,或许会烂尾。”
杨明先给她打了个预防针。
曹雪芹只写了八十回,后面四十回是高鹗狗尾续貂之作,糊弄一般人还行,糊弄大家,难免有点差强人意。
他选择抄这本红楼梦,也是无奈之举。
除了四大名著,他能完整记下来的,只有什么《金瓶梅》、《肉蒲团》、《品花宝鉴》。
听听都知道,这些不是什么正经的书。
而四大名著当中,三国、水浒、西游记,都有些敏感内容。
只有《红楼梦》,虽然也影射了一些对朝政的不满,但大兴国并没有文字狱,言路较为开放,民间抨击秦献忠的话本都层出不穷,他这点只能算是小儿科。
且单论文学价值,《红楼梦》最高。
为了刷名望,他只能选这本书。
秦舒雅点头道“无妨,说慢些,一日两三回也就够了。”
杨明仔细咀嚼这句话,懂了。
看来秦老夫人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秦舒雅是想给老人家留点念想,让她吊住这口气。
看不出来,秦舒雅还挺孝顺的。
孝顺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可是不孝顺的人多半是坏人。
“我会的。”
杨明对她略有些改观,淡淡应了一句。
他在秦府用了午饭,等秦老夫人睡醒之后,特意放慢了语速,半个时辰只念了一回,便缠着秦老夫人说话。
无非是捡些家中的趣事说。
譬如两个儿子带着义子四处招摇,称霸乡里的蠢事。
秦老夫人被他逗得掩唇直笑,让他明日把孩子也带过来见见。
杨明终于忍不住问道“祖母,我爹当年是什么样子,又为何认了您当干娘呢?
”
秦老夫人拍着他的手,回想道“你爹啊,让祖母好好想想。”
“那大概是快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祖母去城外平水寺上香,返程的路上遇见了你爹和来福。”
“来福一瘸一拐地拦轿乞讨,我招下人一问,才知他们二人从北方一路逃亡过来,走了一个多月。”
“你爹身子骨弱,这一路风餐露宿,到了平江府就熬不住了,数日高烧不退。”
“来福救主心切,便想讨些银子,带他进城看病。”
“你不知道,那几年因为战乱,从北方逃过来的难民有如过江之鲫,惹出了不少事端,南人也多半不愿伸出援手了。”
杨明问道“是祖母菩萨心肠,救了我爹?”
“哪称得上菩萨心肠。只是祖母有一个夭折的幼子,和你爹一般大的年纪。”
“那般困苦,来福却把你爹照料得很好,脸上擦得干干净净。”
“见了你爹性命垂危的模样,祖母就想起你那个命薄的叔父了。”
后面的事情,不用她说,杨明也猜到了。
“你爹在秦府住了半年,才把身体养好。”
“献忠当时一直在家读书,你也知这湖中孤岛,只有秦府一家,他几乎没有什么同窗,山儿的到来,令他十分欢喜。”
“二人无话不谈,相交莫逆,一时兴起便拜了结义兄弟,你爹也就成了祖母的干儿子。”
这杨明是真没猜到。
合着不是因为秦老夫人喜欢杨山
,把他收做干儿子。
而是杨山跟秦献忠成了结拜兄弟,才变成了她的干儿子。
这就更说不过去了。
在杨明的记忆里,他爹几乎就没有提起过这个义兄啊。
他还想再问两句,看见秦老夫人面有倦色,便放弃了。
“祖母,您累了,先休息吧。孙儿明日再来看您。”
秦老夫人还有些依依不舍,抓着他的手不肯放。
杨明只得陪着她,直到她睡去才离开。
出了门,秦杭给他递了杯茶水,笑道“小官人多担待,相爷和几位小官人久居京城,多年不曾归家,老夫人难免有些想念,这才,唠叨了些。”
“杭叔言重了,杨明叫得一声祖母,便是真心实意将老夫人当作祖母看待,这些都是杨明该做的。”
杨明笑了笑。
旁边的侍女嘀嘀咕咕,脸上十分不以为然。
“切,又是一个想拍相爷马屁的。”
杨明隐约听见她们的讽刺,却没有放在心上。
无论是杨重还是秦老夫人,都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空巢老人,实在可怜。
若能哄他们开心,便是彩衣娱亲,也未尝不可,何况只是陪她说说话呢?
“走了,明天再来。”
杨明跟秦舒雅打了声招呼,搭船离开了湖心岛。
樊骁一脸不善地看着他,蠢蠢欲动,却终究没敢动手。
回到家里,杨来福便兴高采烈地迎上来道“少主,家中有喜,大喜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