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败家子 > 第43章奴家服了

第43章奴家服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夜。

    月明星稀,照出满屋春光。

    “官人~”

    柳秀娘嗓音发颤。

    惺忪眼角、长发凌乱,眼神湿漉,仿佛要滴出水来。

    杨明不再迟疑,提枪直入,眼睛都瞪直了。

    柳秀娘的名器,竟是九曲回廊!

    犹如羊肠小道,蜿蜒回转,妙不可言。

    杨明当即倾囊相送,柳秀娘夹道欢迎。

    主宾尽欢,床榻狼藉。

    翌日,杨明一觉睡醒,心里仍有些回味。

    十大名器,果然名不虚传。

    他转身去寻柳秀娘的身影,却发现她已经起床了,正在厨房忙活。

    杨明披上外衣走到厨房,柳秀娘一看见他,满脸都涨红了,

    杨明调笑道“娘子,怎么脸这么红,难道是为夫昨晚弄疼你了?”

    柳秀娘脸颊更红,连眼神都不敢跟他对视。

    她昨夜是鼓起了好大的勇气,才向官人求欢。

    她怕疼,却更怕杨明不再怜惜她。

    可没想到,不仅不疼,还那般销魂。

    “让为夫看看伤到哪里了?”

    杨明一脸紧张,说着就想过来抱她。

    柳秀娘低声喃呢道“官人明知故问,一早起来就没个正经。”

    杨明心痒痒,抱住她道“娘子,天色尚早,不如我们回

    去再睡一会吧,为夫还有好多妙招,想让娘子好好品鉴品鉴呢。”

    听见这句,柳秀娘只觉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

    昨夜的滋味,当真是颠覆了她一直以来的观点。

    原来,周公之礼也不全是为了传宗接代,竟可以这么美妙。

    但她还是毅然决然拒绝道“万万不可,天都亮了,若是让陶陶听见,成何体统?”

    “那你说,为夫昨夜表现如何?”

    杨明缠着她不放。

    柳秀娘没辙了,咬着银牙道了一句“好!”

    实在是,太好了。

    好得她都不知该怎么面对杨明了。

    “哈哈哈哈。”

    “秀娘,我要进城去小住几日,你若有事就到酒坊去,让张三派人来找我。”

    柳秀娘如释重负,满口答应了。

    她庆幸还有个石慧娘能帮她分担一二,否则官人这般勇猛,她真的吃不消。

    杨明换上衣服,吃过早饭,就进城去找石慧娘了。

    “慧娘,我来了,今日我要让你心服口服!”

    杨明一路冲到石家别院,精神抖擞,斗志高昂。

    他暗道自己连名器都降服了,区区一个石寡妇,不在话下!

    一个时辰过去了。

    两个时辰过去了。

    三个时辰

    过去了。

    从日上三竿到日暮黄昏,还没等到天黑,杨明已经是一副脸色苍白,双腿打颤的模样。

    吃晚饭的时候,石慧娘捂嘴偷笑道“明郎今日好生勇猛,奴家服了。”

    “……”

    杨明连筷子都拿不稳,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在如狼似虎的石寡妇面前,什么十大名器,根本就不值一提。

    一想到自己还要在石家待好几天,他就觉得心里怕怕的。

    结果石慧娘当夜一直在书房忙碌,像是故意让他休息。

    杨明如释重负之余,心里又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哎,还是娘子好啊。

    温顺体贴,容易满足。

    杨明想起来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天,他跟石慧娘去拜访了几家窑口。

    大兴国瓷器工艺十分发达,竞争也很激烈,每年破产的小窑口不计其数。

    是以,他们只花了二百两纹银,就连人带窑,买下了一座窑口。

    位置就在张家村隔壁的桥头村,是一处开了数十年的老窑口。

    老东家名叫孙火,已经六十多岁了,烧了一辈子的瓷器,手艺相当了得。

    杨明视察过窑炉后觉得很满意,他问道“孙师傅,会烧琉璃瓶吗?”

    孙火摇

    了摇头“烧琉璃的技艺,大兴国只有几家窑口会,而且都是密不外传,老汉若会烧琉璃瓶,又怎么会沦落到连窑口都卖了。”

    也是,杨明觉得自己白问了。

    “不要紧,我知道怎么烧,不过,这窑炉还要再改造一下。用柴草可不成,得有石炭。”

    石炭就是煤炭。

    大兴国早有开采煤田的技术,但还比较原始。

    再加上煤矿主要分布在北方,目前都是白国的领土,所以价格不菲。

    但比起琉璃的价格,就不值一提了。

    石慧娘兴趣盎然道“石炭奴家倒有法子可以弄来,不过,明郎何时还学会烧琉璃瓶了?”

    “从大炎古籍里看到的,不过终究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师傅多试验几次才行。”

    杨明现在学会了一件事,凡是说不清楚来历的东西,一律甩锅给龙日天。

    反正大楚焚书坑儒已经过去上千年了,谁也不知道龙日天究竟发明过什么东西,无从考证。

    “老汉愿意一试。”

    孙火双手抱拳,表情激动。

    瓷器产量高、价格低廉。

    琉璃产量低,因而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若能学会烧琉璃,子孙后代就多了一项安家立命的本事

    ,再也不愁吃饭了。

    一上午,杨明都在指点孙火怎么改造窑炉。

    下午,周全赶过来,表情有些严肃道“东家、大官人,今早老夫去城里买粮,方知粮价飞涨,几乎翻了一倍!”

    杨明和石慧娘对视一眼,万家果然还是动手了。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万家竟然没有掐断他们的供粮,只是提高了价格。

    杜康酒酿酒成本大概在一百文一斤,翻个倍也就是两百文。

    售价六百文,怎么样都是赚翻了。

    周全是知道成本价的,他之所以这么着急,是担心万家还有后招。

    “老夫只怕万家这是软刀子割肉,逐步提高粮价。”

    “而年关将近,杜康酒的销量每日都在增加,今日还接了几个预定的大单子。若是突然断了粮,交不出货,到时酒坊可就骑虎难下了。”

    “张三让老夫问一句,酒楼那边是否先停一停,把手上的单子完成了再说?”

    石慧娘笑道“周叔不必着急,前日我已写信回明州,让那边运粮过来了。一切照旧便是了。”

    杨明若有所思,突然开口道“不!从今天开始,酒楼那边限量供应,每日只二百斤杜康酒。”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