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贰心
谯县城外。
刘登正毫不避讳的向陈登介绍着他们今年为了恢复各地农业生产、鼓励农桑而作的各项举措:“梁国等处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我们准备让农户在农闲时修筑堤堰,开凿沟渠。等五六月时小麦收成,便蓄水种稻,十一月水稻收获,再翻耕种麦。”
稻麦复种制初现于唐代,是一种水旱轮换、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种植制度。它不仅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稻、麦水旱交替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清除土壤有毒物质……
在气温条件稍差,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采用这种方式一般都能获得显著增产。
当然严格的说这也不算刘登的创举,早在《管子》《荀子》中就曾提到过,黄河流域以及中原一带,许多地方都能做到“一岁而再获”甚至是“四种而五获”。
刘登只是将这个时代盛行的粟麦轮作、“麦下种禾豆”的农耕方式替换成了产量更高的稻麦复种。
在听到刘登准备组织百姓大兴水利,就是为了种植水稻,陈登若有所思:“稻一年所出尚不及麦,刘使君与公子如此大费周章,开挖沟渠,联系江河,恐怕不单是为了农桑吧?”
刘登笑着转过头来,见被对方看出了其中的军事用途,也不遮掩,大大方方的说道:“到底是陈君,一眼就看出了关键。兴修水利,既是为了农桑,也是为了方便漕运,将来无论是运兵还是运粮、亦或是行商,都是一大便宜。”
陈登见他如此坦诚,似乎也不意外,是因为他本就没有臣服吕布,又与刘备父子有旧情,此举显然是没把他当外人。
本来二者之间的联系从刘备将重心转移到豫州开始,就变得有些淡薄,但吕布实在不堪为徐州之主,又兼听闻刘备大败袁术,陈氏的态度于是再度发生了变化。
此次入朝,陈登特意到谯县拜访刘备父子,是出于巩固关系的目的,顺便探探这二人对陈氏的态度。
一路说着听着,陈登故意打听起豫州的事务,譬如修水利、屯田练兵等事,刘登都没有对其隐瞒,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信任,做儿子的态度如此,当爹的多半也是一样,这让陈登心中喜悦安慰不少。
两人一路来到州牧府的门前,只见州从事刘琰、主簿裴潜等人都迎上前来,豫州的二号人物、别驾陈群倒是没有出面,应该是刘备要照顾他的面子。
刘登等陈登与刘琰等人打完招呼,便伸出手作邀请的姿态:“陈君,请。”
“请。”陈登心中有了计较,与刘登谦让一番,最后并肩入内。
刘备与陈登惺惺相惜,如今再度相逢,更是喜不自胜,两人先是谈起了曾经相处的那段日子,回温了感情,然后又简单说起徐州、豫州的形势,在各自有所保留的情况下相互试探,等到刘备与陈登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后,话题才正式深入进行。
“听闻元龙此次入朝,还带了袁术的使者韩胤?”刘备面上带笑,好奇的问道:“不是还道吕将军与袁术关系修好,正要议亲么?为何突然就要械送其使者?”
陈登也知道刘备先与吕布定亲、后被吕布悔婚的事,对方这话里似乎就带有讥讽的样子,看来不论刘备心胸如何豁达,也忍受不了吕布这样失信。
当然,这一系列的事都与陈登无关,反倒还搞了破坏:“吕布此人反复,既与使君议定婚事,又慕袁术之势,转与结亲。当今东南之地,吕布骁勇,袁术势大,此二人一旦结亲,徐扬合纵,终将成朝廷大患,于是在下便与阿翁游说吕布,好在其尚有一丝忠君之心,又怨袁术前者失信,故再度悔了这门亲事,更将袁术使者韩胤擒下,由我送往许县,以表赤诚。”
随着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合作开展,吕布似也要看在朝廷的面子上跟曹操和好了?
这是刘备最关心的事情,只是他留了神看向刘登,这小子又说中了吕布悔婚。
陈登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其实吕布并不赞同与曹操和好,不过是看到使君已据有豫州、又顺利荐举张辽为鲁相,心生忌惮,想借袁术一事邀好朝廷,请朝廷给与爵赏,诸如督徐豫扬三州军事,就能压在使君之上。”
“若是因为忌惮使君、从而向朝廷示好,为的是压制豫州,那吕布与袁术结亲,不照样能办到么?眼下既已开罪袁术,又去求往昔仇敌施与官爵,曹司空愿不愿冰释前嫌,尚未可知,此举未免不智。”陈群忽然开口说道,目光紧盯着陈登,似乎在怀疑这其中有诈,尤其是以陈宫之才,不可能看不到这点。
陈登淡然一笑,轻声解释道:“从去年郝萌反叛后,陈公台便不受吕布信重,其所出谋也很少被其采纳,反倒是陈公台在一旁越劝说吕布依附袁术,吕布越发以为他有贰心。加之吕布早有独立自强之心,不肯依附于人,又见其大败于使君之手,更为不屑,所以才变易定计。”
这么说也合理,在吕布眼中连刘备都能击败袁术,自己也就更不在话下,既如此,又何必依附袁术?再加上他仍效忠天子、不肯与袁术同流合污,更担心陈宫与袁术合谋算计自己,所以才在陈氏的劝说下半途反悔。
只是让刘登感到好奇的是,陈登为何不在袁术与吕布商议定亲的时候劝说,而是非要在定完亲以后再劝说吕布反悔?真不是故意为了脏他么。
陈登感受到刘登投来的询问目光,淡淡一笑。
“说起来,吕布入徐州已有半载,徐州士民不知对其风评如何,是否归心,认其为主?”陈群又问道,这一次他是直接问起了陈登的立场。
陈群其实比陈登还要更早加入刘备阵营,也早知道陈登的才干以及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只是陈登在刘备失去徐州后便改投吕布,虽然其人似乎并未全心全意为吕布谋事,但他到底有几分支持刘备,还是未知之数。
作为刘备麾下的重要谋臣,陈群自觉有义务探清对方的意图,这不光是他要与陈登较劲,更是为人属下的职责所在。
陈登沉吟了一会,目光在刘备、刘登两人身上看来看去,这才道:“吕布暴虐,专好征伐,不知体恤下民,州中百姓多受其苦,皆仰盼仁义之主。虽刘使君治徐不过岁余,然仁义之名已播于诸郡,倘若刘使君复归,必有州民箪食壶浆。”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随着刘备势力增长,陈登转变了心意,愿意给刘备做徐州的带路党。
“元龙深受陶公大恩,当年陶公治徐,百姓和乐,与今日迥然不同。”刘备冲陈群点点头,眼底满是藏不住的笑意,继而看向陈登:“吕布无谋,徒恃武力,必不会长久,元龙姑且看之。”
陈登拱手称是。
“陈元龙大才,使君有此能人辅佐效力,纵吕布、袁术有何惧之?必能助我军安靖东南,还天下太平。”陈群也适时地展现了大度的一面,上前扶起陈登的臂膀,亲热的说:“恭喜使君又得贤才。”
众人也纷纷道贺,有了下邳陈氏的支持,将来刘备进攻吕布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
刘登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早知会是这个结果,所以也不甚激动,只是等众人平复后,才开口说道:“如今吕布与袁术彻底交恶,以袁术的性情,岂能受此大辱?何况其始终对徐州虎视眈眈,想必不久之后就会进攻徐州。”
袁术攻打吕布,无意间也能减轻刘备这边的压力,不必担心袁术会为了报去年之仇再度兴师。
陈群也跟着说道:“近日听闻袁术僣号,自称‘仲家’,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反意昭然,即便他不动兵,朝廷也会下诏令我等征讨,此次元龙入朝,想必也会受此使命。”
袁术称帝以后,其附近的曹操、刘备、吕布等势力都将统一战线,共同讨贼。吕布应也是担心被群起攻之,所以急忙悔婚撕毁盟约,甚至将韩胤交给朝廷以表忠诚,在讨伐过程中也会最为卖力。
摆在刘备面前的也是一个机会,当袁术与吕布大战时,刘备可以趁机派兵攻入沛国南部以及汝南郡,既策应吕布,又扩大地盘。
刘登更是想到借此染指徐州的机会:“广陵郡位于徐州之南,临近江东,若能有一能臣良将镇守,其上可保徐州,其下可以图江东、进九江……阿翁,孩儿以为,此任,非陈君莫属。”
他想让刘备推荐陈登为广陵太守,不仅可以狙击袁术,为进窥江东做准备,更是可以与刘备一南一北形成夹击之势,成为安插在吕布背后的一根刺。
在场只有少数几人彻底领会了刘登的想法,没有领会的也知道这是为了扶持陈登抵御袁术,让其在广陵吸引更多的兵力,己方则好拿下汝南等郡。
刘备正在思索,陈群便拱手赞同其事,陈登也是目光炯炯的看了过来。
“我自然当为国举贤。”刘备笑着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