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家父刘皇叔 > 第64章 欺君

第64章 欺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乐在知道消息后,立即深信不疑,他知道闻喜北边不远处就是白波谷,也知道当初与他护驾的右贤王去卑就在那里。当初护驾渡河以后,朝廷将论功行赏,可白波诸将彼此之间互相争功,内斗不断,到最后封赏的时候也没有去卑的份,以至于去卑愤然不已,带兵跑了回去。

    如今天子大驾途径此地,去卑心怀不忿,纠集起匈奴骑兵过来劫驾,也不是不可能。

    李乐也根本没有怀疑杨奉等人告诉他的动机,只是盲目的相信了杨奉他们的解释,以为是白波诸将虽然内斗,但都不想让外人干预,而杨奉等人的话在天子面前又不管用,所以只能由李乐出面。

    很快,李乐将消息在路上禀报给了天子,并且劝天子:“匈奴若纠集骑兵南下来攻,我等步卒势难抵挡,今当改道南下弘农,入渑池,走函谷关入雒,既避匈奴,亦不改其道。”

    天子对此将信将疑道:“匈奴兵若来,为何探子未曾觉察?”

    李乐答道:“匈奴右贤王去卑现屯驻于白波谷,为臣等曾经驻军之地,其地尚有不少旧识,是他们传来的消息。”

    “升之。”天子对跟在他左右的刘登说道:“匈奴人要来劫驾,你信不信?”

    “我大汉之威名,四海皆知,即便如今朝廷颓势,也不是四夷可以侵犯的,臣不信匈奴人敢如此狂妄。”刘登眼睛紧盯着李乐的脸色:“若是去卑因封赏不公,欲要起兵,陛下大可以先派使者携诏书过去追封赏赐,兴许还能驱使其赶来护驾,平添助力。倘若匈奴果真要战,臣麾下将士也不惧!”

    “善!”天子点头道,他身边自从有了刘登带着人马护卫后,看到那些精良的士卒成天护卫自己,他说话也有了底气:“李将军,如今匈奴人还没来,朝廷就闻风而走,传出去颜面何在?尔等诸将兵马也有万余,结阵而守,难道还挡不住匈奴人么?我身边一个都候都如此无畏,李将军也更应为国效力才是。”

    李乐赧颜,被说的无言以对,只好抱拳离开了。

    侍从在侧的司徒赵温等人纷纷进言道:“虽是如此,可匈奴若真的……”

    匈奴虽然归附朝廷近二百年,多次成为朝廷平乱的打手,但眼下的朝廷不是以前的朝廷,又亏待了去卑等人在先,若真发兵打起来,可不是刘登拍胸脯就能保证的。

    刘登立即说道:“陛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匈奴究竟是有所企图,还是有人欺君,臣以为直接派人前去探听就知道了。”

    “那就劳裴卿走这一趟吧。”天子话音刚落,裴茂便领受了诏命。

    这时有人目光不善的看向刘登,这几日,天子对他似乎过于亲近了,一个卫尉下属的右都候而已,至于当成侍中、黄门侍郎一样天天跟在身边、随时顾问么?

    “如此要事,陛下理应与诸公计议,何故大小不分?而刘登竟然擅放厥词,僭越职守,是有违法度,请陛下将其发至有司论罪!”说话的正是侍中壶崇,其同宗壶寿曾被李傕等人控制的朝廷任命为冀州牧,联合黑山军与袁绍争夺冀州,事败被杀。

    刘登知道对方与李傕这些凉州人关系匪浅,径直答道:“侍中此言差矣,陛下诏问,我自然要应答尽答,难道还要知而不言?”

    “此事尚未与诸公议,若是干扰圣听,该当何罪?身为臣子,岂能不知分寸?”说话的是尚书冯硕,他向来与杨奉亲善,不阴不阳的说道。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天子纳谏当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众人之智,所施之政方能不偏不倚。难道冯尚书连这个道理也不明白么?”刘登自从穿越以来舌战就没怕过谁,见天子没有表态,他也乐的去驳斥这两个与杨奉他们关系匪浅的朝臣。

    本来刘登只代表老爹刘备觐见天子,在朝臣眼中也只算是一个过客,并未影响到他们的地位和利益,彼此之间也算和气。但随着刘登逐渐深入朝政,成了朝廷的一员,又深得天子欣喜,有些人就开始忌惮起来了。

    侍中丁冲虽与壶崇、冯硕二人不是一伙的,但也忍不住说道:“右都候,我等作为臣子,要谏言也得思虑朝廷便宜,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丁冲是曹操的亲故,这些天他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刘登,想到刘备已获得豫州刺史的正式诏命,将成为曹操的劲敌,而刘登又在朝廷上深受天子亲信。丁冲便有心帮曹操一把,至少要在朝廷上,尽可能削弱刘登对天子的影响力。

    天子似是不想再听下去了,身边这些近侍都是表面恭敬,与他进言也每每夹带私货、话里话外都在夸赞或提携党羽,就没有谁能像刘登这样纯粹的。

    你看刘登来朝廷这么多天,夸过他爹几句么?还不如孙乾打的小广告多呢。

    见众人似乎都要批评刘登张狂无礼,天子忍不住下场说道:“好了,都不要再说了,既然是我开口垂询,刘升之应对也不算失礼,诸君未免太过苛责了。再者说,李乐分明是受人驱使,设计诈我,好使朝廷改弦易辙,难道诸公连这个也看不出么?我想以诸公之智,无不明白,故而便以刘升之为由,使李乐知难而退罢了。”

    太尉杨彪打起了圆场,道:“陛下睿鉴,匈奴归顺百年,岂敢犯驾?何况臣也以为,刘登所言不无道理,只要派人去查看一番,事情就清楚了,切不可单听消息不经查实,便自乱阵脚。”

    赵温则是忽然冷笑着说道:“仅凭就如此便否认了李乐的军情,未免太过冒险了。”

    刘登没有再说话了,他静静地看着众人开始议论纷纷,知道是自己这几天的突出表现触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好在天子罩着他,杨彪也在为他说话。

    为了以防意外,车驾继续沿道北行,傍山而东,在山口处特意停留了下来。王师沿着山隘扎下营寨,做好充足的防备,等待裴茂的消息。

    一天过后,裴茂便带着人回来了。

    原来上上任匈奴单于的儿子、单于之位最有实力的继承人、左贤王于夫罗前不久病死,匈奴内部为了单于的继承开始了内斗,最终选出了于夫罗的弟弟呼厨泉为新单于,而右贤王去卑也参与了这次的内斗,正在稳固权势,哪还有空关注朝廷东迁的事情。

    君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皆是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听到裴茂说出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新单于呼厨泉意外的见到裴茂以后,又惊又喜,毕竟自从连着两任单于被杀以后,朝廷一直没有策封新任单于。如今恰好遇见前来打听情况的汉使,急需大义支持的呼厨泉格外殷勤的招待了一番,大表忠心,并许诺若是朝廷肯正式封拜、确认他的单于之位,匈奴可以出兵护驾,甚至提供牛羊等牲畜供给军用。

    听到这里,天子及公卿们皆喜形于色,这可是意外之喜,得到匈奴人的帮助,他们东行的道路将会更加顺遂。

    “好、好、好。”天子不住地夸赞道:“裴卿此行着实功高,倘若真能说动呼厨泉提供军资人马,护驾从行,当记裴卿一大功!卿即刻动身,将诏书和印绶交给呼厨泉,朝廷策立他为单于,望他约束部众,保境安民,守我汉家法度。”

    “唯唯。”裴茂躬身说道,他也没想到此次出行还能捞到这样的功劳,还是刘登出的主意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