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防风和远志
天气渐暖, 冻土开化,赵晟牵着家里的老牛去翻地了。
去年秋天,赵晟着急上山挖药材赚钱, 家里的田地也没来得及翻, 他打算今年春天翻两遍地,免得影响收成。
虽然卖药材赚钱, 但地可是农民的根, 哪怕少赚点钱,也得把地种好。
黄豆腐则是先用家里的两头驴翻第一遍地,然后等赵晟家用完牛, 再借用妹夫家的牛翻第二遍地。
黄豆芽则把小灵芝交给嫂子照看,她则跟着侄子侄女去山上刨葛根。
“娘, 我小妹醒了!”
黄念武一大早就被娘亲抱到了小姑家, 守在小表妹身边, 小妹一醒,他就跑到外面,扯着嗓子把娘亲喊来。
金氏在院子里干活, 一听到小儿子喊她, 赶忙放下活往小姑子家跑。
小灵芝在大舅妈的照看下,穿好衣服, 吃了饭,然后就跟着小表哥和小堂哥玩耍起来,不找爹也不找娘, 懂事得让人犯愁。
黄豆芽也是个心大的, 为了怕小闺女在家哭闹, 昨晚就跟孩子说了早上要走, 也管孩子能不能听得懂, 反正她是说了。
去年刨药材刨晚了,今年草刚泛绿,黄豆芽就上了山。
不过好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冷不丁还有些不适应,走得还没有几个孩子快呢。
好不容易进了山,几个孩子嗖嗖嗖就窜没影了,只留下黄豆芽一个人瞎晃悠。
自打生了小灵芝,黄豆芽就没怎么赚到钱。
除了草鞋和糖葫芦的生意外,其他都买卖都停了,因为要照看孩子,好多事都干不了。
芦苇席子因为太占地方了,没法在炕上编,不然小灵芝会捣乱。
小孩子肉皮嫩,若是不小心被芦苇割了,那肯定是老深的一个大口子了。
本来炕席也没有多少赚头,黄豆芽自然不能因为这点小钱,让宝贝闺女遭受危险。
给小灵芝断奶了,黄豆芽终于可以脱开身了,此时莲花山在她眼中,已经不是一座单纯的青山了,而是一座宝库。
黄豆芽拎着铁锹,穿着毛线织成的毛衣,毛衣外面只穿了一件青色单衣,十分暖和,而且一点也不影响她干活。
“小姑!你快来!”
黄豆芽正拎着铁锹到处翻找药材呢,就听见小花喊她。她赶紧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这就是葛根,这棵给你了,你就照着这个挖。”
黄念文以为小姑不认识葛根,刚上山就领着妹妹去找葛根,来给小姑当参照。
黄豆芽第一次被小孩子照顾了,颇为感动,有种我家侄儿终于长大了的成就感。
黄豆芽拿着铁锹挖,挖了一柱香的时间,可算是把葛根挖出来了,此时已经忙得浑身冒汗了。
刨药材这钱可真不好挣。
黄豆芽算了一下侄子侄女去年赚的钱,暗生敬佩,她作为一个大人,都觉得累,这俩孩子得吃多少苦啊。
不过很快黄豆芽就会发现,刨药材不是最累的,漫山遍野找药材才最累,尤其是找半天也找不到一棵,那真是又累又闹心。
一年没干农活了,黄豆芽的体力有些跟不上几个孩子,黄家小兄妹和李家小兄妹四个孩子,满上遍野的乱跑,黄豆芽被落得老远。
黄豆芽也懒得追了,就自己慢悠悠地在山上晃悠,反正也找不到葛根了,她打算好好观察观察山上的花草树木,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药材。
“小姑,你挖了多少啊?”
眼见着到了中午,黄念花和黄念文只挖到了两颗小葛根,两人都蔫蔫的。
“就这一个,还是你俩让给我的。”
黄豆芽倒没有像几个孩子这么失落,她把筐递给小侄女看,“草根”和“野草”把筐装得半满,但是葛根却只有一个。
“小姑,你要是实在找不着,就挖点菜回去吧。”
黄念文往小姑的筐里看了一眼,顿时有些同情小姑。
黄豆芽笑着弹了侄子一个脑瓜崩,然后几人就下山吃饭了。
到了午饭时间,一见到黄豆芽食盒里的好吃的,几个孩子烦闷的心情立马一扫而空,全都直勾勾地盯着她的食盒。
黄豆芽把从家里带来的小铁板架在了陶炉子上,然后把包子放在小铁板上煎,包子皮被煎得焦香,味道飘得老远,连抢食的猪儿们都顾不上吃草根了,睁着一双小豆豆眼往这边瞄。
这小铁板是去年赵晟买的,俩人懒得做菜时,就把猪肉切成片用盐腌上,然后放在铁板上煎着吃,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等吃够了肉,再用铁板上煎出来的油炒酸菜,酸溜溜的十分解腻。
“小姑,你今天挖的药材,够这顿午饭不啊?”
黄念文一边吃着香喷喷的大包子,一边替小姑犯愁。
本来药材就少,小姑还吃带肉的包子,忙叨一天,别连包子钱都赚不回来。
“你是不是不想吃了?”黄豆芽威胁侄子道。
“我哥我嫂子说我也就罢了,你这个小屁孩还敢说我,是不是欠揍了。”
黄豆芽笑着掐了一把侄子的脸,黄念文故意装作疼,龇牙咧嘴的样子逗得旁边几人哈哈大笑。
黄豆芽也没带多少包子,就是按人头拿的,一共带了六个,让大家都尝个香。
不过包子是肉馅的,个头还大,基本上小孩吃一个就能吃饱了,她自己则又吃了个鸡蛋。
今年,李富贵又帮赵晟家养了一头猪,黄豆芽自然要感念人家的好,不能吃独食。
天一热起来,猪肉就放不住了,黄豆芽就把去年的陈大酱抹在猪肉上,然后将猪肉吊在厨房的房梁上。
这样做的腌肉,虽然味道欠佳,但是能保存好久。
不管咋说,腌肉也是个荤腥,真到没肉吃的时候,那还不得抢着吃。这肉一炖上,照样能把隔壁的狗子馋哭了。
黄豆芽想着天天干体力活怪累的,就蒸了一大锅的包子,自己带出来一份,剩下的留着赵晟中午回家吃。
下午的时候,大家忙叨了一会,眼瞅着也没啥可挖的,就都早早下山了。
毕竟还是早春,一到晚上,天还是很冷的,没必要为了这点药材,把身体冻坏了。
因为家里忙着翻地,黄豆芽也没等大哥来接,反正大家也没刨到多少药材,自己背回家也没多累。
黄豆芽背着一筐的野菜、野草和草根,还有小铁板,慢悠悠地跟着大家一起下山了。
小猪们在前面跑,黄豆芽几人在后面有说有笑的,没多大一会就到家了。
黄豆芽回家时,“懂事”了一天的小灵芝,抱着娘亲哇哇哭,咋说都不撒手,看得黄豆芽那个心疼啊,也跟着一起流眼泪。
“媳妇,要不明天你别上山了?”
赵晟总往山上跑,他知道刨药材这活有多累,本来他就不咋同意媳妇上山,但奈何拗不过,只得应了。
但现在闺女一离了娘就哭,他有些不忍心了,不想让媳妇受累,也心疼闺女。
“那不行,我歇着,你就得多受累。”
虽然男人身体壮得跟头牛似的,但不代表他干活就不累。
眼见着自家男人一年到头没个胖时候,好不容易吃胖了,没多久又瘦了,黄豆芽是真心疼啊。
现在男人年轻,干活还感觉不到累,但等上了岁数,年轻时受的累,都得找回来。
身子若是累垮了,以后别说赚钱了,都得靠钱养着。作为一个曾经的药罐子,黄豆芽太知道身体康健的重要性了。
“两口子过日子,没理由你受累我享福。”
家里这一年的进项,大多是男人赚来的,黄豆芽看着男人瘦了黑了,也是心疼的。
黄豆芽总做好吃的,还真不光是因为嘴馋,其实大部分原因还是要给男人补身子。
赵晟感动得差点没飙泪,怕媳妇看见,赶紧转过身去逗闺女玩。
“娘出门赚钱去,给你买肉肉吃,在家听舅妈话,好好跟小哥玩,娘亲晚上就回来。”
黄豆芽也心疼闺女,但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自己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干活了,就只能委屈一下闺女了。
昨天被闺女哭怕了,怕小丫头看不到娘,再哭出个好歹。
黄豆芽大一早就把小闺女喊醒了,温柔地跟她解释,一边说话,一边用小被把闺女包了起来,直接抱到了前院嫂子家。
小灵芝睡得迷迷瞪瞪的,就被娘亲扒拉醒了,还被把了尿,整个人都懵懵懂懂的,很快在小被子里又睡过去了。
等醒来,见到熟悉的小表哥和大舅妈,小灵芝努了努嘴,想哭却没哭出来。
被娘亲折腾了几天,小灵芝都被折腾皮了,也懒得哭了,就算是晚上娘亲回来,她也跟没事人似的,完全适应了娘亲不在家的日子。
在黄豆芽的想象中,她一天至少能刨五十斤葛根,三天卖一回,至少要赚三百文。
不过想象终归是想象,现实怎么可能那么美好。大家可没有去年那么好的运气了。
莲花山去年被众人翻得差不多了,今年找葛根,可相当耗费精力了,一天下来,五个人总共能挖五十斤就算不错了。
黄豆芽几人挖了五天的葛根,勉强攒够了二百斤,够去县里卖上一回了。
这次是黄豆芽跟着黄豆腐一起去的县里。黄豆芽把自家这几天攒下的“野草”和“草根”都带去了,想让药铺掌柜帮忙辨认一下。
“哎呀,你们这运气挺好啊,这里不少东西都是药材。”
药铺老板都感慨黄家兄妹的运气了,没想到,带来的竟然都是药材。
“不过,这么多的药材我们这都不缺,也不收,你们以后就不用费力气了。”
铺子里也没啥人,药铺掌柜也乐得跟两人聊一会儿,所以他非常有耐心地挨个帮忙辨别药材。
“不过这两样我们药铺收,你们可以挖来看看。”
药铺掌柜把两个“草根”递到黄豆腐手中,让他仔细辨认。
“这个叫防风,你们要是挖得到五年以上的防风根,我按二十文一斤的价格收。”
药铺掌柜指着根部比较粗壮的药材说道。
“这个根看着得有快十年了,你们就比照着这个找,比这个根小点就行,但不能小太多。”
“这个叫远志,这个价格贵些,你们要是能挖到,我按三十文一斤的价格收。”
药铺掌柜又指了一下细长的药材,详细地给黄家兄妹介绍。
药铺掌柜的话,让黄豆芽的心情大好,虽然防风和远志的根不如葛根压秤,但价格贵啊。
远志虽然根小,但找到一个远志,地下会有很多这种小根,而且掌柜说的是鲜重,不是晒干的价,所以这两样药材还是很有赚头的。
黄豆芽站在药柜前,不禁勾起了她孩童时的记忆。
一想到前世的家人,黄豆芽心里就闷闷的,怕年头久了,家人把她写的信忘了。
“掌柜的,您这还收啥药材啊?您受累跟我们好好说说呗。”
大哥的话,打断了黄豆芽的忧思,她立马回过神来,等着掌柜说话。
莲花村附近有不少山,虽然离着村里有些远,但一天也能走好几个来回,有充足的时间上山采药。
老话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住在莲花山村这种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自然不能浪费了这些好山水。
水已经被黄豆腐和赵晟这对郎舅吃得差不多了,现在还剩下山。
在大山边上,若是懂些药材知识,以后日子肯定能过起来,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光靠种地和卖力气。
黄豆芽此时也顾不上面子了,趁着掌柜心情好,把以前自己了解的药材全问了个遍,一个都没放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药铺老板还是第一次碰见这么懂药材的人,还是个小妇人,忍不住对她刮目相看,不仅没嫌被烦,还有问必答。
黄豆腐今天对自家小妹算是刮目相看了,以前顶多是觉得小妹脑瓜灵,现在才见知道她是见识广。
黄豆芽倒也不怕在哥哥跟前暴露自己,以她对大哥的了解,自己都不用解释,大哥就能帮着圆回来。
这也是为啥黄豆芽让大哥拉自己过来,而不是让赵晟赶车过来。
黄豆芽实在不想再撒谎了,每次说完谎,她都睡不好觉。
在药铺询问到了不少药材,黄豆芽开心极了,终于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赚钱了。
其实黄豆芽现在有很多时间,可以去研究前世爷爷传给自己的顺口溜了。但她还是故意避开了,因为她总觉得以后爷爷会带着家里来关外,她想把这赚钱的手艺留给家人。
黄豆芽从药铺出来,就去置办了个挖药材的小药锄。
用药锄刨药材可是相当方便了,比拎着铁锹强多了。
好不容易来趟县里,也不着急回家,时间还很充裕,黄豆芽打算在县里好好逛一逛。
现在的吉德县可比黄家搬家那年繁华多了,街上的店铺多了好多家,黄豆芽挨家走了个遍。
看到卖皮袄和皮靴的店铺,也上去凑了个热闹,现在天暖了,皮袄和皮靴都降价了。但即便降价了,这个价格也不是黄豆芽能买得起的。
皮靴和皮袄真的是好东西,穿起来老暖和了。董大壮去年弄了件皮袄,大冬天的,也天天穿出去嘚瑟。
可把村里的男人们眼气坏了,黄豆腐在家更是没少念叨,语气里的酸气,隔得老远都能闻到。
黄豆芽现在不求别的,只求今年赚出几斤毛线钱,给闺女和孩她爹一人织一件,至于皮袄子和皮靴还得再攒几年钱。
穿上大皮靴和小皮袄去冬捕,也就不用再穿一堆厚衣服了,不用束手束脚的,干活都方便了。
“瞅啥呢?你舍得花钱给你家长工买这个?”
黄豆腐见小妹直勾勾地瞅着,忍不住调侃了几句。
黄豆芽白了自家这个没正调的大哥一眼,又恋恋不舍地瞅了一眼铺子里挂的皮袄子,这才走出铺子,坐着驴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