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炸冻白菜
“媳妇, 给咱闺女起个小名呗!像狗子那样,叫着多好玩啊。”
赵晟和黄豆芽早早就给闺女起了名字,名叫赵子乐, 他们两口子不盼别的,就盼着闺女这一辈子能过得平安喜乐。
“可不能叫狗子啥的, 太难听了!”
黄豆芽真是怕了他们老赵家人了, 怎么会有人觉得狗子是个好名字, 她坚决不同意给闺女起这种小名。
“咱闺女肯定不能叫狗子啊,我又不属狗。咱给闺女起个好吃的名字,叫火腿咋样?”
老娘出门溜达去了, 赵晟趁机在家逗媳妇玩。
“不行!多难听啊!还不如叫小麦或者高粱呢, 瞅你起这个土名。”
黄豆芽还真没听出男人再跟自己逗闷子, 还以为他是认真的。毕竟有个给儿子起名叫狗子的亲哥, 作为亲弟弟,能起出火腿这种名字, 倒也有可能。
“要不叫荷花?你不是稀罕花嘛, 咱小闺女就叫这名。”
赵晟见媳妇认真了,也不敢再乱起名字了,生怕被媳妇数落, 平白无故挨顿收拾, 可不是啥得劲的事。
“不要, 那不是跟韩老三家的闺女撞名了嘛。”
村里太多叫花的女孩了, 光荷花, 黄豆芽就知道三个了, 还有两个莲花, 一个兰花。
还有杏花、梅花、春夏秋冬花, 应有尽有。
带花的名字是好听, 但是叫的人多了,难免显得有些不够特别。
黄豆芽可不想在院子里喊声“花儿”,村里十多个小闺女应着,那可太尴尬了。
“要不叫西瓜或者香瓜?咱村肯定没人给闺女起这名。”赵晟继续出主意。
“你还知道没人给闺女起这名啊?”黄豆芽白了男人一眼。
“你可闭嘴吧,听得我好生气,咱闺女的名不用你起了,我自己想。”
黄豆芽是真的嫌弃自家男人的起名水平,给闺女起大名时,明明挺正常的一个人,一到起小名的时候,咋突然就变得这么不靠谱了呢。
赵晟怕真把媳妇气到,马上变老实了,趴在小闺女旁边,把嘴闭得严严实实的。
“叫灵芝!”
黄豆芽决定让自家闺女继承白家的药材起名法。
“这名好啊,以后咱家孩子都这么起名,再生闺女就叫鹿茸,要是生了儿子就叫人参。”
赵晟立马恭维起自家媳妇,心里感慨,还是媳妇会起名。
这种起名的法子好,那么多药材,自家生多少孩子,名字也够用了。
“灵芝,灵芝,爹的好闺女,小灵芝!”
赵晟趴在闺女跟前,小声地念叨个不停,足以看出他对这个名字的满意程度。
灵芝是个格外听话的孩子,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连哭都懒得哭。根本都用不到三个人哄她。
不过初当爹的赵晟手比较欠,特别爱逗孩子玩,啥时候把孩子逗得哽叽了,被娘亲或是媳妇训斥了,啥时候才罢手。
被逗习惯了,每次赵晟靠近,小灵芝就像是知道似的,哪怕闭着眼睛,也要哽叽两声,这是她对爹爹特有的打招呼方式。
闺女听话,娘清闲。男人靠谱,女人享福。
黄豆芽每天除了要喂奶之外,其他事情都不用管,婆婆跟孩她爹全权负责了。
黄豆芽还是个心大的,哪怕起夜喂奶有些折腾人,但是喂饱孩子后,她还是能立马入睡。
赵晟就没他媳妇那么大的心了,自打有了闺女,他睡觉都变轻了,只要孩子哽叽两声,他就能立马清醒。直到把孩子哄睡后,他才敢接着睡。
除了吃的东西有些清淡外,黄豆芽这个月子做得是相当滋润了,还真没啥可挑剔的。
不过赵晟可就没有自家媳妇那么好运了,老娘一来,他的伙食立马就降了档次。
黄豆芽每天鲫鱼汤配着小米粥,虽然清淡些,但好歹鲫鱼汤足够鲜美。
可怜的赵晟就只能拣鱼肉渣吃了,而这点鱼肉渣还不是他一个人吃,还得分给自家老娘一大半。
赵晟和黄豆芽还是存了不少肉的,虽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还有火腿肉和各种鱼干虾干泥鳅干可以吃。
家里还有黄念花送的干木耳和金氏送的各种干蘑菇,赵晟夏天晒的菜干也还剩下不少,所以家里还真不缺吃的。
但孙氏节俭惯了,眼见着小儿子家的地窖里还有不少萝卜和大白菜没吃,就怕留到开春留坏了,所以就天天带着小儿子换着样的吃这两样。
孙氏在家的时候就是白菜萝卜换着吃,所以已经吃习惯了。
而且儿子每次炖白菜和萝卜时,儿媳妇都让加点火腿肉。用火腿肉煨出来的白菜和萝卜,那滋味简直绝了,汤汁乳白,肉质粑软,鲜香可口。
孙氏每次吃饭,都用馍馍或是高粱饭把菜汤刮得干干净净的,一点都不舍得浪费。
赵晟可就没自家老娘那么快乐了。
这个冬天,他没少吃好东西,火腿肉更是隔两天就要吃一顿,而且还是没有配菜,直接蒸的火腿肉。
火腿肉切成薄薄的片,摆在盘子里放锅里蒸,出锅后,一片火腿肉配一大口饭,那滋味简直绝了,米饭的香味掺杂着火腿肉的咸香,越嚼越香,让人舍不得咽下去。
赵晟也曾给老娘蒸过一回火腿肉,奈何老娘吃了两片后,就坚决不吃了,还不让赵晟继续吃了,说是要留着开春后再吃。
赵晟不敢“忤逆”老娘,就只得放弃这道美味了。
孙氏住到小儿子家的这几天,最常吃的菜,其实是关外名菜-炸冻白菜。
炸冻白菜不是真的用油炸,而是用水煮,而且水里不放一滴油,但是味道却是相当好了。
水烧开后,把切好的冻白菜片放在开水中煮一会儿,等白菜软了后,把冻白菜捞出来,放进装冷水的盆中。
冻白菜在冷水盆里放一会后,攥干冻白菜里的水分,放在盘子里,就可以蘸酱吃了。
冻白菜从锅里捞出来后,还是绿色的,看着就十分清爽,再蘸着肉酱吃,那味道简直绝了,明明没啥油水,但就是十分好吃。
黄豆芽至今都弄不明白,为啥冻过的白菜比新鲜的白菜还好吃。
果然有些美食,还是得当地人做才香。
天天喝几乎不咋放盐的鱼汤,黄豆芽的嘴巴淡得不得了,看啥都馋,尤其是这种蘸酱菜,光是闻着酱味,就已经受不了了。
鱼汤里面的盐都少得可怜,蘸酱菜那更是不可能吃到嘴了。
“给我放一片呗,就一片!”
黄豆芽实在馋得不行了,特别想吃火腿肉,就央着赵晟给她开小灶。
“半片吧,不然太咸了。我给肉切碎了放粥里,你偷摸吃,别让娘和嫂子看见。”
赵晟架不住媳妇的撒娇攻势,很快就败下阵来。
黄豆芽赶紧点头答应,半片就半片吧,有的吃就行。
赵晟赶紧下炕,用刀切下半片薄薄的火腿肉,趁着老娘不在,偷摸把肉拿到厨房。
赵晟把火腿肉末撒在小米上,又在炉子里加把火,把陶罐放在炉子上,用它熬小米粥。
赵晟本来就没切多少肉,又把火腿切得稀碎,分散在粥里,所以一点都不咸,但比清粥有滋味多了。
黄豆芽喝了一口火腿小米粥,只觉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十分美味可口。这一口粥下肚,黄豆芽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正月十四,是小灵芝出生的第九天。也是关外送下奶礼的日子。
村里跟黄豆芽交好的女人们,陆陆续续来赵家送下奶礼了。金氏和孙氏帮着招待客人,赵晟则被撵去了黄家,跟大舅哥作伴。
黄念文和黄念花两人一起给小姑买了半斤赤沙糖,兄妹俩也像模像样地过来走个过场,把屋里的女人们都逗笑了。
大家很是羡慕黄豆芽的福气,生了个闺女,不但没被婆家嫌弃,婆婆反而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娘家嫂子也时常过来帮忙,这月子做得是真舒坦啊,小脸养得红润润的。
除了村里的女人们,来给黄豆芽送下奶礼的亲戚就比较少了。
六丫家的孩子还离不开娘,六丫脱不开身,也就没过来,但是给捎来了九条大鲫鱼,全都处理干净了,解冻后,就可以直接炖汤喝了。
这些大鲫鱼,每条都有两三斤重,一看就是特意准备的,而且应该也是攒了好多天的。
王氏看着这九条大鲫鱼,这个眼红啊,后悔当初没把小姑子交下,不然自己生狗子时,不也能得到这些好东西了嘛。
赵大丫和赵三丫初三回娘家时,听说五弟妹要生了,她俩怕赶不过来,就每人给老娘留了二十文钱,让老娘把下奶礼捎过来。
孙氏过来莲花山村时,直接就把两个闺女的下奶钱带过来了。
本来赵家二嫂是从来不送下奶礼的,但这次却是亲自过来莲花山村了,还特意把两个儿子都领过来了。
这架势,明眼人都看出来是咋回事了。这就是故意来气黄豆芽的。
这些年,赵家二嫂始终被黄豆芽压一头,让她很不服气,这回见五弟妹生了个闺女,自觉自己赢了一头,这次是特意过来笑话人的。
黄豆芽都有些佩服这个妯娌了,大冷的天,竟然冒着寒风过来笑话自己,这是得有多大的仇啊。
村里的女人们送完了下奶礼,闲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家了,现在屋里除了金氏外,剩下的都是黄豆芽的婆家人。
因为婆婆在,王氏这几天没少往黄豆芽家来,经常抱着孩子待一会,纯粹就是过来凑热闹
见妯娌生了个闺女,王氏还挺开心的,认为自己终于比弟妹风光了,所以常来婆婆跟前卖好。
但王氏倒是没敢看五弟妹的笑话,一来是被自家男人警告过,二来也是她确实没那胆量。
自家弟妹啥样,王氏作为邻居,看得是再清楚不过了,借她十个胆子,也不敢找弟妹的不痛快啊。
但赵家二嫂则不然,她虽然也被五弟妹下过面子,但她始终觉得是自己没找到好机会,不是自己说不过五弟妹。
“闺女也挺好的,以后嫁出去,能接不少彩礼钱。”
赵家二嫂见没了外人,说话开始阴阳怪气起来了。
“那二嫂可得多攒点钱啊,多出彩礼,才能娶到好儿媳妇。”
黄豆芽知道这人就是故意来气自己的,但是她不在乎,只要自己不生气,别人就气不到自己。
“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养儿子给自己养老送终嘛,多花点也是应该的。闺女就不行了,嫁出去后,一年也回不了娘家几回。”
赵家二嫂继续挑衅。
孙氏刚要张嘴说些什么,就听小儿媳妇笑出了声。
“那到时候,你可得把眼睛睁大点,挑个好儿媳妇,别娶个爱挑事的长舌妇,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那可够闹心了。”黄豆芽讽刺道。
“可不是嘛,妻贤夫祸少,娶妻当娶贤。可不能找个爱嚼舌根子的儿媳妇。”
“贤妻旺三代,蠢妻毁三代。娶个蠢媳妇,生再多儿子有啥用,养大了,教不好,都是祸害。”
金氏这话说得其实有些重了,毕竟孙氏还在旁边听着呢。但金氏顾不上这么多了,她平时虽然好说话,但一旦涉及到家人,可就控制不住暴脾气了。
月子里生气容易作病。赵家二嫂本来只是想说点难听话,让五弟妹生闷气,也就达到她此行的目的了,但没想到,这五弟妹的娘家嫂子竟然这么厉害。
赵家二嫂虽然坏,但是人不蠢,眼见着讨不到好,婆婆也没站在自己这边,立马就住了嘴,生怕自己挨打。
“可不咋地,以后我家狗子娶媳妇时,我可得睁大了眼睛,不然我跟他爹下半辈子可就遭罪了。”
王氏见气氛尴尬,立马插话来活跃气氛。
孙氏今天倒是对这个四儿媳妇刮目相看了,本以为是个眼皮浅的,没想到也有精明的时候。
赵家二嫂也不敢多待了,找了个借口就带着两孩子走了。
黄豆芽也是服气了,没想到赵家二嫂这么记仇,自己跟她明明一年都碰不到几回面,也没啥深仇大恨的,非得过来找不痛快。
黄豆芽忍不住庆幸,幸好住在隔壁的妯娌是王氏,这若是跟赵家二嫂做邻居,那还不得天天干仗啊,妯娌铁定变仇人了。
黄豆芽是看出来了,这个笑面虎是彻底把自己恨上了。不然也不会大冬天特意过来气自己。
不过黄豆芽心大得很,根本不把笑面虎当回事。
今天来送下奶礼的女人们,不少都过来安慰黄豆芽,说一些“先开花,后结果”、“姐姐长大后,可以照顾弟弟”之类的。
黄豆芽知道这些人是好心,也都是笑着应了,没有说什么。
虽然跟这些人的观念不同,但人家也是好心,没必要跟她们争得脸红脖子粗的,自己跟孩她爹把闺女当宝就好了,别人的话随便听听就罢了,不用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