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无敌之次元干涉系统 > 第102章 超光速尾迹

第102章 超光速尾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样飞行员就不需要用眼去关注机身的全息映射来确认损坏情况,从而更专注于战斗。

    利用人身体的感觉开发功能这种想法还是林凡自己想到的。

    坐进驾驶舱,操作系统快速校正飞行员体型后直接就可以开始起飞。

    脱离地勾后战机在无重力环境下微微飘起。

    因为采取了半自动操纵方式,支架刚一离开地面就启动了自动悬停。

    各个推口轻喷维持战机的姿态和位置。

    但总体看来战机就像是凝滞在空中一般。

    精密程度可见一斑。

    控制着战机离开停机坪,缓缓进入深空。

    舰队的几位指挥也来到了舰桥看林凡的实验。

    进入到安全空域后,先是开始试验直喷。

    反物质与物质直接在喷口的燃烧室发生反应。

    主推进喷口瞬间发出耀眼的白光。

    将加速度拉到顶,系统也会限制在飞行员可以承受的加速度内,这个系统算成功了。

    在停机坪和舰桥上看着的人,肉眼也只能看见一道白光瞬间消逝。

    只剩下一枚白点渐渐被其他星芒掩盖。

    此时战机上的林凡知道,哪怕用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加速度,也需要将近六分钟才能达到这款战机速度的极限。

    这六分钟对于林凡来说基本就是在黑视的边缘徘徊。

    这样的时间显得特别难熬。

    终于,发动机停止加速,战机速度维持在了千倍音速。

    这基本上远超人类能驾驭的最高速度了。

    哪怕是林凡,在不使用感知控制身体的前提下。

    在最高速下应激反应那一瞬间就已经飞过四五千米。

    对于宇宙战争来说这点距离当然不算什么,但对战机战斗来说这已经是拿自己当炮弹了。

    这架战机终究还是太过战未来了。

    虽然能造但人类根本没有使用的能力。

    除非造成无人机。

    但战争还是要用人去打的,不然人就会变得滥战,用无人战争解决一切问题。

    可能这架战机渐渐完善后会留着自己用吧。

    按照普遍武者的现代帝国军队来说,十五倍音速已经是职业军人反应能力的极限了。

    林凡就决定做五十倍音速战机。

    这样不管是普通飞行员各种更高级的飞行员,都可以用同一款战机进行不打折扣的实力发挥。

    实际使用上按照各种测试数据制定性能限制方案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试验超光速功能。

    曲率引擎在高速前进中也可以启动。

    毕竟对于光速来说千倍的音速什么都算不上。

    启动器来前就充能完毕。

    直接启动曲率引擎。

    空间被扭曲,折叠,犹如一张反光的银箔。

    空泡开始成型的同时战机就已经进入光速飞行。

    标压空泡保护着战机不受激荡的空间影响。

    此时林凡还能一定程度看见前方不小角度的星芒。

    但都被拉长成了一条条细线,从暗到明又暗下去。

    整个视野甚至都非常明亮,满眼都是被拉成线的点点星芒。

    继续推动加速,速度来到战机设计的极限。

    不管是曲率引擎还是标压空泡都全功率运行。

    最终最高速度停在了115倍光速左右。

    标压空泡的能源消耗丝毫不逊色于曲率系统。

    基本上是给多少功率给引擎超光速飞行,就要给多少功率维持标压空泡。

    以一倍光速为起点,原本可以达到13倍光速的能源输出,最终被空泡系统分去一半,只达到了115倍光速。

    模拟世界中其实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但当时系统设计还不太完善。

    新的系统对安全性要求更高,对空泡的状态监测更严格。

    在模拟空间时标压空泡的边缘激烈鼓荡,但没影响战机运行,也就没怎么当回事。

    当设计理念变成以人为本时,使用体验和稳定性就摆在了前头。

    新系统的严格虽然造成了能量的消耗,但不算是不能接受。

    标压空泡是曲率航行的保障,两者不可分离,哪怕要消耗大量能量,也只能认了。

    维持十分钟的最高速巡航后,系统稳定性依旧毫无破绽。

    于是决定返航。

    曲率航行可以小角度转向,但无法折返。

    也不可能为了返航就绕个大圈。

    退出曲率航行,战机早就熄灭了反物质直喷推进,直接停在了原地。

    然后标压空泡才关机。

    这样飞船就可以免除空间涟漪的撕扯和曲率遗留惯性。

    直接将战机调转个一百八十度。

    先丢下一个探测器。

    再设定返回的航线。

    重新推动前后加速,使用超光速返航。

    这一趟要专门观测空间涟漪和震荡。

    在宇宙中越接近光速,空间阻力就越大。

    就像在地球上超音速会遇到空气阻力一样。

    超光速飞行虽然不会像大气一样形成空爆,但会造成涟漪和震荡。

    涟漪来自空泡的前进,震荡来自曲率引擎的扭曲。

    空间的修复能力比空气快无数倍,但也有一个轨迹存在。

    丢下一个探测器就是为了多方面观测超光速留下的空间影响。

    如何扭曲,如何震荡,与引擎和空泡的设计是否有强正相关。

    持续时间如何,是否有辐射,影响范围如何。

    诸如此类都是这个探测器应该做的工作。

    随着重新进入超光速,搭载量子通信的探测器就开始反馈观测数据。

    涟漪和震荡与模拟空间中观测的一般无二。

    都是在空泡半径三倍的距离就消散了。

    但尾迹却达到了空泡半径的三百倍。

    以林凡的战机空泡造成的尾迹足有三千多米长。

    虽然在太空尺度上甚至称不上是一条线,但对于追踪者来说肯定是个不错的跟踪线。

    虽然尾迹对于其他超光速者来说是个危险的不稳定空间。

    但远远吊在尾迹之后跟踪完全问题不大。

    跟踪尾迹就等于跟踪目标。

    看来超光速不能在有等速或者超速敌人的情况下使用,否则只会被跟踪。

    安全回到战舰的林凡迎来了一阵欢呼。

    他们不知道这是一款超光速战机,只知道是一种超高速先进战机的速度验证机。

    但也不妨碍他们为帝国的军事技术发展欢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