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我来接管幽州乱局!
“那些百姓是你放出去的?”
林皓眉头微皱。
目光当中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他确实没想到会是这样。
岁伯赶到蒙城县也并未太详细说明幽州城的情况,只是告知了李清月等人已经安全离开。
“当然啊,别人不清楚,难道少将军你还不知道整个幽州城的情况吗?这里加起来就只有1000士兵,拿什么跟匈奴10万人打,让这些老百姓先跑,能活几个是几个!”
“否则到时候被匈奴的人屠城了,死的不是更多!”
杨大人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官。
但是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禽兽。
更没有真正的被所谓的利益蒙蔽双眼。
其实平心而论。
如果真的光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留下这幽州城的所有百姓,绝对能够为他争取足够的逃脱时间。
但是杨大人在这北方边关,足足当了10多年的封疆大吏难道他还不清楚匈奴那些人对中原人有多么心狠手辣吗?
但凡是对方攻下一座城池,必定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男的要么被抓回去当奴隶,女的更惨直接被当做交易的商品。
所以基本上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整个北方边关就属于好不容易,老百姓日子好过几天,然后,边关之外的游牧民族便来抢一次。
也就是,镇北将军林镇秋以及北境军在这里镇守之时,他们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可是在北境军离开之后,北方边关就遭到了匈奴的疯狂报复。
尤其是靠近匈奴部落以及突厥部落的那几个小镇。
已经被屠杀了好几次。
最开始杨大人还会安排其他地方的百姓迁到那里。
可是到后面已经叫不动了。
那些老百姓就已经摆出了一副束手就擒的模样。
反正他们也知道过去就是死。
还不如直接让杨大人把他们杀了。
免得受罪。
正是因为这过往的所有经历。
杨大人才不希望让所有的百姓全部都葬送在炼狱当中。
人间火海,那是他真正亲眼所见。
这也是为什么他平日里吃吃喝喝,可是人就会去做一些事情。
毕竟自己是整个北方边关最大的官。
如果连他都放任不管,无为而治,老百姓的日子只怕比现在还要惨。
“可是你知不知道这样做会让整个北方边关的百姓死的更多!”
林皓眉头紧锁。
杨大人听到这话懵了。
他确实不懂带兵打仗。
“我好心让这些老百姓逃跑,自己都留在这里,你怎么能够说我是在害他们呢?”
但凡不是他的锅,他一概不背。
这就是杨大人的底线。
“可是如果此事传到匈奴军中,他们必定会认为我幽州城早已人心涣散,否则怎么可能会倾城出逃,原本现在的局势就已经近乎于是死局,你再让这样的消息流传到了匈奴那边,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到时候沿途逃跑的百姓,恐怕无一幸免!”
杨大人听到这里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没曾想自己一番好心,如今却办成了坏事。
等等。
忽然他敏锐的意识到了林皓所说的话当中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地方。
“近乎?”
“少将军,难道在你看来幽州城还有机会可以挽救?”
反正他们这帮地方官员早就已经束手无策。
那帮乡绅土豪更是早已收到风声,连夜收拾东西骑着马车就往南边跑。
如果是以前杨大人多多少少还是会阻止一下。
但是在他看来,幽州城肯定会亡,所以就任凭这些老百姓逃跑。
现在。
林皓只身前来。
而且听他的口气似乎并不是送死。
难不成还有备而来?
林皓听到这里直接被气笑了。
“杨大人啊,杨大人,说你是个好官吧,你平日里做派跟我这种浪荡子弟没什么区别,说你是个贪官污吏吧,关键时刻又知道为老百姓考虑。”
“我说林老弟你就别在这里兜圈子了,现在都火烧眉毛,你还有心情调侃我?等这一次化解了危机,以后随便你怎么说,我都绝不反驳!”
不愧是北方边关的封疆大吏。
这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也算没白混。
杨大人此刻已经听出了林皓的弦外之音。
“我确实有办法,不过我不能够确保有十成的把握,而且从现在开始,你们所有人都必须要听我的命令!”
“如果有任何闪失,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包括我。”
林皓收起笑容。
其他人纷纷点头。
原本他们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林皓身上。
现在有了主心骨,自然而然就不会再有其他的异议。
“从现在开始封锁东西北三道城门,只开放南门!”
“什么?!”
几人惊得目瞪口呆。
就连岁伯在旁边也满脸震惊。
确实杨大人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从目前来看开放四方城门的确是能够最快的,让城中所有的百姓离开。
直接关城门,这算什么意思?
那不是让大家成为瓮中之鳖吗?
只开南门。
等城中百姓跑光的时候,只怕匈奴早就已经打到了太平关!
“少将军,这可能不妥吧?现在大家都知道匈奴大军将至,而且城中又确实将士不多,如若关闭三方城门,只怕会引起民愤,甚至有可能激起哗变!”
军中最忌讳的就是兵变。
这老百姓虽然不如那些将士训练有素,但他们人多啊。
尤其是这些百姓一旦上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根本不管不顾。
到时候只会造成毫无必要的流血伤亡。
“不是说了所有的事情都听我命令吗!”
林皓斩钉截铁不容丝毫质疑。
“立刻派500名将士分别守住三方城门,如果有百姓不满就告诉他们是我的命令,而且只让他们从南门撤退,所有人必须有条不紊,一旦有任何人敢制造混乱,全部按军法处置!”
情况紧急。
他也顾不得再去照顾老百姓的情绪。
只有讲究秩序才能够更好有效疏通。
否则所有人全部都挤在城门处,必定会造成拥堵。
更是会影响效率。
而杨大人几人却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文官,如何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