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鸟类救助站分站
周志民将胶水拿在手里反复地端详,“这胶水真能有这么好用?”
“你把那个鞋底掰掰看,看看能不能给掰开?”
周志民拿过皮鞋在手里摆弄了一些。
“不知道这个胶水能不能粘住木头?”
“这要看是多粗的木头,手指粗细的木棒,只要横截面积大一点儿,肯定没有问题。要是太粗了肯定不行。”
“竹签和塑料管之间不知道是否可以粘在一起?”
“肯定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周志民就从修鞋匠手里购买了一瓶胶水。
回到百鸟园,周志民就迫不及待地使用起来。
他捡来一根废弃的羽毛,就用竹签穿在这根羽毛的中间,用胶水将它们粘在一起。
周志民耐着性子等了五分钟的时间,见这根竹签与羽毛内管完全连接到一起,周志民用力试图将这根羽毛与竹签分离开。
结果使了好大劲,竹签还是与羽毛的内管紧密相连。
简直是太好了,周志民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在红隼的翅膀上有所应用,就准备为它搭接羽毛。
实验之初,周志民还是没有贸然行动。
每次选用胶水的多少,周志民还是有些处理不好。
将鸟羽毛的内管里面注满胶水,竹签插入之后,胶水也就随之溢了出来。
单独做实验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要是在红隼身上这么去做,这溢出来的胶水,势必会将它身上其他绒毛给粘在一起。
在正式到红隼身上实验之前,周志民还是做了很多次这样的实验,才从根源上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周志民小心翼翼地将竹签削好,一个竹签沾上胶水插入到待接羽毛上,而另一头在几次插拔完全符合红隼翅膀上面的羽毛内径尺寸的要求,他才沾上胶水,将这根羽毛植入到红隼的翅膀上面。
生怕有不完美的地方,第一次尝试,周志民仅在它的身上植入一根羽毛。
“周园长,你真是太有办法啦。”
“哎呀,看似操作这么简单,你真是不知道困扰了我多久。”
“你就一鼓作气,干脆将这些羽毛都给换上的了。”
“那可不行,这还是实验阶段,我还得去慎重处理。也不知道这胶水有没有什么毒害作用,对它的健康状况是否会有影响,我还是要观察一段时间。”
在每次尝试新生事物时,周志民都是这么样的严谨。
那个游客还是每天不间断地向周志民汇报海鸥的情况,可这两天,他竟然突然失联。
起初周志民也没有当回事,随后几天还是一直没有消息,周志民这才沉不住气,主动给他发了微信,询问他的身体情况。
“我没有什么事,就是……”
“怎么了?”
“就是那只海鸥不打鸣不下蛋就这么飞走了,简直是太不上讲啦。”
难怪他最近没有与周志民取得联系,而是因为那只海鸥彻底地放飞自我啦。
“哈哈哈,你救它不就是希望它能有朝一日重返蓝天嘛。现在它回归自己的生活,你应该高兴才是。”
“周园长,我就那么一个‘独生子女’,哪像你那里‘儿孙满堂’,一次送走几只都不在乎,他这一走我还是挺舍手的。”
“哈哈,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要不没事的时候,你也可以到百鸟园里面帮帮忙。”
周志民还是有些安慰道。
大白鹭在周志民的救治下,颈部感染的情况有些好转。
每隔三五天,这位渔民就将捕捞上来的鱼带来一些送到百鸟园,给大白鹭吃。
“老哥,你可别送啦。再有几天,我就准备给它放飞,吃得太胖对它来说也不好,要不就飞不起来啦。”
“行,行。”
他是一个劲的答应,迟迟也不落实。
“周老弟,你看我今天带来什么了?”
“我的天,你在哪整这么一条大鸦片鱼。”
“单是这条大鸦片鱼就能在市场上卖个二三百元,你整这么一条鱼去喂鸟,那简直就太浪费啦。你还是该拿去卖,就送到市场卖吧。”
“大白鹭可没有这个口福,这条鱼我是专门来送给你的。真是感谢你救了大白鹭,要不是因为我的不小心,或许它就不会牵扯你这么长时间的精力。”
他的这番话倒是让周志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都过去啦,这只大白鹭都要放飞,那些事情都翻篇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周志民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么长时间。
周志民还是谢绝了他的好意,没想到他竟然发起火来,“老弟,你是不是没有瞧得起这么一条鱼。”
“不是,我真不能要。”
“你要是把我当成朋友,就务必收下,要不我真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周志民就将这条大鸦片鱼带回了家,讲起送鱼的经过,一家人笑得是合不拢嘴。
“你们看看,是不是还得做好事,要不谁舍得去买这么一条大鸦片鱼。”
周志民半开玩笑地说。
“爸,你别说,你这还真是一个办法,以后有些鸟你真的这么救治,大家救助的地方这该叫百鸟园救助分站。你这以后走到哪里可都展扬啦,你这分站越多,你这名气和影响力就越大。”
“嘿,你小子说的还真是蛮有道理。我倒不在乎什么名气和影响力,但是通过这么样一种活动方式,可以唤起大家爱鸟护鸟的意识,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是非常的有价值和意义。”
受周宗宇的启发,周志民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他要将这个“鸟类救助站分站”开设得越来越多。
春风席卷着大地,柳树枝头都泛起了一抹绿意。
柳树树杈上面的喜鹊窝被风给吹了下来,几只嗷嗷待哺的喜鹊就在地上张着嘴巴。
学生们在操场上发现了这些小喜鹊,就将这一消息报给了班主任。
校长闻讯之后,就给周志民发来图片问道:“周园长,你看看这几只小可爱怎么弄?”
“你们自己养一养。”
“我们能行吗?”
“怎么不行。这是个多好的机会,还可以让同学们学会照顾小鸟,有助于他们爱鸟护鸟意识的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