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56章
李家刚到京城,就有齐世子一大早大张旗鼓亲自去接人,看时辰是用了晚饭才送人出来。还是德阳公主的马车送回去的,后面还跟着一车的礼物。
这是侯府在向京城权贵之家表示:李家是侯府罩着的。李桃花不仅仅是侯府主子们都认了的干亲,还得了德阳公主的喜爱。
侯府的干亲还会有人不放在心上,能同时得齐世子的看重和德阳公主的喜爱,李桃花迅速入了京中夫人小姐的眼,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齐瑜是皇上跟前年轻一辈第一人,平日里多少人想请都请不到,亲自去李家接人,可是头一份了。
德阳公主在皇室中辈分高,为人公允,深得皇上敬重。近年来已经极少出门行走,一般人也是不见的。这么明晃晃的表示对一个女娃的喜爱,令京中贵女们心里酸得不行。
接下来几天,李桃花满大街逛的时候,经常遇见各家的马车。公子小姐们都偷偷掀开车帘,看看李桃花是何方神圣,能得侯府主子们如此喜爱。
等放下帘子,大都默默无语。豆蔻少女,生气勃勃,神采奕奕,长相可爱讨喜,眉眼弯弯的模样,真的没法昧着良心说不好。
京城闺秀比李桃花长得好看的多了,如此鲜活的少见。远远看着,似乎少女身边的空气都更轻灵,阳光都更灿烂些。
李桃花:她的头饰配饰上,串有不少细小的多面体。是玻璃磨成的,在阳光下,真的是会反射五颜六色的光。
另外就是甭管是谁,每日坚持锻炼身体,睡足了觉,多吃蔬菜,多喝水,也能看起来精神百倍。
京城不愧是整个安朝最繁华的城池,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特产,只要是能运来的都有。京城富人多,舍得花钱吃喝和买各种稀罕玩意儿的人也多。
尤其是这两年,水泥路越铺越多,来京城的商队也越来越多。只要送到了,多贵也有人买,不愁赚不到钱。
李桃花一条条街道,一件件铺子,挨个逛过去。各种空间里没有的,看起来格外好的吃的用的,通通不放过。
古董字画这些贵价的,在李桃花眼里,是不实用又贵的东西,她也分不清真假好坏,直接略过。
首饰有那套桃花玉的用来撑门面,侯府婆媳又都喜欢给她送,李桃花极少给自己买。若是遇到合适的,给阿奶,娘和伯娘们买起来,就毫不手软。
虽然每次老李氏收到首饰,都嗔怪她乱花钱,但眼里都是高兴的。这里漂亮的东西是真不多,首饰既好看,能戴出去显摆,又能留着当家底,李家女人们心里都可喜欢啦。
李桃花自己也不知道,为啥看到吃的用的,就忍不住要往空间里搬。这几年里陆陆续续的,往里送的东西。不开玩笑说,就算整个李府的人,都穿越到了孤岛上,空间里的东西,也够吃用上几十年了。
好在吃食日用都不算贵,布匹也都是买麻布的,绸缎的少,花的银钱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等到铺子都逛过一遍了,李桃花开始蹲商队。京城每日都有大大小小的商队进出,李桃花专挑那些远道而来的打交道。
商队里没有想要的东西,就找商队的老大打听,沿途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物什,说得李桃花满意了就给银子。
也有那瞎说一气想白得银子的,李桃花也不做冤大头,听着就假,还想要银子?她不给又能怎样?还敢找她麻烦不成?
商队之间消息也灵通,时间一长,谁也不敢再糊弄,挖空心思回忆自己一路上的见闻。更有那些机灵的,拿出自己没见过的,路上看着还不错,顺手带着的各种花草,也得了银钱。
一时之间,大家都知道了,李桃花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什。商人们再得了少见的东西,送到李府后门,多多少少都能得些银钱,李桃花就这样得到了一株辣椒。
送来的商人想着,这红红绿绿的果子,瞧着还挺喜庆,说不定李桃花会喜欢。
李桃花喜欢得不得了,直接给了小商人二十两银子。小商人喜滋滋的拿着银子,直道下次有稀罕物还送过来。
这株草是他拿一个馍馍跟一个路边老汉换来的。本也是看老汉可怜给口吃的,老汉给的野草瞧着还算喜庆就留下了。
京中有些人家就喜欢养这种有红彤彤果子的花草,没想到还能得这许多钱财。
李桃花把辣椒小心翼翼的种在自己院子里,每日都要看过才放心睡觉。一株辣椒的籽,到第二年种下,就能得许多辣椒了,过个几年就不愁没有辣椒吃了。
李家人都当是这果子特别,李桃花养来观赏的。不知道李桃花每日蹲在辣椒苗前,脑子里就滚动出现辣椒炒肉,水煮鱼,水煮肉,红油火锅……
口水是真的止不住!辣椒在吃货的灵魂中,牢牢的占着一席之地。
即使已经十多年没有尝过了,一想起来就胃口大开。前世的许多生活细节都不记得了,只有吃到好吃的那种从心到胃都满意的感觉,记忆犹新。
李家众人在京城很快适应过来,老李氏现在喜欢给孙子孙女们做衣裳。京城的料子摸着舒服又好看,李桃花又喜欢买,库房里放了那许多,不拿来做衣裳,睡觉都惦记。老
李氏还偷偷给未来重孙子,重孙女,做了不少虎头鞋。这些虎头鞋也不一定就真要给小婴儿穿。是长辈对重孙辈平平安安,长命百岁的祈盼。
她这把年纪了,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重孙子,重孙女出生,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有多少重孙子,重孙女。
反正,甭管能不能见到,都是她的心头肉,个个都得有,那就往多了做。
京中有京中的规矩,家中有李一一打理,她也不去瞎掺和。早上晨练一天不能落下,饭后要逛几圈院子,半个时辰要喝一次水,李桃花和张静柔还时常过去说话,老李氏也不无聊。
她现在只想把身体养得棒棒的,能多看李桃花几年。
老李头到京城没几天,大司农就找上门来了。两人称兄道弟的,每日一起忙得火热。
原本大农司就对种出红薯的老李头感激不已,更别说如今老李头顶着六品田大夫的名头,又被李桃花在庄子上的试验田做法长了见识,各种匪夷所思的种田法子层出不穷。
两个老头儿每日一大早,就相约一起到皇庄的实验地里,忙到城门要关才回来,精神得很。
张静柔开始打理家中对外的人情往来,偶尔也和李桃花一起去侯府做客。世子夫人王氏也不时带着她,参加各夫人主办的宴会。
李家慢慢的出现在各家后院夫人们的话题中。原因当然主要还是李家三个年轻的举人,对后院夫人们的吸引力太大了。
若是两年后的会试上能榜上有名,李家又不纳妾,几兄弟长得还不错,性情淳朴,是多好的女婿任选啊!
当家的是长嫂端庄大方,婆婆不住一起,阿奶不管事,多好的亲家呢!
李承仁四兄弟也慢慢适应了国子监的学习生活,偶尔还参加一场文会。李家兄弟在国子监受到了热情欢迎,主动来交朋友的同窗一波接着一波。
家中娘亲嘱咐了,要好好考察李家兄弟的品性。自家没有适龄的姑娘,娘家,交好的人家还有呢。
李桃花不想参加各种诗会,赏花会什么的,除了逛街买买买,就是捣鼓各种吃食。觉得味道不错的,就给侯府送几份。
侯府的善意李桃花很是感激,德阳公主和干娘都是真心喜欢她,她也投桃报李,不时做点好吃的孝敬。
齐白芷派人来,说牛痘实验正在紧要关头,不必前去拜访他。李桃花表示理解,研究出来就是流传千古的事,眼看着可行,以齐白芷的行事风格,不吃不睡也要得出个结果。
十多天的日子一晃而过,李桃花带着李一一和李小雪回济州府。后面还跟着三辆马车,赶车的都是家里功夫好的小子,装着她这些日子买来的东西。
当然了,一半已经进了空间,这三辆马车只是掩人耳目。她买了那么多东西,总要有个去处,凡事小心谨慎得好。
这一日的路程,往来的商贾行人不断,安全是没有问题。更何况有各种迷药、毒药不离身的李小雪在,遇到歹人,谁更危险还不好说。
也不着急赶路,早上出发得早,沿途看看风景,当是旅行也还不错,中途还可以在路边的茶水铺子歇脚。
城门一开就出城,不一会儿,朝阳缓缓升起,从早晨的清冷,慢慢感到旭日高升的暖意,单调枯燥的赶路,也有意思了起来。
路边草叶枯黄,远处群山或色彩斑斓,或流翠欲滴。离了城里的烟火嘈杂,置身于大自然的瑰丽静谧中,身心都被涤荡一新,呼出的空气都更清新了。
大自然美得那么理所当然,行人们眼里有希望的光。李桃花忍不住想要,为这太平盛世添砖加瓦。这里有亲人有故土,同样是她的家。
到家时已是晚霞满天,丸子和李良领着新买回来的娃儿们,来门口迎接她们,帮着搬东西。
丸子眼睛水润,只是十多天不见,再见到小姐,只觉心里都踏实了,有暖意慢慢蔓延全身,眼神都不舍得离开一会。
这一波娃儿是相熟的牙人这几天陆续送来的。李家要进一批新人,要求还跟从前一样:十岁上下,身世清白简单,要么是孤儿,要么是和家里断得干干净净的。
牙人消息灵通,李家一放出消息,就直接往附近受了灾的县城去寻摸。能在府城站稳脚跟的牙人,在不少县城都有相熟的同行。
说实话,进了李家,娃儿们是真享福去了,做这样的买卖,他心里没有半点负担。若是从受了灾的县里去找,不光价钱便宜,他挣得多,也是给了这些娃儿一条活路。
这行当做得久了,损阴德,能积点德的买卖,他都抢着做。更不用说,李家出手是真大方。
牙人最善察言观色,娃儿们在他手里这段时日,衣裳给穿齐整些,饭食管饱,油水多一点。看起来康健些,李家基本上很少讲价。
牙人早就琢磨明白了,李家从最开始找他,到一直都找他,就是因为他从不磨磋这些可怜人。
丸子和李良每日里教导新来的娃儿,说无数次他们能有如今的日子,都是因为有小姐。
他们是真心这么认为的,从被买回来的那日起,他们之前人生中无时无刻不在的,悲苦饥饿就被彻底切断了。
一边惨淡麻木,一边温暖光明,至死不能忘。
吃过晚饭,丸子和李良带着娃儿们,一一上前给李桃花介绍。李桃花跟幼儿园老师似的,笑着给分发各种糖果糕点。
娃儿们在李府能吃饱穿暖,糖果糕点是表现突出才能有的奖励,平日里是没有的。
一个个从李桃花手里接过甜食,李桃花在他们心里和甜放在了一起,这就是哥哥姐姐们最喜欢的小姐啊!笑得那么好看,他们也想喜欢!
躺在熟悉的床上睡得格外香,第二日一早,就赶着马车朝庄子出发。
在门口同样受到了少年们的热情迎接,这一批丫头小子们,不少人都习惯了日日看到李桃花的身影。小姐年岁虽小,却是他们心里的主心骨,猛然一段时日不见,不少人眼里都有了泪花。
等李桃花坐下,就都有序的围过来,讲述自己这些日子在庄子上的所学。
李桃花给了工匠们提高技艺的方法,工匠们对主家派来学习的丫头小子们也不私藏。
来学习的少年里头,姑娘比小子多,工匠们也没有意外。小姐是庄子的主人,庄子上的管事也有一半姑娘家,听说府里的大管事也是个姑娘。
小姐不是一般的女娃,身边的姑娘们,也不是普通姑娘家能比的,没毛病。
少年们学习的进度,远远超过了李桃花的预期。在李府学习的时候,第一课就是凡事要思考,要讲究方法,不断实验新的法子。
已经读书识字多年的少年们,学起技艺来快得很,更何况他们还每日互相讨论验证。
丫头们从小每日习武,力气可能比一直同样锻炼的小子们小一些,比外头的普通男丁可不差,打铁都不带怕的。
冬日就要到了,李桃花让庄子上赶紧烧出一批砖瓦,青砖瓦房盘上火炕,可别冻着了。这些人都是她手里宝贵的人才,培养了这么多年,终于开始看到曙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