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哥哥科举我基建 > 第48章 第48章

第48章 第4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家祭完祖回来,李承仁和张静柔的婚期也近了。

    不到二十岁的举人,难得的青年才俊了,又有那样的家规,闺女这亲事结对了!

    更不用说李家几个一起读书的弟弟们,也都中了举。最小的那个还不到十五,整个安朝也找不出几个来。名次还高,这要不出意外,几年之后妥妥的进士。

    李家和安阳侯府交好,又有皇上喜爱,后辈还是这样的有出息,腾飞之势已起。

    自家在其微末之时与之结亲,有这份情义在,静柔又是长嫂,自家那几个不争气的,只要不是犯了大错,都不用忧心了。

    知府大人这会都想对老李头竖个大拇指了。儿子不争气,就都扔在老家照看家业,一心一意督促孙子们上进。

    他家几个小孙子资质也还成,之前一直没有精力顾及,现在看来精力还是得放在几个小的身上。

    等静柔出嫁后,他得找机会和田大夫好好唠唠。嗨呀,早该想到的,田大夫种地厉害,这养娃也是出类拔萃啊!

    世家大族也极少一次乡试就一家子中四个的,田大夫家这是一个不漏啊,更难得了。

    要不是交情没到那份上,知府大人都想把自己几个小孙子打包,发给田大夫管教了。

    田大夫家别的孙子没见过,自己准女婿交谈过几次了。准女婿待人温和有礼,不卑不亢,学识见解和言谈举止都不亚于大家公子,他心里是极为满意的。

    想来李家其他几个孙子也不差。这样会养娃的老爷子,咋就不是他家的哩?

    李桃花四个哥哥一同中举的后续效应是:老李头和老李氏一起成为济州府各权贵家最想结交的人。

    各家当家男人都想和老李头探讨下养娃的秘诀,当家夫人都想和老李氏聊聊小一辈的亲事。

    打头一个已经被知府家慧眼如炬给定走了,剩下的三,个个都不差啊!年纪还更小,排名都不差,进士可期!家中还有不纳妾的规矩,这种好女婿人选,打着灯笼也难找哇!

    一时又后悔,自己在观望啥子哟?李家家规一出来,就该紧跟知府夫人后脚,赶紧的给自家闺女定下。

    现如今,三个新鲜出炉的举人老爷都是香馍馍,不知道多少人家抢。人李家也不傻,三人年纪都不大,若是过两年能再进一步,京中啥样的贵女娶不来?

    果不其然,李家很快就放出话来,等李承仁完婚后,就举家上京,准备接下来的会试,这阵子都在家闭门读书。

    这就是不在府城寻亲事的意思了,各家夫人纷纷后悔不已。

    李家这次全员一起回府城,准备李承仁的亲事。

    小辈里头第一个成亲,结的又是知府那样的亲家,这喜上加喜的大事儿,得办的敞亮喜庆。

    张氏现在还对自己即将有个知府家嫡女做儿媳妇感觉不真实,刘氏和赵氏也是一样的感受。不知道新媳妇那边是啥样的礼节?自家做事没啥规矩,不知道新媳妇会不会嫌弃?

    李桃花在一边扮演恶毒小姑子,“大伯娘是婆婆,大嫂家世再好,嫁到咱家也是新媳妇,大伯娘不给立规矩就是好婆婆啦!”

    “立规矩?是之前的王县令夫人说的,新媳妇给全家人布菜,全家都吃好了,自己赶紧的垫吧几口。给婆婆捏肩捶腿,端茶倒水那种?”赵氏不懂就问。

    张氏忙不迭摆手:“那不成,那不成。咱娘都没给咱立过规矩,咱家不兴磋磨媳妇。”

    “就是,就是,咱地里刨食了半辈子,有手有脚的,啥不能干?反正我是受不得让人给伺候吃喝的。”刘氏跟着表明态度。

    “对,咱家不兴叫人伺候,爹娘都还没让人伺候呢!”赵氏对这事一向坚持。

    三妯娌对不让人伺候这事,一直是统一战线,坚决执行。

    就算小丫头是专门伺候自个的,当家的不也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时日久了,免不了说话打交道。这养猫养狗的时日长了都有感情,何况是个人呢?

    再说了,王县令夫人给她们说了好些丫头爬床的例子,她们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人穷到极致,还要啥脸面?家里人都要饿死了,啥事做不出来?

    她们也穷过,也挨过饿,那滋味是真难受。爬床的小丫头,也不都是自个想享富贵。也有的是没辙了,铤而走险,给自家谋条生路……

    反正只要家里没有伺候的,就没有这些麻烦事。

    这么一打岔,三妯娌都不紧张了。甭管新媳妇习不习惯,嫌不嫌弃的,反正她们也不长久住一起。

    亲事一完,他们就回芙蓉县,过自个的日子去。跟桃花村似的,成亲了的儿子就分出去单住。

    李承仁几兄弟宴请了昔日同窗好友,谢了师长,继续埋头学习。

    准备亲事都是长辈们的事,李承仁偶尔给张静柔写个信,送个小礼物,还是李桃花一旁怂恿的结果。

    两人定亲后,不时就能见见面,说说话,不过身旁都有丫头小子跟着,单独一边说话,就相看时那一回。

    写信送小礼物这种事,在李承仁看来和吐露心声差不多了,怪难为情的。

    新的家庭成员融进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老李氏带着三个儿媳妇准备聘礼,单子列得长长的,还在不停增减。

    几兄弟之前住的院子叫朝晖院,成亲了就不好再和弟弟们住一个院子。李承仁也不想住远了,边上的院子景致也不差,问了张静柔,取名朝露院。

    李承仁和张静柔商量了下,新院子只简单翻修,重新装点了一番。朝晖院另一边,就是李桃花住的桃花苑。

    中了举,几人就不再去象山书院读书了。要想再进一步,最好还是去京城学习。

    老李头已经托了齐瑜帮忙,在京城寻摸院子了。在买院子这事上,老李头一向舍得花钱。

    家中留了李承仁成亲的开销和一千两银子以防万一,剩下的八千两银子,打算全花在买京城的院子上。

    老李头带着三个儿子,每日里亲自去采买各种成亲用的物品。家里这么多年才有添丁进口的大喜事,全家人都心怀喜悦的忙碌。

    这几年各种高兴的事儿可是太多了。先是不缺钱了,再接下来就是李承仁几兄弟在科举上一帆风顺,唯一盼着的就是小辈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

    家业现在都不需要去挣,钱财都够花用。李家各房人丁都不算兴旺,新媳妇进门,又一辈的子孙有了盼头。

    老李头走路都带风,他可太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呃,虽然记得的祖宗只有他爹娘,但李家已经开枝散叶,往后就有许多辈的人了。

    爹娘去的时候,他年纪还小,只记得爹叫李大牛,叫他娘秀娘,上头的爷奶都记不清了。

    仗打起来没多久,他就跟族人走散了。后来跟在几户好心的人家后头,偶尔被舍碗粥,一路吃野菜啃野果,阴差阳错的到了桃花村。

    族人他都没印象了,这么多年了,也不用去找了。当年和老李氏成亲,岳父岳母找了当时的村长,在桃花村祠堂里加了他爹娘的牌位。

    这样他一家子也算是桃花村的人了,和老李氏成亲就不算是入赘。他一辈子都感念岳父岳母的大恩大德,真心真意对老李氏好。

    李桃花看着爹娘他们和阿爷阿奶的高兴劲,心里也跟着升起喜悦来。看着身边的亲人生活平安喜乐,那种幸福和满足感让李桃花的心暖暖的。

    在这个时空生活的时间足够长了,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天三顿饭,晚会吃就会饿,晚上会困,睡一觉起来精神十足。

    身边的人有各自的喜怒哀乐,街面上人来人往,人声喧闹,傍晚有炊烟袅袅,人间烟火。

    上辈子的事儿,许多已经记不起来了,能记住的也开始模糊不清。

    要不是一箱子的笔记上,记满了这些年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方子和各种想法。里头拼音,英文,简体字夹杂。李桃花有时候会觉得,前世的种种可能就是一场梦。

    对了,还有个空间,往里头放多少东西,也没听见一声响。里头的东西也能拿出来,有些放许多年了,还和当初一模一样。

    李桃花就当它是个超大冰箱,最好囤货一辈子都用不着才好。

    忘了在哪篇网文里看到过,拿空间用在物流上,李桃花也想过,最终还是怂了。

    运气好,遇到一个人帅心善的金大腿(齐瑜),每月家里都能存下不少银子。哥哥们眼瞅着就能当靠山,家里就要朝着官宦人家迈进,用不着她冒这么大的风险挣钱。

    李家的亲戚都在芙蓉县各村子里,李承仁成亲都没有过来。

    一是李承仁结亲的是知府这种天大的官老爷家,怕自己一个乡下人不懂礼数,丢了李家的脸面。

    二是济州府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远了。即使李家派车去接,舟车劳顿几天,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吃喜酒,想想心里就发憷。

    一般这种在离家老远的地成亲,亲戚们也极少有大老远赶去的。这边习俗是啥时候新人回老家,在老家再办一次酒就成了。

    也不是办大席,请亲戚们来吃顿饭就成,听说有人回家办席的时候,孩子都老大了。

    村里人离家的极少,离家还能在外头成亲的就更少了。算上周边的村子,七八年也不一定能碰到一件这样的事,会被人津津乐道好久。

    成亲这日,李府的宾客主要就是李承仁的同窗好友和书院的夫子。同窗好友人不多,但都是能闹的少年郎,也很热闹了。

    中午在李府简单吃一顿,这帮少年郎们就嬉闹着,拥簇着李承仁去府衙后院迎娶新娘子。回来还有拜堂,喝喜酒,闹洞房的热闹。

    李家大人们不来管年轻人的事,少年郎们觉着自己责任重大,心里又莫名兴奋,甚为期待下午的热闹项目。

    李家丫头小子们不光不低眉顺眼,还在一边起哄叫好,提供各种道具和点子。气氛组别出心裁,哪里都不冷场。

    夫子们单独一桌,吃完饭,在别家就该是品茶聊天,等新郎结亲回来看热闹了。在李家是各种游戏任选:安朝版狼人杀,文人版“你来比划我来猜”,“谁是卧底”还有传统的击鼓传花,吟诗作对,投壶猜谜。

    传统游戏夫子们玩腻了,新游戏挨个体验了一番。有李家识字的丫头小子们做主持,在一边儿凑乐,夫子们玩得心满意足。

    夫子之间有了新的认识,关系更进一步了,对李家提供的游戏甚为满意。

    这么大的喜事,齐瑜自然要来凑热闹。作为媒人的安阳侯夫人,早就想借此机会出来散散心了,自然要到场。

    世子夫人王氏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也跟着来了济州府,可太不容易了。老早就想来济州府,去桃花妹妹的庄子上采蘑菇摘野花了,听说还可以钓鱼野餐?

    府里的莺莺燕燕都不能来,到时候她和夫君两人,跟着母亲去庄子上住几日,想想就美得很。

    这一家子单独一桌,老李头,老李氏带着李桃花作陪。

    安阳侯夫人觉着李家很是神奇,外头自矜内敛,温文尔雅的读书郎,到了李家都能闹得欢腾。外头传来一阵阵少年人的喝彩叫好声,听着让人心里都松快了。

    饭菜味道好,吃饭氛围好——李家吃饭不兴食不言,三位客人入乡随俗。李桃花一边吃,一边介绍这菜是怎么做的,再配上两颊鼓鼓,享受美味的小模样,引得桌上的人都跟着多吃了半碗饭。

    李承仁身着喜服,骑着大马,身后是打扮得同样喜庆的弟弟们,再后边是帮着去结亲的同窗,一路吹吹打打到了府衙后院。

    花样少年们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齐上阵,费尽心思迎回了新娘。

    张静柔的嫁妆看花了人眼,李桃花暗道,不愧是知府嫡女,妥妥的白富美。还好她家这些年攒的钱财也不少,聘礼也很能看得过去。

    李桃花一面在心里暗笑,她大哥将来考不中进士,挣不来钱财,还可以在嫂子面前做低伏小,求嫂子赏口饭吃。一面笑眯眯的亲自端了小馄饨,去给嫂子垫垫肚子。

    新房门口守着的李七七和张静柔的大丫鬟知画已经聊得火热。看到李桃花亲自端着吃食过来,两人连忙上前接过。

    屋里张静柔还盖着盖头,听到进来的是李桃花,微微松了一口气。两人早熟得很了,李桃花在这,她还能不那么紧张。

    送嫁的三个哥哥在前头喝酒,三个嫂嫂刚被请去吃席,只有她这个新娘子还饿着肚子。

    李桃花坏笑着打趣:“嫂子早饿了吧,快来吃碗馄饨垫垫肚子,大哥估摸着一时半会还脱不了身。”

    张静柔也不客气,笑道:“算你还有点良心,我这一大早起来,我娘就只给了我几口点心,等过几年你成亲就知道了,真是又累又饿。还好我还有贴心小姑子惦记!”

    李桃花赶紧给她哥刷好感度:“我大哥,你夫君一早也嘱咐了,让我别忘了送哩。”

    张静柔快速的吃完,补了口脂,盖上盖头回床上坐着。两人正说着话,老李氏带着三个儿媳,张静柔三个送嫁的嫂嫂,领着安阳侯夫人和世子夫人来看新娘子。

    等李承仁一身酒气的回来,在喜娘的唱和下完成掀盖头,喝合卺酒一系列仪式,一屋子女人说说笑笑,打趣几句,再齐齐离去。

    安阳侯夫人还约定了等新娘子三朝回门后,大家一起去李桃花的庄子里松快松快。李桃花赶紧狗腿表示,庄子上又有不少新项目,保证干娘和嫂嫂们玩儿的痛快。

    前头的酒席上,各种游戏太好玩,三个弟弟也给力,成功拦住了少年郎们闹洞房的脚步。

    这会厨上上了一桌酒席,新婚夫妻一起坐下吃点。两人都劳累了一天,这会才能好好吃口饭,休息一下,为晚上的深入了解作准备。

    第二日早早的,知画就轻轻叩门,提醒张静柔起床。

    新娘子第二日早上,要给全家人烧早饭。当然不是新娘子一人,给还陌生的一家人烧早饭。桃花村是和家里的嫂嫂小姑子一起动手,若是嫂嫂小姑子全无,婆婆也会来帮忙。

    新娘子这会连家里的米面油盐放在哪里都不清楚,独自烧全家的早饭不现实。

    大户人家新媳妇是去厨上看看,吩咐做哪几样,在丫头们的帮忙下,意思意思做一样就成了。

    张静柔揉着眼睛正要起身,李承仁睁眼一看,天刚蒙蒙亮,忙道:“咱家早饭不用家里人操心,桃花那边安排好了的。每日都有人管,天还早,再睡会,桃花起来了才吃早饭呢。”说完眼睛左右瞟了瞟,红着脸小声问:“还疼不疼?”

    刷的一下,张静柔连脸带脖子一起泛红,慢慢的缩回被窝道:“还好。”声音小得凑近了认真听才能听到。

    新婚夫妇不敢对视,闭着眼,假装又睡着了,等天亮。可能是昨晚太累了,居然就真又睡熟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