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粮价和民生!
可是让钱绍想不到的是!
那个当娘的看到女儿撒娇之后,居然毫不犹豫的掏钱买了!
“她居然要买!”钱绍的眼睛瞪的滚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帮泥腿子就不知饴糖有多贵吗?”
然后
让他更加瞠目结舌的一幕就发生了。那个年轻女子居然连碎银子都没拿,就掏出了一堆铜钱来付钱。而店老板居然乐呵呵的接过钱,将糖人交给了那个女人!
“简直让人贻笑大方!”钱绍冷哼一声:“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饴糖。这分明就是演戏!”
钱绍肯定了,眼前的这一幕还是新安军在演给自己。只可惜新安军就是一帮没见识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饴糖这东西有多贵,所以露出了破绽。
钱绍不由得为自己的机智感到庆幸。他不由得回想了一下,自己从驿站之中溜出来的经历。之前他觉得自己能顺利的从驿站溜出来就是因为新安军无能。
现在想想,或许新安军早就算准了自己可能要暗访。然后就准备了这么一场戏给自己看。驿站中的新安军也不是真的无能,他们只是在给自己暗访提供方便而已。
钱绍也不想想,他钱绍哪有这么大的面子?新安军凭什么在他面前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至始至终他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秦凤路已经不是大梁了!它早就在事实上成为了另一个国度。
而这时的秦凤路同样具备一个王朝刚刚草创之时的那个特征——粮价便宜。
不仅如此,新安军政权下的粮价之低相对大梁来说简直是令人发指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一个王朝草创之时和王朝末世之时粮价的差距能有多大?
按照唐史记载,唐朝贞观时“至八年、九年,颇至丰捻,米斗十五钱”,“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而到了唐后期尤其是唐肃宗到唐德宗期间土地兼并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大幅降低。类似“京师旱,斗米值数千,死者甚众”、“米斛至万钱”、“河北旱,斗米千钱”这样的记载开始屡见不鲜。
同一个王朝,在草创和末世的时候粮价的差距能达到数百倍。
当然这里还有另一个因素不得不考虑,那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大牛——唐太宗。
中国古代历史上度量衡曾经发生过数次大的变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尺”的长度,战国时期人们所说的七尺男儿和后人眼中的七尺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但是即便是将所有的度量衡都换算成现代标准。唐初贞观年代的粮价也是史上最低!而且低得有些夸张了。
有些人觉得这是因为隋朝给唐朝留下了大量的粮食。且不说隋朝天下大乱十室九空之后还能给唐朝留下些啥?
就说唐史记载贞观八九年到贞观十五年之间粮价的大跌,这能跟隋朝有什么关系?这是唐太宗实打实的政绩!而且是历史上独一无二断档性的强悍政绩!
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也没有唐太宗这么牛的,所以他们在皇朝末世之时和皇朝开创之初的粮价差距也没有这么夸张。
大梁就是如此,大梁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和大梁开国之时的粮价差距也就只有五十倍左右而已。
可惜的是,大梁遇上了一个比唐太宗更加夸张的对手——舞铲阶级!
不管路旭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在实际上建立了一个舞铲阶级政权。
唐太宗就是再牛,他所治下的大唐也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在他的皇朝之中也是有地主阶级趴在农民身上吸血的。
换句话说,唐朝的粮价再低也是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而新安军政权的粮价干脆就是厂家直销,所以新安军的粮价只能更低。
充足的粮食供应和低廉的粮价促进了服务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一些以粮食为根基的产业也开始蓬勃的发展了起来。
比如酒肆、茶馆、制糖等产业都是如此,而这些产业再发展起来就又促进了手工业等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
这就是新安军政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原因。
也是扶风糖人便宜的原因。作为饴糖的原材料,秦凤路的粮食价格只有大梁的几百分之一,那通过粮食提炼出的饴糖的价格和大梁那边的差距自然也就更加的夸张了。
所以才会导致钱绍在汴梁想都不敢想的饴糖,扶风的女子拿出几个铜钱就买了下来。
钱绍更不知道的是!
景隆皇帝和清流们之所以这么恨路旭,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凤路的粮价太便宜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秦凤路的粮食这么便宜。那天下的商人们岂不都要疯了?
这可是妥妥的一本万利啊!如果把秦凤路的粮食拿到其他地方卖,那他们岂不是要赚疯了?
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新安军的粮食便宜,但是秦凤路实行的是军管。粮食这种资源是政府统一从农民手里收购,又统一在新安军的粮站进行销售的。
在售卖的过程中,新安军是严格限制对秦凤路之外的人销售,同时也严格禁止大宗粮食交易的。
再加上朝廷和新安军双方面对外来人的封锁,外面的粮商根本无法从秦凤路倒卖出多少粮食。
这样一来,秦凤路的粮食便宜对他们来说就是纯纯的威胁了。
一旦让外面的百姓知道天底下还有这么便宜的粮食。那么他们剥削民众的丑恶面目不就暴露出来了吗?
暴露出来也就罢了,毕竟土地兼并了两百多年士绅们早就顾不上自己的脸皮了。
可是在秦凤路崛起之前,对百姓们来说全天下的乌鸦都是一般黑的。整个天下都是地狱,没有天堂!
现在,秦凤路这么明晃晃的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摆着。那些被士绅们看不起的泥腿子们还能安心的受穷吗?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啊!
为了避免消息走漏出去。朝廷对新安军和秦凤路采取了更加严密的封锁,甚至为了避免闻元忠给路旭行方便,他们连闻元忠也一起封锁了。
然而,这毕竟不解决根本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那还得解决新安军和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