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圣人的愤怒
“逆子!好个逆子!”
收到消息,圣人几乎要怒发冲冠。
外头那些混账在喊什么?
清君侧,诛奸佞!
让奸佞当道的,难道会是明君?
这不是在变相地骂他是个昏君嘛!
圣人一直都想做个盛世明君,否则,他也不会大言不惭地用“圣人”来当皇帝的代名词。
事实上,圣人登基这些年,文治武功,也都做得极好。
别的不说,单单是统一南北这一项功绩,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但,圣人还嫌不够,他想像始皇一样,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
他打压世家,他推行科举。
为了保住自己的圣名,他明明更喜欢萧昭仪给他生的三皇子,可也不敢太过看重。
圣人付出良多啊。
结果呢,京城里却有人在叫嚣什么“清君侧”?
哈!
他们“清”的哪里是君侧?
分明就是想要造反。
“逆子!不孝子!”
圣人气急之下,也顾不得什么礼仪,竟脱口骂了起来。
“陛下,千万别气坏了龙体啊!”
萧昭仪年近四十,却保养得极好。
本就绝美的容颜上,并没有太多的岁月痕迹。
反而平添了许多成熟女人的魅力。
她出身南方士族兰陵萧氏,从小在建康长大。
虽然二十多年前被掳到了北地,可她依然保持着吴侬软语的乡音。
人长得美,声音软糯得仿佛能融化人的心,再加上世家女特有的高贵娴雅,也难怪她能受宠二十多年。
萧昭仪还有个最妙的地方,她没有把圣人当做帝王,而是当成了自己的夫君。
她从未向圣人索要过富贵、权势,圣人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寻常夫妻的那种温馨与安逸。
尤其是当初为了安抚婚后多年无子的阿史那皇后,圣人为难,萧昭仪主动表态,让出了自己亲生的骨肉,解决了圣人的难题。
可以说,对于圣人来说,萧昭仪就是他的解语花,是他的贤内助。
过了这些年,哪怕萧昭仪不再年轻,甚至是到了做祖母的年纪,圣人对她依然恩宠有加。
还爱屋及乌地格外看重三皇子。
所以,哪怕圣人正处于暴怒状态,心腹内侍都只能颤抖着躲在角落里,萧昭仪却能出声劝慰。
因为她知道,圣人再生气,也不会迁怒于她。
“阿妙,你知不知道,那个逆子都做了什么?”
“他居然在坊间散布谣言,他这是要造反啊!”
圣人听到心爱女人的声音,果然没有继续发飙。
双手撑着案几,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总算稍稍换回了些许理智。
只是,说到“造反”两个字的时候,圣人眼底闪过了一抹杀意。
清君侧、诛奸佞!
这句话简直就是造反的完美遮羞布。
历史上就有明确的案例。
圣人不认为自己是昏君,不过,他也知道,流言中所唾骂的奸佞是谁——白丁宰相贾易!
想到贾易,圣人的怒气就又消散了些许。
这人,确实不太像话!
作为一条狗,却没有作为狗的认知。
仗着主人的势头,胡乱撕咬,闹得京中人声鼎沸。
若不是看在贾易成功把五相之一的郑宰相气得在朝堂吐血,不得不“致仕”,圣人真想履行对姐姐的承诺,把贾易杀掉。
圣人不是故意违约,而是贾易留着还是有些用处的。
圣人默默在心底设定了一个目标,只要贾易完成了,他就把贾易的脑袋送到阿姐的面前。
也就再过几个月的事儿,阿姐素来疼他,也懂得体恤,圣人觉得阿姐不会计较。
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阿姐赌气般地把南陵许给了老五。
可她对自己这个弟弟,依然可以上演“恶龙咆哮”。
这,才是阿姐不记仇的表现。
若阿姐真的恼了他,生出了其他的想法,就无法坦然地在他面前保持真性情。
兴许还会故作深明大义、温柔大度的模样呢。
阿姐没有,她过去怎么待自己,现在照旧。
所以,圣人判定:阿姐还是他的好阿姐,他们姐弟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一个贾易而受到影响!
贾易该死,可现在还不能死。
如今贾易更是成为了某些逆贼试图犯上作乱的借口。
奸佞?
贾易确实形式不妥,可也是有些功劳的。
至少在他的疯狂撕咬之下,世家的稳固同盟已经有松散的趋势。
圣人觉得,只要再有那么几个月,就能进一步削弱世家。
可恨那个逆子,竟是连这点时间都不给他。
圣人越想越气,刚刚因为萧昭仪的劝慰而有些减退的怒火,又重新高涨起来。
萧昭仪没说话。
圣人可以骂某个皇子是逆子,而萧昭仪却不能跟着附和。
私下相处的时候,她把圣人当成了“夫君”。
但萧昭仪心里很清楚,她和圣人就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
她只是一个宠妃,一个妾!
做了妾,就要遵守做妾的规矩,哪怕是她亲生的儿子,她也不会轻易评判。
在礼法上,圣人和皇后才是皇子们的父亲、母亲,才有资格管教。
萧昭仪,没有资格。
而且,萧昭仪敢打赌,此刻圣人骂的“逆子”并不是她的三皇子。
别人的儿子,萧昭仪就更加没有资格评判了。
她默默地给圣人端来一碗茶汤,送到了他的手边。
圣人骂了这好一会儿,也有些渴了。
接过茶汤,咕咚咕咚地喝了好几口。
嘭!
喝完茶汤,圣人把茶盏用力放在了案几上。
瓷器碰触桌面,发出了刺耳的响声。
萧昭仪却神色不变,还一副任由圣人发泄的贤内助的模样。
“阿妙,你猜,这次搞出这些破事儿的人是谁?”
“除了三郎,其他的那些皇子啊,都不是安分的。”
萧昭仪不问,圣人却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倾诉。
萧昭仪:……盲猜是五皇子!
最近五皇子上蹿下跳地太过活跃。
他求娶南陵的目的太强,俨然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有了永昌长公主的支持,素来低调的五皇子,也变得高调起来。
散布流言,或是弄些谶语什么的,也多是读书人擅长的。
五皇子便素来都是以博学多才的形象面对世人。
萧昭仪心里有了答案,却不会说出来,她就是浅浅的笑。
“你呀!就是太守礼了!”
见萧昭仪这般,圣人倒也不逼迫,直接吐出了答案:“老二!这些都是老二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