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止于情 > 第67章 第67章

第67章 第6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关于二皇子谋反一案,在前任太子能够下床行走后,有了结果。

    二皇子傅叡煜犯下滔天罪行,褫夺皇子身份,贬为平民,府中众人一律流放。

    太子选侍赵氏,同傅叡煜勾结算计太子、私制凤袍,有违礼制,罪当诛。

    二皇子妃姜如清虽为二皇子嫡妻,谅其亦是被蒙蔽,且看在其悉心照料太后地份上,罪不至流放。

    至于前任太子傅叡煌,自认为治家不严,自请驻守北地荒凉之地,以换赵氏免于一死。

    周娴二人为傅叡煌饯行的时候,赵青青已是一身宫婢打扮,牢狱之灾让她的身形看起来更为消瘦,呆呆地站在傅叡煌身后一言不发。

    同她一般憔悴的,还有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地傅叡煌,明明已经到了夏季,却还一身长衫包裹着,让人看了只觉喘不过气。

    傅叡煌一手撑着身下的椅子,想要站起身子拥抱这个从小就关系亲密的弟弟,可费劲力气也没能站得住,反倒惹得额间浸出滴滴冷汗。

    手臂一挥拂过了赵青青意图助他一力的手,傅叡煌认命般跌坐回了代步的轮椅,心中万分感慨。

    “四弟,往后大盛,就要靠你了。”

    “为兄等着,看大盛,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同傅叡煌一道离宫的,还有在永宁宫养病许久的太后。

    大盛的夏日总是湿热沉闷的,不利于太后的病情,太医的建议是寻个气候宜人的地界好好休养一段时日。

    而太后嫡亲的侄女姜如清,如今留在大都也容易惹人非议。

    虽说是太后惦念着姑侄情谊将她保下,可这般同获罪夫婿划清界限的行径,少不得会落人口舌,去外头避避风头也好。

    一时间,这皇宫里的柱子,愈发少了。

    仲夏的某一日,闲置已久的未央宫迎来了新的主人──礼州巡抚陆严的嫡女陆明珠,。

    还未进宫就被封为淑嫔,更是大宴连设三日,君臣同乐。

    几日之后,又闻圣上偶遇一良家女,倾心之下将其纳入后宫,封良媛,居望月阁。

    朝中众臣对此各执其词。

    一部分擅长阿谀奉承之人道,圣上此举乃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子嗣乃国之重事,圣上后宫只皇后一人,未免太过空荡。

    这圣上率先开了口,不少人背地里都在打着小算盘想要将自家女儿送进宫。

    若是能诞下龙子当然是最好,若是不能,有个在宫里头当娘娘的女儿,对自己地官运也能起上不少作用。

    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认为如今先帝丧期未过,圣上这般实在有失孝道。

    不止是朝臣,就连市井小巷里都流传着不少风言风语。最为大胆的,竟有人说圣上从前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喜欢花天酒地,和青楼里的妓子们打得火热,如今这般不过是趁着太后离宫,彻底暴露了本性而已。

    流言愈传愈盛,朝廷不得不派人严惩了几个领头之人。

    然而这样的举措并没能遏制住流言,只让人茶余饭后闲谈是更多了些谨慎,反倒让人更加信服了几分。

    就好像是应了外头那些说的本性,傅叡炀进来一反常态,在宫内大摆筵席。

    若要说之前封陆明珠为嫔是应有的仪式,但近来他似乎只是为了玩乐而玩乐。

    乾元殿前的一株花开了,傅叡炀便纠集几个几个文人办了场诗宴;折子里某位大臣的字写得飘洒俊逸,傅叡炀便请了几位大臣前来赏字;听闻礼乐坊新出的舞蹈冠绝倾城,那也少不了要宴请诸位鉴赏一番……

    总而言之,也不知道是从哪一日起,乾元殿内开始了夜夜笙歌,觥筹交错的景象。

    不少本因日前新帝勤勉好学而对其抱有期待的老臣们见状,纷纷摇头,捶胸顿足道直呼此乃大盛之劫。

    端华宫内,周娴终于是有了片刻清闲。

    自那日同傅叡炀相顾无言后,二人已许久未见。

    太后拨来的两个嬷嬷照例跟在她身后,二人踌躇着相望许久,都在用眼神示意对方上前一步。

    最后还是更为年长的李嬷嬷咬了咬牙,道:“皇后娘娘,您乃一宫之主,是圣上明媒正娶的嫡妻。”

    “如今圣上被小人所惑,误入歧途。您身为妻子应当努力规劝,方才不失本分。”

    本分吗?

    周娴面色毫无波澜,双手叠于腹前,玉制环佩贴服地挂在腰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嬷嬷所言极是,本宫定当在圣上面前进言。”

    这般通情达理识大体的模样倒让两个嬷嬷满腹劝说之词无处抒发,只得叹了口气老实跟着。

    周娴的目的地是御花园,许是多年未曾如今日这般操劳,她总觉得身子有些许不适。

    夜里无眠,白日又有些昏沉嗜睡,胃口似乎也欠佳。

    寻太医来诊治少不得要惊扰各方,周娴不想那么麻烦,便想着出了端华宫来透透气。

    谁料平日里鲜少有人经过的莲池,今日却不止她一个。

    和初见时不一样,陆明珠此刻身着淡紫色外衫,搭配月白色内衬似乎显得温婉可人。

    然头上的赤金缠丝雀头簪却好像不赞同她的这幅打扮,在阳光下耀眼地闪烁着,似乎想要告诉众人它才应该是吸引目光的重头戏。

    这点,倒是同周娴记忆里那个在礼州飞扬跋扈的巡抚之女重合上了。

    身后的婢女见到周娴,小声拉扯着自家主子的袖口,示意她这是皇后娘娘,应当行礼。

    自陆明珠进宫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同周娴打照面。

    按照老祖宗的规矩,陆明珠封嫔位的第二日就应当向周娴请安的。

    然而傅叡炀当时只说不必如此拘泥俗礼,她还以为是圣上心疼她,特意免了请安。

    谁料一次又一次被傅叡炀以国丧期间不可逾矩拒绝了留宿的请求后,陆明珠心中积攒了许多的抑郁。

    再见到从前戏耍过她的周娴之后,她哪还会心甘情愿地请安?

    要说这嬷嬷们虽然是太后派来监管周娴的人,可按照她们那审时度势的人精性子,除了太后,第二效忠的自然是眼前的主子了。

    “大胆,见到皇后娘娘竟敢如此无礼?”

    那中气十足的呵斥声将陆明珠主仆二人吓了一跳。饶是觉得自己身份尊贵,太后身边的嬷嬷,她们也不敢顶撞。

    同她敷衍屈膝的动作一般,陆明珠快速地请了个安,言语里丝毫不见她应有的恭顺。

    嬷嬷还想斥责两句,却被周娴止住了话头。

    “淑嫔免礼。”周娴如今拿捏皇后做派,是愈发得心应手了。

    陆明珠一副心气不顺的模样,周娴其实心里也没多待见她。

    虽是在宫里有个妃嫔的封号,可说到底陆明珠还是她夫君的妾室。别说见她了,周娴就是想起她来,都会觉得如鲠在喉。

    “本宫似是扰了淑嫔赏花的好兴致,”不予同她过多纠缠,周娴率先退了一步,“本宫这便离去了。”

    想来陆明珠也不愿同她过多交流,二人与其在此地尴尬地寒暄,倒不如趁早离去。

    可她的这番好意,陆明珠却并不领情。

    遥想在礼州时她还是一副诡计多端的模样,如今在嬷嬷们面前倒是装模作样,真让人笑掉大牙。

    周娴越是这般大度的正宫模样,陆明珠越是气得牙痒痒。

    “娘娘且慢,嫔妾有话同娘娘说。”

    “嫔妾的父亲此前听闻圣上忧心军备物资一事,特意为圣上献上银钱百万,以解圣上燃眉之急……”

    “可嫔妾听说娘娘的祖父,连为圣上出兵都不肯,娘娘可知此事?”

    “还是说,娘娘是知晓的,只是不愿替圣上分忧?”

    陆明珠的话甫一出口,便让周娴心中惊骇。

    攻打赭狄一事乃是傅叡炀同内阁重臣私下密谋的,这般谨慎就是怕走漏了风声,惊了赭狄这条蛇。

    她不知道陆明珠,或者说陆严是从何处知道的这个消息,但此事不易再过多声张,连忙止住了她的话,让身后的众人先退下。

    这谨言慎行的模样落在了陆明珠眼中,就成了周娴心中有鬼,顿时沾沾自喜了起来。

    还没等她高兴多久,便见周娴不再似方才那边端庄的模样,反而是一脸严肃的开始训斥她。

    “本宫不知淑嫔是从何听说的这等谣言,但还请淑嫔莫要再外妄言政事。”

    “否则,旁的不说,令尊一个巡抚,竟能随随便便拿出银钱百万,这背后若是有什么说不得的事……”

    被她这么一恐吓,陆明珠瞬间慌了神。

    她爹的钱是怎么来的,她是一清二楚。向圣上邀功的时候,她爹在明面上都只敢说是礼州的商户们举家之力向圣上献忠心。偏生她脑子糊涂了想要在周娴面前炫耀此事。

    即便心中对自己闯下的祸感到惴惴不安,陆明珠还是咬着牙在周娴面前强撑着。

    心中的后怕和被威胁的愤慨让陆明珠失了理智,加上上次被羞辱的仇恨,她忍不住对周娴伸出了手。

    她本只是想推搡周娴发泄发泄,却没想周娴近日来身体抱恙,连带着气力不足,冷不防被她这么一推,竟直愣愣地朝着身后的莲池倒去。

    落水的那一刻,周娴无暇顾及其他,甚至连呼救的动作都没有。

    她忍不住想,若是傅叡炀知晓他亲封的妃嫔将她推入池里,心中会不会后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