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诗里相遇
电话挂断后,韩昀再次看向郑娟儿档案上的相片。三十多年前的相片,里面的郑娟儿差不多只有二十岁多些,头发很长,扎着,许是面对相机有些紧张的缘故,表情略显紧张。
韩昀将相片放大,越放大,相片就越模糊,直到快看不出是一张证件照片的程度,然后一寸一寸地看,试图能够在相片上找出些蛛丝马迹,来证明楼上的沈怜就是郑娟儿,亦或能有证据证明,她不是。看着看着,当看到眉毛的位置时,韩昀猛然发现郑娟儿眉毛下有一小块黑东西,但因为被眉毛遮盖着所以并不会注意。如今伴随着相片的不断放大,它便露了出来,在眉毛间。
是一个很小的黑痣或痦子吗?韩昀对着相片研究了半天,直到于淼淼有新微信过来,他才将相片页面退出去。微信连续响了几下,于淼淼发来了能够找到的,跟沈怜相关的所有证件照,档案上的、身份证上的,而且是各个时期的。
郑娟儿因人失踪,所以不管是身份证还是档案,都已从三十年前没有了更换信息。但沈怜活着,身份证二十年、十年就会更换一次,相片也都是在更换时拍摄新的,并且后期还加入了指纹信息。一共六七张相片发过来,韩昀翻到沈怡最年轻的时候。
二十岁左右,她跟郑娟儿简直是一个眸子刻出来的,如果仅看两人三十多年前的相片,仿佛就是双胞胎姐妹。像虽像,但面对镜头的放松感又完全不同,相片里的沈怜却面带让人舒服的笑容,整个状态很自然,头型也略有不同,虽然都是扎着,但沈怜是扎在后面的马尾,而郑娟儿确实扎在两边。
韩昀如之前,将相片放大,专门看了看左边儿的眉毛。沈怜左边的眉毛没有痦子,韩昀连续看了几遍都没看见。长得像,却不是一个人,就连档案上的父母、居住地、毕业院校等更为详细的信息也不同,沈怜虽没上过大学,却上过技校,是高中辍学。这又是跟郑娟儿完全不同的点,郑娟儿档案上写着的文化程度是“小学肄业”,连小学都没有读完?
所谓肄业出现在户口、档案里,通常是指没拿到毕业证书。
沈怜是识字的,不仅识字,文化程度并不算低。郑娟儿按照老婆婆所说,所识的字不多。沈怜的眉毛上没有那颗痣,档案齐全,指纹、面部识别、血型等识别身份的信息都有,一样不落。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造假,郑娟儿无法突然变成沈怜。
韩昀深吸了口气,回想先前去王震强家,又觉得她的举止有些奇怪。若她不是郑娟儿,又为何会对从周生家拿回来的诗集紧张?又为什么会隐瞒王震强带回骨灰盒这件事?韩昀将视线从手机上移开,看向远处,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闯进了他的视线。
王震强回来了,正在朝单元门走。韩昀若有所思地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还不到四点半。甚至连四点都没到。刚才沈怜还说他四点半下班。确实是四点半,这个韩昀也可以证实,因为去聋哑学校时,他就在对面的路边摊坐到了王震强下班,才跟着他,发现他去买了骨灰盒的事儿。
韩昀才刚去过他家,他就火急火燎地回来了。想必原因只有一个吧?就是沈怜在韩昀走后,打给了王震强。这样想着,韩昀若有所思抬头朝十二楼,王震强家所在的方向看去,因为太高,什么都看不见,但如果沈怜此时在楼上的话,应该是能看见他的。
这夫妻俩绝对有问题,韩昀看见这一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如果没问题,为什么听见自己去了家里,王震强会火急火燎地回来?韩昀再次将视线从楼上移下来,看向王震强,他已经来到单元门前走了进去。
王震强之所以那天见到我后,转头就去买了骨灰盒。当时韩昀的猜测是,因为周生的母亲根本就没有死,或者是王震强虽然嘴上说替周生母亲善终,帮着将其火化了,并且骨灰始终存放在家中,但事实并非如此。既然郑娟儿失踪,又哪里来的骨灰呢?
但为了提防有一天见到周生时有话可说,所以才买来骨灰造假?韩昀微皱起眉头,若真这样做,恐怕最主要的是为了掩盖当年他盗取善款的事儿。
二十多万的专项治疗资金,在三十多年前来说并非小数目。王震强如今的妻子,又与郑娟儿长得极为相似,这中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韩昀缓缓闭上了双眼,想着其中的关系。城中村老婆婆,说王震强很殷勤,甚至列举出了给郑娟儿买化妆品的事儿。
然而城里这套追女方式,并不适合村子,特别是丧夫,独自带聋哑儿童的寡母。郑娟儿对这一套并不感冒,但是呢?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都是孤独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
仓央嘉措诗集中的《问佛》,韩昀拿出诗集翻看,正好翻到了这首,而这首诗很长,只有这首被用圆珠笔画上了线。为什么画上线?是因为郑娟儿前夫喜欢?还是说,是因为郑娟儿喜欢这句话,她前夫才将其标注了出来?若当年……
韩昀有了些幻想,他突然幻想起三十年前,当年轻的王震强站在郑娟儿面前,手里拿着前夫的诗集,读起这段时,郑娟儿是否会从他身上找到前夫的影子,是否会想起与前夫的种种?是否会恍惚?
王震强跟郑娟儿,肯定走到一起过,甚至韩昀都怀疑是王震强的出现,让郑娟儿的生命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当韩昀翻到这首诗时,发现这里做的标记,跟之前郑娟儿前夫所做的标记不同,是用了红颜色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