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太学风云
徐朗王贵经数天的舟车劳顿,终于抵达临安,经寻问一路直抵太学,投了帖,顺利办了入学手续。太学设有,律学、算学、书学、武学、画学、医学等六科。太学的最高职称为祭酒,其次为司业、博士。各学科都有博士,在固定的时间讲座,学子们可自由选择,时间不限,可以只修一科,也可数科兼修。通过结业考试的,即可入册,随时听候朝廷委派。而此时年号已为嘉泰元年,省试确定为,第一天考四书五经,第二天考诗赋,第三天考策论,共三天,考中省试后第二年春天进行殿试,又叫春闱。所以,考中后,离家又远的,不如留在京城,第二年开春后继续考。
“这位学弟是新来的吧,鄙人许弥远想邀请学弟加入我武穆学社,不知有意否?”,许弥运?徐朗思索着,这不是篡改遗诏换太子的权相吗?宋宁帝赵扩还有二十年好活,也就是说二十年内,眼前这位就会主政。因为南宋的几代帝王懦弱昏庸,大权基本由丞相把持,所以形成了相重君轻的历史局面。宋宁九子皆夭折,后过继一子也夭折,再后来从宋室里立赵厷为太子,而赵厷与许弥远不和,结果被许弥远给换了。想到这,徐朗打量着面前之人,但见,眉毛稀疏兼吊梢,两眼细长泛精光,鹰沟鼻下有阔嘴,双耳招风不漏声。“师兄高义,怎敢不从”,徐朗也想抱许弥远的大腿,将来或许有用。每学科都有个小团体,小团体方便学生之间交流探讨,律学的团体叫法院,医学的团体叫医院,书学的团体叫清莲学社(以李清照的号命名号。武穆学社当然是武学了,以岳飞的谥号命名。这样,徐朗也和武学院的同学们渐渐熟悉,特别是和许弥远,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常常表现出相同的见解,也立志要收复故土。当然,王贵也是跟着徐朗的脚步。
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刊物,不定期的出版传阅。武学院的学子们除学习《孙子兵法》,当然也关心着前线战况。据说辛弃疾将军很是神勇,但朝廷总有掣肘,虽小胜无数,但大局不变。战报不及时,刚要庆祝胜利,失利的消息又到了。这一日,徐朗找到许弥远。“许兄,我想成立报社,想在整个京城发行,不局限在太学内,这样也让朝廷能听见我们的声音。”,“何为报社?”,“就是把各地的消息发在上面的刊物”,徐朗道。“各地的消息如何收集、传递”许弥远道。不愧是一代权臣,许弥远一语中的。“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我有生财之道,你负责招集人手,可行?”许弥远沉默了一会道:“不如在太学内试行,眼下我等还是以备考省试为主,人在高位,有些想法也容易实现啊”。沉默片刻,徐朗道:“许兄言之有理,如今朝堂上,丞相赵汝愚与韩侘胄斗的正欢,哪有心思顾到前线的将士,这可苦了辛老将军了。我打算科举考完后,去淮水投奔辛将军。”,“兄弟,你我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你去前线,我去朝堂,咱们内应外合,打下一片晴空万里,不如我们今日结拜为兄弟。”,“好,你等等,我叫上王贵,咱仨一起结拜。”徐朗拉上王贵同许弥远结拜,许弥远为老大,徐朗老二,王贵老三,从而徐朗和王贵争执了二十年的大小先后问题也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