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五零:我是姥姥的金手指 > 第250章 联合村小建成开学

第250章 联合村小建成开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赵家之和关绍的持之以恒“劝说”下,李直到底是给批了申请。

    宋王庄的学校盖的热火朝天,申请下来没过几天就盖好了。

    因为过了明路,赵家之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和村里人说清楚,关各庄那边,关绍也是同样的操作。

    俩大队都是有木匠的,凑一句合计了一下,一起去茉莉公社的学校转了一圈,回来学着学校里的桌椅板凳做了全套。

    并不是多难的活儿,长条桌和单独的凳子,又叫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过去比划了一下,高年级和低年级不一样的桌子凳子就做好了。

    老师这块儿,张艾夏自然跑不了,可以说这个联合村小能申请下来,她的存在占了很大的优势,毕竟是上过大学,还会外语的。

    赵家之和关绍合计了一下,原来俩大队扫盲班的老师也光荣上岗吧,谁让咱们没人呢?

    定下了个大概,赵家之重新写了一份联合村小的申请报告,写明了学校的大小,拟定的教师名单和资料,以及准备教授的学科,开始跑程序。

    有李直批准的条子在,之后的程序容易了一点,也只是一点,李直只是批准,却不会帮忙说情,能不能成功搞定,得看赵家之自己的本事。

    她也不在意,一趟不行就两趟,两趟不行就三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

    手续没跑完,周边的几个大队倒是收到信儿了,一个个的开始过来喝茶,找赵家之喝茶,找关绍喝茶,找宋宝全喝茶,反正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你们自己悄悄搞事不地道。

    赵家之没时间和他们耗着,就推给了宋宝全,她也就一句话,想送孩子来读书可以,教师工分怎么算,盖学校的钱分摊一下,这些商量好了,联合村小热烈欢迎。

    有人哑了,再不来了,掏钱的事儿,他们哪有钱?自己大队的人都快吃不上饭了,还有工分给别人?

    有的人心思微转,觉得这事儿还能再商量一下,工分嘛,给给给,钱嘛,真没有。

    这就有点耍无赖的意思了。

    关绍这人向来说话滴水不漏的,一口咬死了他做不了主得赵家之点头。

    宋王庄这边呢,赵家之几乎不在村里,每次看见的都是宋宝全那张满是褶子的老脸,他们去了,宋宝全就陪着侃大山,今年收成挺好呀,明年估计也不错,哎呀我们大队也没啥,糊口而已。

    提学校也行,那就说说钱吧,没钱啊,哎呀今年收成是真不错,你们大队收成挺好吧?

    一来二去的,等赵家之把手续都跑完了,联合村小准备挂牌子了,这些人也算看清了,没钱就别想掺和一脚了。

    有人拂袖而去,有人忍痛送钱,等开学的时候,原定宋王庄和关各庄俩大队的联合村小变成了四个村子的联合村小。

    学费不高,一年两块钱,中午可以在学校吃饭,有食堂,得自己带粮食,带饭也行,食堂给热。

    不要钱的情况下,多得是人家愿意把孩子送来,但要钱了,愿意送来的孩子就少了。

    赵家之一脸无所谓,淡定地把自己家适龄入学儿童扔去了学校,不带一点含糊的。

    余钊聪明人,每天放学了就拉着余剑满村乱跑,专门去找那些不上学的差不多年纪的孩子玩,张嘴闭嘴都是今天学校怎么怎么了,今天学了什么什么东西。

    一开始余剑还傻不拉叽地拆他台,后来也转过弯来,成了余钊最忠实的捧哏,兄弟俩一唱一和,隔壁大队的小孩都馋哭了。

    今年就剩了半年,学费就收了一半,一块钱,饶是如此,这也是一大笔收入。

    给老师们开了工资还剩下了不少,赵家之琢磨着,留了一半给学校应急,另一半变成了奖学金,奖励每个年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年级第一奖励两块钱,第二一块钱,第三五毛钱。

    上学还有钱拿,考到第一一年学费全免,一年俩学期,期末都考第一的话,还能挣回来两块钱,这可是好事儿!

    谁不觉得自家孩子聪明,没经历过考试毒打的家长就是对自己的孩子这么自信。

    余钊、余剑、聪明和丫丫四个孩子年纪相仿,进的都是三年级,这四个孩子竞争还算激烈,毕竟都是经历过闻殊澜小课堂的孩子,三年级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算难了。

    赵家之吸取了云筝提供的后世经验,让张艾夏从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教外语。

    应该说,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们都要凑在一起学外语,毕竟大家进度都差不多。

    第二年,学校有声有色,又接入了两个大队的学生,也有些学生选择了退学。

    原因很多,学习不好的、学习成绩可以但不是最好拿不到奖学金的,还有家里确实负担不起的。

    这里边,也只有第二种学生,赵家之会带着张艾夏上门去劝劝,能劝动最好,实在劝不动了,她们也尽力了,只能说是问心无愧。

    转眼七四年,宋玉巧满十八周岁没几天,宋王庄终于又分到了一个工农兵大学名额,就这么一个,整个宋王庄都在惦记着。

    赵家之问了宋玉巧的意思,知道她想试试,就没拦着,加上有张艾夏在,她连考核的卷子都不碰了,直接让张艾夏去忙活。

    一直到考核结束成绩都出来了,赵家之才忙里偷闲看了一眼,宋玉巧高居榜首,甩了第二名十分,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正常流程来说,这个名额就归宋玉巧了。

    名单贴出去的时候,一时间各人有各人心思。

    赵家之准备上报名单的时候,大队部来了个不速之客。

    赵家之看着眼前有点晃荡的男知青,愣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对方的名字,叫李建为。

    李建为是七零年来宋王庄的,今年二十二,他这次的成绩正好在宋玉巧下边,就是被宋玉巧甩了十分的第二名。

    心里过了一遍他的情况,赵家之笑了笑。

    “李知青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李建为双手握拳,眼睛里泛着血丝:“赵书记,我想看看宋玉巧同志的卷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